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詩人黃庭堅說自作語最難寫的詩句是: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壹字無來處。
原文出自黃庭堅的《答洪駒父書》。原文: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壹字無來處。蓋後人讀書少,故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壹粒,點鐵成金也。文章最為儒者末事,然索學之,又不可不知其曲折,幸熟思之。至於推之使高,如泰山之崇崛,如垂天之雲;作之使雄壯,如滄江八月之濤,海運吞舟之魚,又不可守繩墨、令儉陋也。
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答洪駒父書》是寫給外甥洪駒父的壹封信。該文談到黃庭堅對文學創作問題的壹些看法,針對洪駒父的創作,黃庭堅肯定文學創作要“有宗有趣”的前提下,側重從形式方面進行探討。
他強調要學習前人“陶冶萬物”的功力,主張多讀融古,並概括為“點鐵成金”的法度。該作品是江西詩派最重要的理論綱領,尤其是黃庭堅提出的“無壹字無來處”和“點鐵成金”的論點,在詩壇上有著廣泛的影響。
創作背景
此篇《答洪駒父書》是黃庭堅五十九歲時(1104年)寫給外甥洪駒父的信,信中談到自己對文學創作問題的壹些看法。黃庭堅在信中批評外甥讀書少,諄諄教誨他要多讀古人的書,然後可以到達古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