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關雎》 釋義: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2,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白居易-《長恨歌》 釋義:在天願為比翼雙飛鳥,在地願為並生連理枝。 3,生死契闊,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佚名-《詩經·邶風·擊鼓》 釋義:不論生死離別,都跟妳說定了,我要牽著妳的手,和妳壹起白頭。
4,願得壹心人,白頭不相離。——卓文君《白頭吟》 譯文:嫁了個情意專壹的稱心郎,可以相愛到老永遠幸福了。
5,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壹點通。——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身上雖然沒有象彩鳳那樣能讓兩人人比翼齊飛的翅膀, 但是心裏有靈犀,彼此的心理壹點的明白, 6,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佚名《擊鼓》 譯文:握住妳的手,白頭到老此生休。 7,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佚名《留別妻》 譯文:和妳結發成為夫妻,就從沒懷疑與妳恩愛到老。 8,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譯文:我問這江潮和海水,哪裏像郎君的深情和女子的心意。
男女互相埋怨的時候認為對方不如潮水守時有信,互相思念的時候才發覺海並不算深。 9,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王雱《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譯文:刻骨的相思如今只在,那芬芳的丁香枝上,那美麗的豆蔻梢頭。 10,君為女蘿草,妾作菟絲花。
——李白《古意》 譯文:新婚夫婦,夫君就像是女蘿草,妻妾就如菟絲花。
2.關於詩經中的婚戀詩《詩經》是我國五千年文化長河中偉大的作品。
《詩經》韻律和諧,優美質樸,內容豐富多采,對於當時社會的各方面都有十分深刻的反映。譬如社會的不合理,民間普遍的疾苦,人民對於虐政的諷刺等等。
其中婚戀詩占有壹定的比例。朱熹在《詩集傳》中寫道:“凡詩之所謂風者,多出於裏巷歌謠之作,所謂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者也。
男女言情,在《詩經》中占了1/3。” 古人為什麽把愛情、婚姻當作頭等大事呢?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每壹個家庭都倚靠夫妻來戰勝災害,希望家庭和睦。
娶妻是頭等大事,妻子的內在素質決定了家庭的未來。 早期的《詩經》中描寫初戀的愛情詩,其風格簡明而樸素,大都描寫男女從愛慕壹直到幽會以及互贈信物的故事。
這時的感情是純潔的,充滿幻想的,甚至是無拘無束的,這從壹個側面也反映出當時社會制度的自由以及人們樸素的愛情觀。 關關睢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芒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這是《詩經》的第壹篇《周南·關睢》,它描繪的是壹個美麗善良的姑娘在河邊采擇藥菜,引起了壹個男子的深深愛慕。
作者采用了比興的手法:在清淺的河上,看到水鳥雌雄依偎,希望有佳偶。由水鳥興起求淑女的願望。
所謂比興,並非詩人直接采取的親耳所聞,親眼所見。乃是采取詩意化的情景,作為思鄉感情的媒界,由此產生聯想,與主題合拍,使之典型化。
詩中設想男子找到了夢寐以求的理想對象,用琴瑟和她聯系感情,用鐘鼓使她快樂。體現了淳樸而又高尚的情操。
另外壹首《邶風·靜女》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
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壹***三章,每章四句,用“直陳其事”的寫法,描寫壹對青年約期幽會的生動情景。
全篇都出自男子的口吻。描寫了靜女與情人相見並送情人以信物的愛情詩。
第壹章寫小夥子赴約等待對方時的急切心情。第二章寫情人相見後饋贈信物,以加深感情。
