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橘子低山雨重,栟櫚葉戰水風涼。
煙波淡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
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 寺廟離別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在西湖附近的孤山上有座孤山寺,傍晚聽完高僧佛經講解劃船回去。
因為盧橘飽含雨水,所以其果實沈重而低垂,棕櫚的葉子隨著清風的吹動相互擊打著。
湖上的水氣迷濛,微波動蕩,水天壹色, 望湖上瓊樓珠殿,參差不去,倒映在夕陽下。
回到對岸,請各位客人在回首望去,孤山寺仿佛像仙山中的蓬萊宮壹樣,坐落在水中央。
賞析“柳湖松島蓮花寺,晚動歸橈出道場”。這兩句,雖然僅是對“西湖晚歸”的壹個交代,但在寫法上卻很見技巧。試以現代的電影攝影手法作比,先是全景:波光漪漣的柳湖。然後鏡頭向前推近:映出松島、蓮花寺。最後是兩個分鏡頭:湖上,天近傍晚,撐船人正搖動“歸橈”,準備接客歸去;寺中,詩人正和“諸客”走出道場,準備“晚歸”。這種寫法,層次分明,主從有序,給人以清晰明快之感。其次,這兩句五處用了富有特征性的修飾詞語和“借代”之法,從而增加了景物的質感和特征,寫出了詩人對它的喜悅之情。試想,如果直說“西湖孤山山上寺,晚動歸舟出廟堂”,這就索然無味,不能寫出孤山寺的特色及詩人的喜悅之情。詩貴別趣,意忌直出,沒有詩人的這種精心安排和恰當修飾,就不會使人讀之如身臨其境的。
上二句,從大處寫起,由景到人;下二句,是從小處著筆,由人觀景。“盧橘子低山雨重,栟櫚葉戰水風涼”,就是寫詩人歸路所見。盧橘即批杷,栟櫚即棕櫚。批杷碩果累累,金實翠葉,本來就多麽令人喜愛,山雨過後,清香四溢,連果枝都被壓得低垂下來;壹個“重”字,寫出了詩人對它的多少喜悅之情!棕櫚樹高葉大,儼若涼扇遮徑,雨後清風,闊葉顫動,似乎它也感到了水風的清爽。壹個“涼”字,透出詩人多少 *** !好的畫境,首先要看它能否表現出典型的物象;好的詩情,首先要看它能否把作者的精神融於畫境。這兩句,可以說是美景爽情的融冶,詩情畫意的結合,似情似景,難解難分。
詩人移步登舟,船行湖上,這時的情景是:在寬闊的湖面上,輕輕的寒煙似有似無,藍藍的湖波***長天壹色,所以說“煙波淡蕩搖空碧。”“淡蕩”二字,使人如泛仙槎,如升青冥,寫出了清爽閑適之情。回望孤山寺:“樓殿參差倚夕陽”,“參差”二字,寫出了隨山勢高下而建築的宇觀樓殿的特有景色,從而使人想到檐牙錯落、各抱地勢的瑰麗情景;加之夕陽晚照,紅磚綠瓦,金光明滅,真是佛地宛如仙境,因而詩人發出由衷的感慨:“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落筆到“回望孤山贈諸客”的題旨,作品便戛然而止。孤山寺中有蓬萊閣,兩者渾然壹體,不著痕跡,更增加了韻外味,弦外音,使孤山寺的詩情畫境久久縈繞於讀者的腦際。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長慶二年(822年)秋至四年夏,當時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閑暇之余,他常喜歡到寺裏聽聽高僧講經,故而創作這首詩,這首詩描繪了孤山寺周圍的景象,同時也記錄了他與“諸客”聽講歸來的感受。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壹。白居易與元稹***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
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雕。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唐代·宋之問《靈隱寺》靈隱寺
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雕。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 寺廟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水聲山色鎖妝樓。往事思悠悠。雲雨朝還暮,煙花春復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唐代·李珣《巫山壹段雲·古廟依青嶂》
巫山壹段雲·古廟依青嶂
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水聲山色鎖妝樓。往事思悠悠。雲雨朝還暮,煙花春復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宋詞三百首 , 婉約 , 寺廟 , 山水 , 行舟懷念晨登瓦官閣,極眺金陵城。鐘山對北戶,淮水入南榮。漫漫雨花落,嘈嘈天樂鳴。兩廊振法鼓,四角吟風箏。杳出霄漢上,仰攀日月行。山空霸氣滅,地古寒陰生。寥廓雲海晚,蒼茫宮觀平。門余閶闔字,樓識鳳凰名。雷作百山動,神扶萬栱傾。靈光何足貴? 長此鎮吳京。——唐代·李白《登瓦官閣》
登瓦官閣
唐代 : 李白
晨登瓦官閣,極眺金陵城。鐘山對北戶,淮水入南榮。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樂鳴。
兩廊振法鼓,四角吟風箏。
杳出霄漢上,仰攀日月行。
山空霸氣滅,地古寒陰生。
寥廓雲海晚,蒼茫宮觀平。
門余閶闔字,樓識鳳凰名。
雷作百山動,神扶萬栱傾。
靈光何足貴? 長此鎮吳京。 ▲ 寺廟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