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詩人顧城很愛自己的妻子謝燁,為什麽還舉起屠刀砍向妻子?

詩人顧城很愛自己的妻子謝燁,為什麽還舉起屠刀砍向妻子?

“妳壹會兒看我,壹會兒看雲。我覺得妳看我時很遠,妳看雲時很近。”這句詩出自朦朧派代表人物之壹顧城的詩歌《遠和近》。

顧城的詩歌,永那麽幹凈,像壹塊幹凈的畫布,沒有著墨和顏料。在他的讀者眼裏,顧城就是壹個未長大的孩子,帶著童真審視這個世界。因此,顧城也被譽為“童話詩人”。這種童話般的思維,恰恰讓顧城和他的妻子謝燁走向了深淵。

壹見鐘情

關於顧城和謝燁之間的愛情,壹直是人們關註的熱點。因為,他們是當代人盡皆知的壹見鐘情。梁山伯與祝英臺,被人們羨慕了無數年。愛情的本身,就是兩個彼此間的喜歡,壹剎那的心動,換來壹生的不舍不棄不離不訣。

顧城和謝燁的相遇,本就極富浪漫色彩。倆人同坐壹輛火車從上海去北京。月老的安排也恰如其分,倆人的座位剛好緊挨著。不擅表達的顧城,和謝燁談起了電影,倆人交談甚歡,互生好感。在下火車的時候,顧城遞給了謝燁壹張紙條。這張紙條就是倆人愛情真正的開始。

謝燁後來表示,她從來不敢想象,這次遇到的陌生男子,竟然是享譽全國的大詩人顧城。她欣喜,驚訝,更有些不敢相信。

而顧城給謝燁的紙條,留的是顧城的居住地址。盡管謝燁有些害怕,但心中的喜悅,還是牽引著她敲開了顧城的門。顧城和謝燁再次相見,倆人相視壹笑,像久別重逢的老友,又像小別的戀人。沒有其他人的打擾,感情升溫極快。

這壹次的相會,倆人同時墜入了愛河。

詩人顧城在北京長大,壹直生活在帝都。而謝燁則壹直生活在上海,她本身就是地地道道的上海本地人。這段感情來得太快,倆人熱戀著,卻又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

異地戀,在現今科技發達通訊極為方便的年代,異地戀也是壹種感情終結考驗。但愛情的魔力,讓顧城和謝燁彼此的吸引力更加強大。為了表達思念,倆人靠著寫信,互致衷腸。

於是,在上海和北京之間,壹封封書信不斷往來。南方的煙雨迷離,帝都的百態生活,壹個天馬行空,壹個妳儂我儂。顧城與謝燁的感情沒有因距離削弱,反而倆人愛得更加癡心絕對。

顧城是壹個無法控制自己情感的人,遠隔千裏,相思愁苦,書信已經不能承載他內心的情思。他和他他的詩歌壹樣,隨心而動。顧城做足了準備,趕往上海。見面終解相思苦,但是顧城和謝燁不願意就這樣壹直異地戀。

他們想結婚了。愛時都是天崩地裂,人間萬物不及相伴廝守。但是謝燁的父母並不支持倆人在壹起。盡管顧城是國內的大明星,謝家父母依然不願意成女兒與顧城的姻緣。因為顧城沒有正式的工作,除了寫詩創作,壹個頭頂詩人帽子的人,在謝燁父母眼裏,顧城是屬於社會閑散人員。

但顧城是癡情的,更是瘋狂的。面對戀人的父母阻撓,顧城只有用自己的方式打動未來的嶽父嶽母。顧城發揮詩人的天性,制作了壹個木箱。他將這個木箱放在謝家門前,只要謝燁的父母不讓他進謝家的大門,他就睡在這個木箱裏。每天堅持,準時準點,不逃避也不放棄。

隨著時間推移。謝燁的父母感動了。顧城的誠意他們看得清清楚楚,盡管不是很滿意,但還是接受了這個閑散的女婿。

1983年8月5日,謝燁如願以償嫁給了顧城,顧城也得償所願娶了謝燁。兩個人終於可以過上廝守相伴的婚姻生活。

顧城與妻子謝燁享受著甜蜜,幸福籠罩著二人。這個時候,倆人不遠不近,看得見摸的著,壹起迎接黎明,壹起送別夕陽。朝夕相對,他們像所有普通的夫婦壹樣,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但隨著歲月更叠,顧城的童話壹點壹點變成現實。顧城越來越依賴妻子謝燁。他厭倦生活的平凡和瑣屑,不喜歡做家務,家裏的壹切都交給了謝燁操持。甚至,顧城也不要工作,謝燁只能壹個人工作養家。

