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用學過的古詩寫作文300

用學過的古詩寫作文300

1. 寫古詩的作文300字

依依滿別情

唐天寶十四年的壹天早晨,溫暖的陽光灑滿汪家小樓。大詩人李白被窗前小鳥的叫聲驚醒,他戴好紗帽,穿好紅衫,來到樓下,向桃花潭走去。風光旖旎的桃花潭鑲嵌在群峰之中,水質清澈,波平如鏡。從桃花潭到上遊的玉屏山,沿途長滿了桃樹。現在正是三月仲春,桃花盛開,姹紫嫣紅,將潭水映得壹片火紅。在旭日的照耀下,水花相映,似紅霞繚繞,又如彩練舞空……李白看到這裏,不禁心曠神怡,深深陶醉於這獨特秀美的山野風光中……

吃早餐了,主人汪倫特地為李白端來了百年陳釀桃花潭酒。

李白小抿壹口,紅暈頓時湧在臉上,他輕捋胡須,連連贊道:“好酒,好酒啊!”

“觀潭景,沐潭水,飲潭酒,此桃花潭三樂也!”汪倫笑道。

“'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裏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樓。'老弟呀,虧妳想得出,給我寫這封信,騙我過來。”

“不如此,安能請妳大詩人駕到?”

“十裏桃花,是村十裏之外的桃花渡口也;萬家酒樓竟是姓萬的人家開的酒樓。老弟妳……”

“妳後悔了?”汪倫揚起臉龐,狡黠地眨了眨眼。

李白端起酒杯,壹飲而盡。“水好,酒好,人更好,不虛此行,不虛此行也,哈哈……”

飯後,李白開始上網了。在網上發現了壹份電子郵件:

老兄:

明兒黃山,不見不散! 豆腐

“豆腐……豆……腐……杜甫!”李白默讀了幾遍。不禁啞然失笑,壹向以嚴謹著稱的子美兄今天也開起了玩笑。妳別說,也只有杜甫才想得出這押韻的順口溜呢!

李白收拾行李,匆匆來到樓下。他不忍當面向汪倫告別,想不辭而別。

來到桃花潭渡口,天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潭水泛起點點碎碎的微波,岸邊的樹木隨風搖擺,好像伸出長長的臂膀也在挽留李白似的。站在船頭,李白環視四周,壹股淡淡的悵意湧上心頭,汪倫會不會……

突然,從來的路上傳來隱隱約約的歌聲。李白側耳細聽,好像是幾個人合唱,很有聲勢。歌聲高昂時,徹遏雲天,低沈時,纏綿悱惻。“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李白嘆道。他踮起腳,向岸上望去。來人近了,打頭的那個不是汪倫嗎?戴襆頭,穿麻布衣,後面跟著壹大群村民。他們壹邊唱歌壹邊用腳踏地合著節拍,急匆匆地向渡船走來……

李白眼睛壹熱,失聲叫道:“汪倫老弟……”再也說不出話來。

人群來到岸邊,停了下來,但他們的腳還在踏地,手還在不停地打著拍子……

“李兄,我率眾鄉親特來相送。”好大會兒,歌聲戛然而止,汪倫對著李白,雙手抱拳,舉過頭頂。

李白用手拭了壹下眼淚,好半天才說:“汪倫老弟,妳可願與我同遊黃山?”

汪倫沒有回答,突然他開口朗聲唱道:“長亭外,古道邊……”壹時間,眾鄉親以腳踏地,壹齊和著汪倫的調子唱起……

李白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潸然淚下,他整了整鬥篷,頭扭向壹邊,向船家揮了揮手。船緩緩地開了……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歌聲繼續著。望著岸上的眾鄉親和深深的桃花潭水,李白似乎在想著什麽……

汪倫回到家裏,打開電腦發現壹份李白發來的郵件“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汪倫看了,自言自語道:“李兄真不愧是文壇奇才,詩中豪傑啊!我哪能同他相提並論呢?”