第三寫靜女贈送嫩草和男青年內心的喜悅。《靜女》詩雖短,但格調明朗歡快,靜女的頑皮、活潑,男青年的忠厚淳樸,他對靜女所持的熾熱情感,在這首優美的詩歌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還有壹首《秦風·蒹葭》也是壹首男慕於女的情歌。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淒淒,白露未日希。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這首詩與上兩首在內容上有所不同。前兩首詩中男女主人公感情是熱情奔放的。
而在這首卻給我們呈現出壹對多情、矜持的情人形象。“以手去接之,以身融之,”“惆悵距離”,營造了壹個可望而不可及卻又心往馳之的精神境界,令詩意境明麗清幽,具有朦朧美,彌漫著淡淡的悵惘。
可設想伊人所在地方是壹條清澈的河流。另壹邊,壹名男子“溯洄從之”,逆流而上,順流而下去追尋,期待可以到達其身邊。
可是道路太長,三面環水,伊人宛在水中央,隔水相望,不能促膝談心。從而產生了幻像,壹幅水面美人圖。
在波平如鏡的水面上,美人在思戀者幻覺中,好象披上了壹層鏡花水月的輕紗,又仿佛壹亭亭玉立的新荷含苞欲放。面對這樣壹幅圖,妳別無他想,只為詩中那位多情而又矜持,執著堅貞的愛情觀所感動,發出由衷的贊賞之情,姚際恒在《詩經通論》中道:“在水之湄”,此壹句已重扣“溯遊從之”。
於是,在前加壹“宛”字,遂覺點睛入神之筆,可以說,此篇最得風人深致。結構上也很有特色,方玉潤在《詩經原始》中寫道:“其實首章巳成絕唱,古人作詩多壹意化為三疊,所謂壹唱三從,佳者多有余音。”
當然,古代的婚戀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比如在婚姻道德等方面),直接產生的流弊就是大量棄婦詩的出現。如《鄴風·柏舟》,《鄴風·日月》,《鄴風·谷風》,《衛風·氓》,《小雅·我行其野》,《小雅·白華》等篇都是《詩經》中的棄婦詩。
我們來看壹下《氓》這首詩: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
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危垣,以望復關。
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蔔爾筮,體無咎言。
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
籲嗟鳩兮,無食桑葚!籲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口至其笑矣。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這是壹篇充滿悲憤控訴的棄婦自白的敘事詩。詩的層次,全按事態。
3.詩經中的婚戀詩有哪些壹 愛情、戀慕的描寫
周南:關雎、漢廣;
召南:野有死麕;
衛風:芄蘭、木瓜;
王風:采葛、大車;
魏風:汾沮洳;
唐風:綢繆;
秦風:蒹葭;
陳風:澤陂;
檜風:羔裘;
鄘風:桑中、幹旄;
邶風:燕燕、匏有苦葉、簡兮、靜女;
鄭風:遵大路、女曰雞鳴、山有扶蘇、狡童、褰裳、風雨、子衿、出其東門、野有蔓草;
齊風:雞鳴、東方之日;
陳風:宛丘、東門之枌、衡門、東門之池、東門之揚、月出;
小雅·魚藻之什:隰桑。?
二 婚嫁場景的描寫
周南:葛覃、桃夭、麟之趾;
召南:鵲巢、何彼禯矣;
齊風:著;
小雅·甫田之什:鴛鴦、車舝。
婚戀詩88首
周南 1關雎 2卷耳 3樛木 4桃夭5漢廣 6汝墳 召南 7鵲巢 8草蟲 9行露 10殷其雷 11捺有梅 12江有汜 13野有死麇 14何彼穠矣 邶風 15柏舟 16綠衣 17燕燕 18日月 19終風 20雄雉 21匏有苦葉 22谷風 23簡兮 24靜女 25新臺 鄘風 26柏舟 27墻有茨 28君子偕老 29桑中 30蝃蝀 衛風 31氓 32伯兮 33有狐 34木瓜王風 35君子於役 36揚之水 37中谷有蓷 38采葛 39大車 40丘中有麻 鄭風 41將仲子 42遵大路 43女曰雞鳴 44有女同車 45山有扶蘇 46蘀兮 47狡童 48褰裳 49豐 50東門之墠 51風雨 52子衿 53揚之水 54出其東門 55野有蔓草 56溱洧 齊風 57雞鳴 58著 59東方之日 60東方未明 61南山 62敝笱 63載驅 唐風 64綢繆 65有杕之杜 66葛生 秦風 67小戎 68蒹葭 69晨風 陳風 70宛丘 71東門之枌 72東門之池 73東門之楊 74防有鵲巢 75月出 76株林 77澤陂 檜風 78素冠 豳風 79伐柯 小雅 80杕杜 81我行其野 82谷風 83鴛鴦 84車舝 85都人士 86采綠 87隰桑 88白華
詩經中的婚戀詩有哪些_百度知道
4.關於婚禮的古詩詞有哪些1、牲酒賽秋社,簫鼓迎新婚。
出處:宋·陸遊《秋夜感遇十首以孤村壹犬吠殘月幾人行為韻》
釋義:飲食比秋季祭祀還要豐盛,熱熱鬧鬧演奏樂器迎接新婚。
2、洛城花燭動,戚裏畫新蛾。
出處:唐·楊師道《初宵看婚》
釋義:洛陽城中花燭影動,新娘描畫峨眉上妝,親戚鄰裏喜氣洋洋。
