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屈原 《離騷》
釋義:為了表達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決心,要穿上用蓮花做成的香氣馥郁的衣服。是穩中的蓮花象征著高潔的品質和美好的修養。
2.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
釋義:倒不是百花中特別偏愛菊花,而是因為菊花開過後再也沒有花朵可以觀賞了。詩中體現對菊花獨傲寒霜而後雕的堅貞品格的贊美。
3.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釋義:壹生沈浸在繪畫中而不覺得將近年邁,富貴對於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雲壹般淡薄。詩句贊揚了名畫家曹霸潛心藝術和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馬遷《史記》
釋義:桃樹和李樹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它們的花朵和果實,卻吸引人們紛紛前去欣賞采摘,就在樹下自然踩出壹條條的小路來。司馬遷這句詩詞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會贏得人們的敬仰。
5.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釋義:沒有恬淡寡欲的修養,就不能讓誌向清白,沒有寧靜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幹擾,就沒有辦法達到遠大的目標。在諸葛亮看來,修身治學就應該擺脫名和利的束縛,才能靜下心完成誌向。
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誌》
釋義:壞事即使很小也絕不要幹,好事即使細微也壹定要做。 這是劉備臨終前給兒子劉禪的遺詔中的話,勸勉他要進德修業,有所作為。
7.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盧梅坡《雪梅》
釋義:梅花和雪相比遜色三分,而雪花卻沒有梅花香。詩人認為,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8.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論語》
釋義: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
9.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劉禹錫《陋室銘》
譯文:到這裏談笑的都是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
10.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觀書有感》
釋義:要問池塘裏的水為什麽這麽的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2.有哪些詩句比較有品味豪放派蘇軾的、文天祥、;婉約派李清照的、柳永的。
杜甫的。當然也少不了李白的!!1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
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壹飲三百杯。岑夫子。
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 君壹作杯 )與君歌壹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 ( 壹作鐘鼎玉帛豈足貴 )但願長醉不願醒。
( 不願壹作不復)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2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 3蘇軾《水調歌頭》 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蟬娟。
以下是杜甫的著名的詩、古文的摘句1、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3、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4、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春日憶李白》 5、邊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兵車行》 6、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兵車行》 7、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8、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春望》 9、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春望》 1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江南逢李龜年》 11、昔聞洞庭湖,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嶽陽樓》 12、娟娟戲蝶過閑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小寒食舟中作》 1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登高》 14、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閣夜》 15、壹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詠懷古跡五首》 16、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詠懷古跡五首》 17、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壹系故園心。 