2. 把學過的詩詞寫成壹篇短文400字

在大山深處,有壹個很美的地方,那裏有壹個小村莊,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過著和諧、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生活.村前,有壹片草地,方圓六七裏全是草地,那裏綠草如茵,就像是被人鋪開似的.四面都有小土坡,上面也長滿了綠草.平地是綠的,小土坡也是綠的,牛群、羊群壹會兒上了小土坡,壹會兒又下來.走到哪兒大草地增添了幾分和諧的景象.那些小土坡的線條是那麽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 *** 流.突然,晚風中隱約傳來了美妙的笛聲.我聞聲而去,發現壹位牧童騎在牛背上歡快的吹著笛子.那笛聲忽高忽低是那麽悠揚、那麽輕快、那麽活潑、那麽快樂!這時我不忍心走過去打斷那美妙的音樂.黃昏,牧童回家吃晚飯,他狼吞虎咽地吃著.他的母親對他說:“慢點吃,別噎著!”壹會兒,他吃飽了,又急忙忙地朝大草地地的方向去了,甚至連蓑衣都沒脫掉.過了壹會兒,草地上又回蕩這悠揚的笛聲,皓月當空,牧童完全沈浸在歡快的音樂中,月亮也在為他高興,向大地撒下千絲萬縷皎潔的月光。

3. 圍繞壹句古詩寫作文 300字

最好寫的,我以前寫過,那就是:遠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現在學校裏掀起了壹股學古詩的熱潮。可有的同學只是重視背古詩的數量,背的古詩不理解,甚至還有好多字音讀錯。我采用的是;五讀學詩法;,效果很好,下面我說說我是怎樣自學王安石的《元日》的。

我自學古詩分五步。第壹步是朗讀全詩。讀時,我碰到了生字;曈;,就把它學會。第二步是細讀,我把每句中不理解的關鍵詞找出來,如;屠蘇、曈曈日、新桃、舊符;等,看註解或把它們的意思學懂。第三步譯讀。讀的時候,把每行詩的意思說出來。第四步是通讀。把每句詩的意思連起來,說出整首詩的意思。第五步是品讀。看簡析,了解作者寫這首詩的背景,讀時想象作者詩中描寫的景色,再想想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的什麽思想感情。《元日》使我想起了課外書上看到的王安石變法,原來他寫這首詩反映了他除舊布新的思想。最後我把整首詩背熟。

自學古詩可千萬不能囫圇吞棗。不求甚解,死記硬背,收獲太少了

4. 小學學過的選古詩,寫壹個文章 (400字左右)

不知不覺,夏日的炎炎已經悄然遠去,蕭蕭的秋風時而灌滿洛陽的街頭巷尾。發黃的樹葉再也不能棲息在樹上舉目遠望了,隨著秋風的吹拂在空中漫無目的的蕩漾,不知道自己最後會落到哪個角落、為哪壹棵樹來年的生長增添養料。小草的身子也變得枯黃,失去了往日的光澤。候鳥成群結隊的向南飛去,偶爾還會有壹兩聲鳴叫劃破寧靜的長空。天氣逐漸轉涼,人們都換上了秋裝。

詩人張籍站在客棧門口,舉目南望——家鄉現在是什麽樣子呢?像往常壹樣,他邊看邊想,不知不覺眼睛酸澀,思鄉的傷感不禁又壹次侵襲了張籍的心頭。

“秋來了,秋來了……”他喃喃著。說著說著,他又想起了中秋節,愈是想,他愈是傷感,年邁老母的身影,懵懂幼子的聲音, 還有臨行前妻子的叮嚀……

“給家裏寫封信吧,”張籍轉身走回客棧,“別讓家人擔心我。”說寫就寫,他迅速鋪好宣紙,蘸好毛筆,握筆在手。可是,千種思念,萬分掛牽真的不知如何寫起。壹支蘸好墨的筆停滯在空中。

“到底寫什麽啊?老母親,愛妻,孩子都還好嗎?”想著想著,張籍鼻子壹酸,幾滴苦楚的眼淚不爭氣的流了出來……

第二天,張籍把寫好的信揣在懷中,仿佛那是他的珍寶。找到捎信人,張籍壹邊雙手交信,壹邊再三叮囑:

“路上定要小心,務必把這信送到家人的手中。”

“ 好的,不要擔心。”

捎信人轉身上馬要走,張籍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壹樣,再壹次把信要回,重新拆開,看了又看,還自言自語的說著什麽,最後確保沒有什麽遺漏時,才把信交給捎信人。

捎信人揚鞭催馬,疾馳而去,張籍祥壹塑雕像,久久的站立在路邊遲遲沒有離去……

望采納 (是秋思)

5. 學習古詩詞的樂趣 作文大全 300子

如黛,沙如風,山還是那隱隱的青山,還是那沈澱的中華文明的青色.五千年的文化傳承,如壹壺香茗不知不覺得沈醉.不須“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卻已在燈火闌珊處.”

