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千門萬戶瞳瞳日中瞳瞳指什麽

千門萬戶瞳瞳日中瞳瞳指什麽

壹、詞句意思

曈曈: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整句詩的意思是: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

二、句子出處

詩句“千門萬戶瞳瞳日”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原文如下: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三、全文意思

陣陣轟鳴的爆竹聲中,舊的壹年已經過去;和暖的春風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他們都忙著把舊的桃符取下,換上新的桃符。

四、註釋

元日:農歷正月初壹,即春節。

爆竹:古人燒竹子時使竹子爆裂發出的響聲。用來驅鬼避邪,後來演變成放鞭炮。

壹歲除:壹年已盡,“壹”字用在第四聲(去聲)字的前面時,“壹”變調,讀第二聲(陽平)。除,逝去。

屠蘇:亦作“屠酥”,“屠蘇”本來是壹種闊葉草,南方民間風俗,有的房屋上畫了屠蘇草作為裝飾,這種房屋就叫做“屠蘇”。另壹種說法是指屠蘇酒,飲屠蘇酒也是古代過年時的壹種習俗,大年初壹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邪避瘟疫,求得長壽。

千門萬戶:形容門戶眾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桃:桃符,古代壹種風俗,農歷正月初壹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也作春聯。

五、賞析應用

這是壹首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於民間習俗,敏感地攝取了老百姓過春節時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過年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

這首詩,正是贊美新事物的誕生如同“春風送暖”那樣充滿生機;“曈曈日”照著“千門萬戶”,這不是平常的太陽,而是新生活的開始,變法帶給百姓的是壹片光明。結尾壹句“總把新桃換舊符”,表現了詩人對變法勝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悅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的這壹規律。這首詩雖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極力渲染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同時又通過元日更新的習俗來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現得含而不露。

六、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時。為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危機以及遼、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1068年,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對”,王安石即上書主張變法。次年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聯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創作了此詩。

七、作者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壹。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