3、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出處:唐·朱慶餘《近試上張籍水部》
釋義:洞房裏昨夜花燭徹夜通明,等待拂曉拜公婆討個好評。
4、洞房記得初相遇。便只合、長相聚。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況值闌珊春色暮,對滿目、亂花狂絮。直恐好風光,盡隨伊歸去。
出處:宋代柳永《晝夜樂·洞房記得初相遇》
譯文:記得初次相遇時的洞房情景,就只想應該永遠在壹起。誰知道短短的幽會歡好,竟會變成分離前的最後情愛,又恰好是在闌珊的暮春。對著滿眼亂飄的柳絮,心裏恐慌著這美好的春光將全部隨他的離去而消釋了。
5、洞房深,畫屏燈照,山色凝翠沈沈。聽夜雨冷滴芭蕉,驚斷紅窗好夢,龍煙細飄繡衾。辭恩久歸長信,鳳帳蕭疏,椒殿閑扇。
出處:唐代杜牧《八六子·洞房深》
譯文:在後妃居住的幽深的房裏;燈光照著繪有圖畫的屏風,屏風上的山色壹片濃綠,顯得格外古雅莊重。聽見冰冷的夜雨敲打芭蕉聲,驚斷了房裏好夢。
醒來看見攀龍香爐的香煙,在繡花緞被上空飄升。失去了皇帝的恩寵啊,已久住長信宮中,帷帳裏蕭條淒冷;原來的椒殿閑置無用,門兒關鎖冷冷清清。
6、
結發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出處:唐代杜甫《新婚別》
譯文:二人做了結發夫妻,連床席壹次也沒能睡暖。昨天晚上草草成親,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別,這婚期豈不是太短,太短!
5.關於“婚禮”的詩詞有哪些1、《擊鼓》
先秦·佚名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嗟闊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2、《關雎》
先秦·佚名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3、《桃夭》
先秦·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4、《無題》
唐·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 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壹點通。
5、《近試上張水部》
唐·朱慶餘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6.有關婚禮的詩句、詩詞有哪些1、《桃夭》
年代: 先秦 作者: 詩經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2、《酬朱慶余》
年代: 唐 作者: 張籍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沈吟。
齊紈未是人間貴,壹曲菱歌敵萬金。
3、《述婚詩》
年代: 漢 作者: 秦嘉
羣祥既集。
二族交歡。
敬茲新姻。
六禮不愆。
羔鴈總備。
玉帛戔戔。
君子將事。
威儀孔閑。
猗兮容兮。
穆矣其言。
4、《議婚》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天下無正聲,悅耳即為娛。
人間無正色,悅目即為姝。
顏色非相遠,貧富則有殊。
貧為時所棄,富為時所趨。
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
見人不斂手,嬌癡二八初。
母兄未開口,已嫁不須臾。
綠窗貧家女,寂寞二十餘。
荊釵不直錢,衣上無真珠
幾回人欲聘,臨日又踟躕。
主人會良媒,置酒滿玉壺。
四座且勿飲,聽我歌兩途。
富家女易嫁,嫁早輕其夫。
貧家女難嫁,嫁晚孝於姑。
聞君欲娶婦,娶婦意何如。
5、《除夜次大光韻大光是夕婚》
年代: 宋 作者: 陳與義
壹杯節酒莫留殘,坐看新年上鬢端。
只恐梅花明日老,夜瓶相對不知寒。
7.關於婚禮的詩詞婚禮上詩詞
香掩芙蓉帳,燭輝綿繡幃。
清風入蜜月,喜氣來洞房。
但願情長久,何須語蜜甜。
房內新郎附鳳,洞中淑女攀龍。
同心同德同誌,知暖知寒知音。
教以和諧度日,期之勤儉持家。
駛向光輝彼岸,張開理想風帆。
畫眉喜仿張京兆,點額欣諧寧壽陽。
意似鴛鴦飛比翼,情同鸞鳥宿同
林。
花燦銀燈鸞對舞,春歸畫棟燕雙棲。
方借花容添月色,欣逢秋夜作春
宵。
水面鴛鴦同戲水,心頭伉儷互交心。
雀屏射目奇男幸,繡幕牽絲淑女
緣。
芳春喜泳鴛鴦鳥,碧樹欣棲鸞鳳儔。
亮麗華堂飛彩鳳,溫馨錦帳舞蛟
龍。
鴛鴦夜月鋪金帳,孔雀春風軟玉屏。
鸞鳳雙棲桃花岸,鶯燕對舞艷陽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