解落三秋葉——風 逐舞飄清袖, 傳歌***繞梁.

動枝生亂影,

吹花送遠香.

“誰見過風?妳沒有,我也未曾見過,但每當大樹點頭鞠躬,那便是風的行蹤.

如果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邊塞大漠,那邊是風飛奔在漫天黃沙裏;如果是”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浩瀚長江,那便是風遨遊子猛浪湍旋中.

風使無影無蹤的,走到哪裏,停到哪裏.正式那句“*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早已成為千古名句.

百花紅紫鬥芳菲——花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古詩詞吟唱了最後壹曲,從容離開,成就了壹曲《葬花吟》“壹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詩聖杜甫寫下了令人魂牽夢繞的《江畔獨步尋花》而有在江南另遇李龜年.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瑟瑟西風,滿地菊花寒香來.正是那幕“沖天香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輝煌絢爛不由得使詩人黃巢吟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壹處開.”

林蓋白色壹片——雪

“壹片壹片又壹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路邊賽著名詩人岑參寫下“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的大雪紛飛.描繪了“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往裏凝”的八月飛雪奇景.更有“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爛漫奇異.

天涯***此時——月

李太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自古拖月寄情.思鄉之情遠隔壹方,正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這樣的苦苦思念,把所有的哀傷,憂嘆融入到月色中.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四海之內,月下當空,月夜思鄉,月光如水.

又逢中秋佳節,秋露打濕了月光,想必“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水家.”“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傾嘆“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壹首首優美的古詩,令我仿佛身臨其境 ,我在學古詩中找到了歡樂

6. 有關壹篇古詩過級的作文

“妳喲,這可是它們既安全又舒適的家呢! 小兒子趴在溪邊剝蓮蓬吃,還喃喃自語地念叨著:“人間的佳肴.荷葉挨挨擠擠的,荷葉翩翩起舞.瞧,溪裏倒映著壹個高大挺秀的身影.眺眼望去,那兒還種植這壹大片的禾苗呢! 屋裏我是把《清平樂.村居》改成作文的,高興地說:“今年壹定是個大豐收,到了秋天,我要給爹娘和弟弟們壹個驚喜!” 二兒子正坐在大柏樹下編織著雞籠呢,那是誰呢?原來是溪前的壹棵大柏樹呀,可真是越來越年輕,越來越漂亮了喲!”老奶奶壹聽,藤條爬上了房頂,希望能有幫助*** 壹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終年潺潺地環繞著小村莊.溪的兩邊!”瞧,他正忙得不亦樂乎呢! 如果對這些不滿意,長滿了綠色的青草和荷葉,我給爹娘和哥哥們帶個去!他壹邊編織壹邊想:等到雞籠編織完後?” 這時,太陽已經在當空高照. 大兒子十分勤快,再溪邊的田間地頭種豆!柏樹旁,像壹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壹陣風輕輕的吹過,小公雞便可以住進來,是不是今天又做錯了什麽事,回來巴結我呀,壹座低小的茅屋,說,可樂了,結了許多個大南瓜.屋後壹片郁郁蔥蔥的松樹林,滿頭白發的老爺爺和老奶奶正借著酒意說著悄悄話.老爺爺笑著對老奶奶說,可是繼續追問;如果滿意:“甭說這個.望著剛發芽的苗兒,大兒子甩了壹把汗。

7. 要寫壹篇300字的作文,用古詩改編,要怎樣寫會好壹些

葉紹翁今天想去訪問他的朋友,並 參觀他的私人花園,看看春天是否來到,便向他朋友家走去。

到了朋友家門口,詩人輕輕地敲了敲柴門,卻久久不見人來開門。詩人心理想“大概朋友太愛惜綠苔怕我的這雙木底鞋的橫梁把綠苔踩壞,才不開門。唉,真掃興!

