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內容
理解內容,是閱讀詩歌的基本要求,是進行鑒賞、評價的前提。
古代詩歌常見內容有:思鄉、懷遠、詠史詠物、懷古傷今、離情別緒、春恨秋悲、人生際遇等。
理解內容時要註意以下幾點:
①逐詞逐句研讀詩歌。詩中的關鍵詞語往往直接透露出對生活的感悟,集中體現出作者的感情,因此詩中的關鍵詞是理解內容的切入點。
②整體把握意境,只有從整體上把握了意境,才能防止以偏概全,才能正確理解形象和詩的含義;
③註意捕捉隱含信息,有的詩句語意雙關,有的有“弦外之音”,要結合全詩細心揣摩,透過表面意義,挖掘深層含意;
④註意分析詩題,詩題是詩的“眼睛”,分析詩題是正確理解詩歌內容的重要途徑之壹;
⑤了解古代詩歌多多省略、跳躍與倒裝等特點,理解時要適當補充省略成分、調整語序。
⑥了解詩詞中的典故,掌握古代壹些文化常識,也是準確理解詩歌內容需要突破的障礙。
⑦註意聯系作者生平與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
⑧註意借助註釋來理解詩句,進而準確理解全詩;
2.鑒賞語言、表達技巧和意境
“鑒賞”是指“鑒定和欣賞”。就是要分析出詩歌中使用了怎樣的語言、運用了哪些形象和表達技巧來抒發情感,並評價其取得的效果。
解答古代詩歌語言、表達技巧和意境的鑒賞題,要了解壹些名詞術語,還要註意答題技巧。
分析詩歌語言常用的術語有:準確、生動、形象、凝練、精辟、簡潔、明快、清新、新奇、優美、絢麗、含蓄、質樸、自然等。
表達技巧在古代詩歌鑒賞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現手法諸如用典、烘托、渲染、鋪陳、比興、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委婉含蓄、對比手法、諷喻手法、象征法、雙關法等等。詩中常用的修辭方法有誇張、排比、對偶、比喻、借代、比擬、設問、反問、反復等。
幾個形象組合在壹起,形成壹幅畫面、壹種氛圍、壹種情境來傳達某種思想感情,就是意境。詩歌的主題就是在意象的選擇與意境的營造中體現出來的。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鑒賞古詩,正是要通過語言媒介去感受作品中鮮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答題時,要特別註意以下幾點:壹是緊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談;二是要點要齊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就詩論詩,不需引經據典,也不需拿試卷以外的作品進行比較,只需對作品本身的特點進行鑒賞。要實事求是,切忌隨意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