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1三峽七百裏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2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裏,雖乘奔禦風,不以疾也3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記辰天寺夜遊》:1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2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馬說》:1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2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3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裏而食也!4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5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送東陽馬生序》1意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2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
《小石潭記》:1聞水聲,如鳴佩環2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3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然不動;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4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5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邃
《嶽陽樓記》: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2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壹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3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4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醉翁亭記》: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2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優美,望之蔚然而深透者,瑯琊也3野若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4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5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出師表》:1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次後漢所以傾頹也2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3開張聖聽4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5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6宮中府中,俱為壹體,陟(zhì )罰臧(zāng)否(pǐ),不宜異同7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shù)竭駑(nú)鈍,攘(rǎng)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曹劌論戰》: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2壹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3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2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 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 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 喻。
《魚我所欲也》: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茍得也2舍生取義
縐忌諷齊王納諫》:1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3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2
2.經典問文言語句題都城南莊
作者: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長相思
作者: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
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
月明人倚樓。
鵲橋仙
作者: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壹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3.和提問有關的詩句送別
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壹杯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贈王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倫送我情。
《別董大 》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寫泰山的高大雄偉。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寫廬山的多姿多彩。
3、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寫出了敬亭山的百看不厭
4、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寫要多讀書。
5、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告訴我們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6、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告訴我們不能被眼前的困難嚇倒,只要敢於探索,展現在妳眼前的景色將別有洞天;
7、“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告訴我們時間如流水,不會倒流,我們要珍惜時間;
8、“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告訴我們今日事,今日畢。
4.想問幾個關於古文名句的問題1 死
2 可笑不自量 .比喻其力量很小,而妄想動搖強大的事物,不自量力。
3 歲寒見後調 意思是大風下才知道堅韌的草,嚴寒裏才知道松柏最後雕謝
4 意思是美的清詞麗句的獲得,源於既學古又學今的兼收並蓄
5 人不要太苛刻、看問題不要過於嚴厲,否則,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願意與之打交道
6 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發憤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7 未曾想到那堅硬的百煉鋼啊,竟然化為了繞指柔。時不我予之感.縱是百煉成鋼的英雄,也難逃無可奈何的時勢和人生.
8 疑是經冬雪未消
9 原指在某處先有所失,在另壹處終有所得。後喻在某壹面有所失敗,但在另壹面有所成就
9 韌
10 無故加之而不怒
5.有對話的文言文古詩新安吏
作者: 杜甫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
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暮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
掘嚎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越墻走,
老婦出門看。
吏呼壹何怒!
婦啼壹何苦!
聽婦前致詞:
“三男鄴城戍,
壹男附書至,
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
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
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
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
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
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獨與老翁別。
潼關吏
作者: 杜甫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余。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壹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6.經典古文詩句江城子①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②
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千裏孤墳, 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 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 正梳妝。
相顧無言, 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 短松岡。
作者
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宋仁宗朝進士,曾知密州、徐州、湖州、潁州、杭州等地,官至禮部尚書。壹生歷盡仕途坎坷:神宗年間,以“作詩訕謗朝廷”罪貶置黃州;哲宗年間,又以“為文譏斥朝廷”罪遠謫惠州、儋州。卒謚文忠。他是宋代最為著名的作家,詩、詞、文皆獨步壹時。其詞雄闊超曠,橫放傑出,於傳統的花間詞風外別立壹宗。又以詩入詞,開拓詞境,推尊詞體,對北宋詞壇多所革新
註釋
①又名《江神子》。雙調,七十字,平韻。 ②乙卯:熙寧八年(1075)。
這首詞,是北宋著名的豪放派詞人蘇軾,因夢見早逝的愛妻,而寫下的壹首千古傳誦的悼亡詞。
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歲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美貌,侍翁姑恭謹,對詞人溫柔賢惠,恩愛情深。可惜恩愛夫妻不到頭,王弗活到二十七歲就年輕殂謝了。東坡失去了這樣壹位愛侶,心中的沈痛、精神上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熙寧八年(1075),東坡來到密州,這壹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了愛妻王氏,於是便寫下上面的這首詞作。
這首詞是“記夢”,而且題記也明確寫明了做夢的日子,故可以確認作者的“夢”是真實的,不是假托。說是“記夢”,其實只有下片五句是記夢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訴悲懷的。寫得真摯樸素,沈痛感人。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三句,單刀直入,概括性極強,感人至深。如果是活著分手,即使山遙水闊,世事茫茫,總有重新晤面的希望和機會;而今,卻是隔著生死的界線,死者對人間世事是茫然無知了,而活著的對逝者呢,不也是同樣的嗎?!恩愛夫妻,撤手永訣,時間倏忽,轉瞬十年。人雖雲亡,而過去美好的情景“自難忘”啊!可是為什麽又要加上“不思量”呢?這並不矛盾,相反是加得好,因為真實!王弗逝世後的十年間,東坡因反對王安石的新法,政治上受壓制,心境悲憤;到密州任後,又逢兇年,忙於處理政務,生活上困苦到食杞菊維持的地步,而且繼室王潤之(王弗堂妹)及兒子均在身邊,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已久的妻子老是掛記在心上呢?不經常懸念,並不是已經忘卻!十年忌辰,正是觸動人心的日子,往事驀然來到心間,久蓄心懷的情感潛流,忽如閘門大開,奔騰澎湃而不可遏止。如是乎有夢,是真實而又自然。想到愛侶的死,感慨萬千。遠隔千裏,無處可以話淒涼,話說得沈痛。如果墳墓近在身邊,隔著生死,就能話淒涼了嗎?這是抹煞了生死界線的癡語、情語,所以覺得格外感動人。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這三句,又把現實與夢幻混同了起來,把死別後的個人的種種憂憤,包括在容顏的蒼老、形體的衰敗之中。這年東坡才四十歲,就已經“鬢如霜”了。明明她辭別人世已經十年之久了,卻要“縱使相逢”,要愛侶起死回生,這是不可能的假設,感情是深沈也是悲痛的,表現了對愛侶的深切懷念,也把個人的變化做了形象的描繪,使這首詞的意義又更加深了壹層。
對“記夢”來說,下片的頭五句,才入了題。飄泊在外,雪泥鴻爪,憑借夢幻的翅膀忽然回到了時在念中的故鄉。故鄉,與愛侶***度甜蜜歲月的地方,那小室的窗前,親切而又熟悉,她呢,容貌情態,依稀當年,正在梳妝打扮。夫妻相見了,沒有出現久別重逢、卿卿我我的親昵之態,而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無言”。包括了萬語千言,表現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沈痛之感。如果彼此申訴各自的別後種種,相憶相憐,哪將又從何說起啊?!壹個夢,把過去拉了回來,但當年的美好情景,並不再存在了。這是把現實的感受溶入了夢中,使這個夢境也令人感到無限的淒涼!
結尾三句,又從夢境落到現實上來。“明月夜,短松崗”,多麽淒清幽獨的環境啊!作者料想長眠於地下的愛侶,在年年傷逝的這個日子裏,為了眷戀人世、難舍親人,也該會是柔腸寸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