當詩人準備離去時,發現壹枝美麗的紅杏伸出了墻頭,似乎在說:“妳看我多美麗啊,園內已是春色滿園了!“詩人看了心情愉快,心想:哇,這枝杏花真美麗呀!想必園內已是春色滿園了!”有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太美了,要是我能進去看看就好了!啊,往往壹切美好的東西是關不住的,它總能出來。詩人想到這裏,便吟起了詩:“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詩人的臉上慢慢露出了微笑。

詩人歲雖然沒有看見要訪問的人,但心裏壹點也不掃興,因為他找到了春天。

8. 把這首古詩寫成三百字的作文

波光粼粼的湖面,漣漪壹圈接著壹圈蕩漾,湖邊的柳樹姐姐把這碧水粼粼的湖面當作梳妝用的鏡子,在那兒輕輕地梳理自己的辮子。陽光照在湖面上,湖面泛起了壹片片金色的波光,波紋調皮得在湖面上漂來漂去。瞧,水中的小魚兒在歡快的遊戲,小蝌蚪在四處尋找著自己的媽媽。看,那兒還停著壹對大蜻蜓,正在觀看這美麗的風景。聽,小鳥在不停的贊嘆這美麗的景色,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在給周圍的外物唱這優美動聽的歌。這歌聲,似乎讓他們陶醉;這歌聲,似乎讓他們魂牽夢繞;這歌聲,似乎讓他們沈睡在這歌聲之中。河岸上,綠茵茵的小草密密麻麻,清爽的微風吹來,小草就跳起了優美的舞蹈。遠處的山巒高低起伏,就像壹幅迷人的山水畫,使人心曠神怡。

突然,壹陣嬉笑聲打破了寂靜的風景。遠處漂來壹只小船,小船上坐著兩個談笑的小孩。他們壹個穿著紅肚兜,壹個穿著白襯衫,兩個人都赤著腳。壹個大壹點的小孩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槳,坐在了漁船中央,漁船漸漸地停下了。壹個小孩對另壹個小孩說:“船現在停在了湖水的中央,咱們現在有什麽辦法,既不用船槳,又不用撐桿能讓船前進呢?”另壹個漢字手扶下巴,靜靜的想著辦法。“哦有了,我們用雨傘來讓船前進吧!”說罷,他急忙從船艙中取出雨傘打開,並把雨傘高高舉著,讓風吹到雨傘上面,雨傘帶動了漁船。就這樣,漁船緩緩的行駛著。

過路人看見了,都驚訝的想:現在有沒有下雨,這兩個小孩把傘打開幹什麽。哦,怪不得沒有下雨都張著傘,原來不是為了遮風擋雨,而是利用風讓船前進。這些過路的人想明時,都不由的贊揚起了這兩個小孩子,說他們很有頭腦,非常聰慧,值得令人佩服。

當這些過路人再次回頭看他們的時候,他們的漁船已經遠去了,只在水面上留下了壹些慢慢蕩漾的漣漪。

9. 運用八年級下冊所學的古詩詞寫壹段話300字

七年級下課內古詩◎1.木蘭詩(郭茂倩《樂府詩集》)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惟問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裏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護理紅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賞析:《木蘭詩》以濃摯的感情和鋪敘、對照、渲染的表現手法,集中描繪了木蘭替父從軍和她解甲還鄉的不平凡經歷。

中心思想:本詩通過對木蘭替父從軍、沙場征戰和榮歸故裏的敘述,塑造了木蘭這壹愛家、愛國、不慕名利、深明大義的巾幗英雄的形象,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勤勞善良、剛毅純樸的優秀品質。} 2.山中雜詩(吳均)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裏出。 3.竹裏館(王維)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4.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5.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如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6.逢入京使(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7.滁州西澗(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8.江南逢李龜年(杜甫)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9.送靈澈上人(劉長卿)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10.約客(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11.論詩(趙翼)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 *** 數百年。八年級上:望嶽望嶽(東嶽泰山)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望嶽(西嶽華山)西嶽嶺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

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壹門。

稍待秋風涼冷後,高尋白帝問真源。望嶽(南嶽衡山)南嶽配朱鳥秩禮自百王歘吸領地靈鴻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則亡洎吾隘世網行邁越瀟湘渴日絕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紫蓋獨不朝爭長嶫相望恭聞魏夫人羣仙夾翺翔有時五峯氣散風如飛霜牽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岡歸來覬命駕沐浴休玉堂三嘆問府主曷以贊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星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滿樓。

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遊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使至寒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戶在燕然。書後十首古詩1.長歌行漢樂府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野望王績東臯薄暮望,徒(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烈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3.早寒江上有懷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4.望洞庭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5.黃鶴樓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6.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壹為別,孤鵬萬裏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7.秋詞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8.魯山山行梅堯臣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雲外壹聲雞。

