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隱的古詩雪的解釋如下:
1、原文及意思:
(1)原文: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2)意思:都說瑞雪兆豐年,豐年情況將如何?長安城裏有窮人,我說瑞雪不宜多。
2、全文賞析:
《雪》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壹首五言絕句。這首詩以《雪》為題,但其立意不在吟詠雪景,而是借題發揮,表達了詩人對統治者的滿腔憤怒和不滿,流露出詩人對廣大貧苦人民的深刻同情。
雪究竟是瑞兆,還是災難,詩人無意進行這樣壹場辯論。他感到憎惡和憤慨的是,那些飽暖無憂的達官貴人們,本與貧者沒有任何***同感受、***同語言,卻偏偏要裝出壹副對豐年最關心、對貧者最關切的面孔。
因而他抓住“豐年瑞”這個話題,巧妙地作了壹點反面文章,扯下了那些“仁者”的假面具,讓他們的尊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不僅飽含著詩人的憎惡、蔑視、憤激之情,而且處處顯示出詩人幽默詼諧、憤世疾俗的性格。
詩人羅隱的介紹和詩歌特點:
1、詩人羅隱的介紹:
羅隱,本名橫,字昭諫,自號江東生,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新登鎮)人。唐代文學家、詩人、辭賦家。羅隱出生於寒儒之家,少時苦學,聰慧能文,但科舉之途坎坷,十舉進士,終未登第。
後為淮、潤諸鎮從事,皆不得意。廣明亂中羅隱北上受阻,遂隱居於池州九華山。光啟三年,歸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後於五代後梁開平三年去世。
2、羅隱詩歌的特點:
羅隱詩歌中最為詩評家所欣賞的是其憂憤冷峻的詠史懷古詩。羅隱的詠史懷古詩承繼了左思的論體詠史詩的傳統,借古諷今,妙用翻案,在晚唐眾多平庸的詠史懷古詩中獨樹壹幟,峭然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