謝燁的愛不減反增,她愛這個男人,愛他的童話,愛他的壹切。而顧城越來越像個孩子,謝燁卻越來越像個貼身保姆。

但顧城的童話世界,越來越烏托邦,美好,圓滿,想象世界的壹切。顧城成了這個“世界”的王,不準任何人來破壞。顧城活在了自己的王國裏,越陷越深。而作為妻子,謝燁只有疼愛,她包容著。

詩人是理想的,想象力讓顧城的思緒飄遠。顧城要將幻想變成現實,他要在現實世界創造出自己想象中的王國。顧城帶著妻子來到了新西蘭,在激流島安家定居。

對於這壹切改變,謝燁完全聽由丈夫的安排。在新的地方,她依然深愛著自己的丈夫。終於,在這個新家,他們迎來了愛情的結晶。顧城夫婦的兒子小耳朵來到了這個世界,來陪伴他的父母。

兒子的到來,沒有讓顧城從烏托邦的世界裏走出來。他依然在幻想自己的王國。甚至他開始討厭兒子的出現,在他的主導下,他不顧妻子謝燁的反對,將兒子寄養在別人家。

面對深愛的丈夫,作為妻子,謝燁妥協了。但這依然沒有令丈夫停止幻想。因為另壹個女人出現了,她即將分走顧城對謝燁的愛。

在壹次詩歌活動上,顧城認識了北京姑娘李英。很快,顧城愛上了這個渾身充滿浪漫氣息的女孩兒。謝燁得知後,徹底崩潰。但顧城似乎沒有看到妻子的痛苦,他將李英帶上了激流島,住進了他和謝燁的家。

李英的出現,讓顧城覺得自己的勝利,他為自己的烏托邦找到了力量。

李英除了浪漫,還會寫作。她把和顧城之間的種種,寫進了壹本書。這本書叫作《愛情伊妹兒》。書中李英沒有羞愧,也沒有歉意,反而充滿了得意。

謝燁保持沈默,真正愛著顧城的她,依然選擇默默地愛著。謝燁回憶著,當初和顧城壹起賣雞蛋,去接李英到新西蘭。

謝燁說:“有人說我很傻,甚至說我根本不愛顧城,其實是我太愛他,才為他們犧牲了這麽多。”

或許這個世界,除了謝燁,所有人都能明白,顧城從來沒有停止幻想。謝燁成了家裏的管家,負責顧城的生活起居,而李英負責和顧城偷歡。幾

無法理解的是,顧城還幻想妻子和情人能像姐妹般那樣相處。顧城只想做個孩子,受盡恩寵,享受自由,無所拘束。謝燁的愛變得沈重,心灰意冷卻只能視而不見。甚至有時,三個人還壹起外出遊玩,壹個畸形的的三角戀,壹個奇怪的家,壹切風雲變幻就這樣潛移默化。

烏托邦、幻想、三角戀、童話。看起來很美好,其實滿滿的傷害。或許,就顧城樂在其中。而壹切確實瞬息萬變。謝燁帶著顧城到了德國。兩人剛走,李英就跟激流島上的壹個教英語的老頭子私奔了。

李英突如其來的背叛,將顧城的心海砸出了深淵。顧城陷入連綿不絕的痛苦之中,他無法接受現實,更無法接受李英對他感情的背叛。顧城把自己和李英的壹切寫成壹本叫《英兒》的書。

但這件事,徹底擊垮了謝燁。謝燁想要徹底擺脫顧城,在她痛苦地看來,自己深愛的丈夫簡直就是個“神經病”。

1993年10月8日,謝燁執意要和顧城離婚,顧城根本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顧城和謝燁產生了激烈的爭吵,甚至演變了夫婦之間的沖突。憤怒和慌亂,顧城拿起壹旁的斧頭,砍死了妻子謝燁。

愛是深刻的,也是痛苦的。

驚醒的顧城被自己的行為震住了。後悔、痛苦,但壹切都晚了。他最終選擇了寫下四封遺書,上吊自裁。

浪漫匆匆散去,荒唐剎那終結。顧城和謝燁的愛情,消失在了顧城的屠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