9.浣溪沙蘇軾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靜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說。

10. 古詩中的快樂作文300字

如黛,沙如風,山還是那隱隱的青山,還是那沈澱的中華文明的青色。五千年的文化傳承,如壹壺香茗不知不覺得沈醉。不須“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卻已在燈火闌珊處。”

解落三秋葉——風 逐舞飄清袖, 傳歌***繞梁。

動枝生亂影,

吹花送遠香。

“誰見過風?妳沒有,我也未曾見過,但每當大樹點頭鞠躬,那便是風的行蹤。

如果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邊塞大漠,那邊是風飛奔在漫天黃沙裏;如果是”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浩瀚長江,那便是風遨遊子猛浪湍旋中。

風使無影無蹤的,走到哪裏,停到哪裏。正式那句“*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早已成為千古名句。

百花紅紫鬥芳菲——花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古詩詞吟唱了最後壹曲,從容離開,成就了壹曲《葬花吟》“壹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詩聖杜甫寫下了令人魂牽夢繞的《江畔獨步尋花》而有在江南另遇李龜年。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瑟瑟西風,滿地菊花寒香來。正是那幕“沖天香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輝煌絢爛不由得使詩人黃巢吟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壹處開。”

林蓋白色壹片——雪

“壹片壹片又壹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路邊賽著名詩人岑參寫下“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的大雪紛飛。描繪了“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往裏凝”的八月飛雪奇景。更有“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爛漫奇異。

天涯***此時——月

李太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自古拖月寄情。思鄉之情遠隔壹方,正是“我寄愁心與明月”這樣的苦苦思念,把所有的哀傷,憂嘆融入到月色中。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四海之內,月下當空,月夜思鄉,月光如水。

又逢中秋佳節,秋露打濕了月光,想必“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水家。”“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

傾嘆“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壹首首優美的古詩,令我仿佛身臨其境 ,我在學古詩中找到了歡樂。 第2篇

從記事起,我就對古詩詞懷有壹種莫名的好感。因為每壹首詩詞不僅僅能為我們闡明深刻的道理,而且讀起來瑯瑯上口。我與古詩詞結下了不解之緣。

我所學的第壹首詩,是李白的《靜夜思》,短短的二十個字竟將遊子的思鄉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至今品讀,仍回味無窮。這首詩的啟蒙或許是我喜愛古詩詞的壹個原因吧。

自從上了小學,當教師的母親便頻繁地為我買課外讀物,其中的《唐詩三百首》我尤其喜歡。那令人悲嘆的《啄木曲》、令人唏噓的《江城子》、令人惆悵的《春雨》……使我愈發喜愛古詩詞。

上了初壹,雖然學習任務更加繁重,我卻總是抽出更多的時間來品讀古詩詞。也因此,我對語文更加感興趣。整個初壹,我把《唐詩三百首》翻了個遍。

升到了初二,學習變得更加繁忙。我自恃對古詩詞有較深的基礎,便驕傲起來了,不去用心學習,導致我的語文成績壹落千丈。但此後的我不僅不去學習古詩詞,反倒把它當做我的“敵人”。直到初三,越跌越慘的成績,使我開始有了悔意,對古詩又重新執著起來。我心想,壹定要利用古詩的優勢來彌補我的劣勢。但事與願違,初三的古詩更加難理解,也更加難背誦。壹次,老師叫我背誦《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我居然沒背誦下來,我垂下頭,紅著臉,看著作者“岑參”兩個字,恨不得把它吃了!但我得到更多的是教訓,我心想:為什麽我背不下那首詩呢?我以前可是能把《唐詩三百首》首首都背下來啊。難道是我初二時耽擱的太多?我不是對古詩恢復信心了嗎?我捫心自問了好久,終於明白了,我下得功夫還不夠深啊!於是我放學壹到家,寫完作業就開始背詩,終於在我們學習《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時我壹字不差地背誦下來全文,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從此我的信心便更加充足,我暗暗發誓:要進入壹個更高的詩詞的境界。 在品讀岑參的詩歌時,我體會到了詩人細膩的情感:戍邊將士不畏嚴寒保家衛國之情,友人之間離別抑郁之情,離鄉軍人居安思危之情……其千古名句“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貌似寫春,實則寫雪,有很深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