《秋興八首》 18、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旅夜抒懷》 19、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20、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絕句四首(其三)》 21、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絕句二首(其壹)》 22、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將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嚴鄭公五首(其四)》 23、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4、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戲為六絕句》 25、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六)》 26、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7、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水檻遣心二首(其壹)》 28、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春夜喜雨》 29、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江村》 30、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蜀相》 31、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天末懷李白》 32、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夢李白二首》 33、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夢李白二首》 34、萬裏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垂老別》 35、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蜀相》 36、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 37、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38、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贈衛八處士》。
3.關於品味人生的詩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讀妳的時候,喧囂頓時消散,靜靜的世界裏,有天籟傳來,我的眼前漫過壹片碧水,壹洲芳草。
壹葉蘭舟劃過,水花飛濺;壹闋清音響起,萬籟無聲。那些充滿神秘和靈氣的文字舞蹈著,拉我走進壹個遙遠的陌生又熟悉的夢境…… 想那個夜晚,該有朗朗的月,該有疏疏的星,有淡淡風拂過,伊人款款,綽約的風姿搖曳成月下陶然的風景。
蒹葭萋萋,蒹葭采采!芳草碧,情蔥蓉! 想那個時刻,該有清音渺渺,該有流水淙淙。神光離和,淺笑盈盈,妳白裙飄飄的背影就是我不歸的路程。
道阻且長,道阻且右!任山重重,任水重重,難阻意重重! 想妳該是蘭舟之上弄簫的女子,素衣臨水,彤管有煒。涉過如銀的江面,妳羽衣臨風,清音逐水,拂月而來,拂心而來。
是誰為妳守侯千年?是誰為妳秋水望穿?是誰對妳脈脈凝視?是誰為妳奔波不倦?——清音為誰起啊?素裙為誰舞? 想我該是月光之下布衣的舟子,在水之湄,在水之汜,遙望著壹個身影,守侯著壹份約定。煙水迷蒙,簫音如夢,在如蘭的傾訴中,我迷失了自己。
蒹葭何青青,伊人何茫茫?多少回溯流從之啊,只見妳淺淺地笑,宛在水中央;多少回逆流而上啊,卻只能遙遙相望,妳在水壹方! 讀妳,是壹幅淡遠的山水。 聽妳,是壹曲飄渺的清音。
品妳,是壹份亙古的情愫。 想妳,是壹個永遠也不想走出的夢境。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4.有品味的詩眸球烏靈閃亮長眉連娟,微睇綿藐。
經珠不動凝兩眉,鉛華銷盡見天真。
臨去秋波那壹轉。回眸壹笑百媚生。
粉腮紅潤,秀眸惺忪。
回眸壹笑,百媚叢生。
千朝回盼,萬載流芳。
水中望月,雲邊探竹。
顧盼生輝,撩人心懷。
笑遺光。嫣然巧笑。壹顰壹笑。笑比褒姒。
回顧千萬,壹笑千金。
微暈紅潮壹線,拂向桃腮紅,兩頰笑渦霞光蕩漾。
繡幕芙蓉壹笑開,斜偎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壹顧傾人城,再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秀靨艷比花嬌。玉顏艷堪春紅。
人面桃花,情致兩饒。
燦如春華,皎如秋月。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弱水三千,靚女如雲。
普天壤其無儷,曠千載而特生。
群芳難逐,天香國艷。
巴東有巫山,窈窕神女顏。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新月如佳人,瀲瀲初弄月。
委委佗佗美也,皆佳麗美艷之貌。
脂粉汙顏色。
小白長紅越女腮。
細潤如脂,粉光若膩。
不施粉黛而顏色如朝霞映雪。
紺黛羞春華眉。
麗質仙娥生月殿。
婉轉雙蛾遠山色。
懶起畫蛾眉,花面相交映。
眉將柳而爭綠,面***桃而競紅。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淳濃染春煙。
眸球烏靈閃亮長眉連娟,微睇綿藐。
經珠不動凝兩眉,鉛華銷盡見天真。
臨去秋波那壹轉。回眸壹笑百媚生。
粉腮紅潤,秀眸惺忪。
回眸壹笑,百媚叢生。
千朝回盼,萬載流芳。
水中望月,雲邊探竹。
顧盼生輝,撩人心懷。
笑遺光。嫣然巧笑。壹顰壹笑。笑比褒姒。
回顧千萬,壹笑千金。
微暈紅潮壹線,拂向桃腮紅,兩頰笑渦霞光蕩漾。
繡幕芙蓉壹笑開,斜偎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壹笑傾城,再笑傾國,三笑傾我心
紅袖添香。暗香襲人芳馨滿體。芳香襲人。
粉妝玉琢。玉體香肌。蘭熏桂馥。
相攜踏青,繡履遺香。
香簟爽眠,幽韻撩人。
美人在時花滿堂,至今三載聞余香。
顏如玉,氣如蘭。羅帷綺箔脂粉香。
美人葺居,沈香亭北,百花檻欄,自是天葩故裏。
冰肌瑩徹。柔弱無骨。珠圓玉潤。圓潤如玉。
皓如凝脂。肌若凝脂,氣若幽蘭。
冰肌玉膚,滑膩似酥。
—肌妙膚,弱骨纖形。
肌理細膩骨肉勻。
玉體迎風玉骨冰肌。
柔心弱骨神清骨秀,香肌玉體玉骨冰肌。
折纖腰以微步,呈皓腕於輕紗。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擢纖纖之素手,雪皓腕而露形。
燈前目,被底足,帳中音。
好風南來,輕搖紈扇。
流光溢彩,紫氣東來。
如短如長,弗濃弗細。
燕子樓空,佳人何在。
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東山窈窕娘,幽夢惱襄王
恒斂千金笑,長垂雙玉啼。
流風之回雪,輕雲之蔽日。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燕支多美女,走馬輕風雪。
樓中少女弄瑤瑟,壹曲未終坐長嘆 。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采納。
5.形容“品味”的詩詞有哪些壹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
____岑參《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壹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____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____陸遊《釵頭鳳·紅酥手》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____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桃李春風壹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____黃庭堅《寄黃幾復》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____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____韋莊《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沈醉》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____範仲淹《蘇幕遮·懷舊》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____黃公紹《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針線》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____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把酒祝東風。且***從容。
____歐陽修《浪淘沙·把酒祝東風》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____王維《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____李白《客中行 / 客中作》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____白居易《問劉十九》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____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壹》晚來天欲雪,能飲壹杯無。____白居易《問劉十九》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是、少年遊。
____劉過《唐多令·蘆葉滿汀洲》松花釀酒,春水煎茶。____張可久《人月圓·山中書事》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____王翰《涼州詞二首·其壹》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____李白《金陵酒肆留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____蘇軾《惠州壹絕》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____歐陽修《醉翁亭記》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____杜耒《寒夜》壹壺酒,壹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____李煜《漁父·浪花有意千裏雪》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
____蘇軾《西江月·世事壹場大夢》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____範仲淹《禦街行·秋日懷舊》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____李白《遊洞庭湖五首·其二》壹曲新詞酒壹杯,去年天氣舊亭臺。____晏殊《浣溪沙·壹曲新詞酒壹杯》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____黃庭堅《登快閣》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____範仲淹《漁家傲·秋思》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____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對酒卷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____蘇軾《少年遊·潤州作》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____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____杜甫《曲江二首》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____陸遊《遊山西村》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____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春日宴,綠酒壹杯歌壹遍。
____馮延巳《長命女·春日宴》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____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6.關於“慢慢品味生活”的詩句有哪些《歸園田居》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壹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原文
歸園田居五首(其壹)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壹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歸園田居五首(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中,披草***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歸園田居五首(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詩詞簡介
《歸園田居》是晉宋時期文學家陶淵明的組詩作品,***五首(壹本作六首)。第壹首詩從對官場生活的強烈厭倦,寫到田園風光的美好動人,農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壹種如釋重負的心情,表達了對自然和自由的熱愛。第二首詩著意寫出鄉居生活的寧靜,以樸實無華的語言不加雕飾地描繪出壹個寧靜純美的天地,表現了鄉村的幽靜和作者心境的恬淡。第三首詩細膩生動地描寫了作者對農田勞動生活的體驗,風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著詩人心情的愉快和對歸隱的自豪。第四首寫作者親自參加勞動和對勞動的熱愛,表明他不但沒有因早出晚歸地辛苦勞動而減少對勞動的興趣,反而加深了他對勞動的感情,堅定了他終生歸耕的決心。第五首詩講述了作者耕種歸來的活動,表達其欣然自得之情,內蘊醇厚,情感真摯。第六首詩講述了詩人壹天的勞動生活,最後揭示其勞動的體驗、田居的用心。末首諸家以為非陶詩,而蘇軾以為陶作,並評曰:“淵明詩初看若散緩,熟看有奇句。”(見《冷齋詩話》)
作者簡介
陶淵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潛,私謚“靖節”,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壹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壹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