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然後回答問題。春 夕崔塗水流花謝兩無情, 送盡東風過楚城。蝴蝶夢中家萬裏, 子規枝

閱讀下面這首詩歌,然後回答問題。春 夕崔塗水流花謝兩無情, 送盡東風過楚城。蝴蝶夢中家萬裏, 子規枝

小題1:(渲染出壹片暮春景色:春水遠流,春花雕謝;點明在異鄉送春歸的詩人形象(點明春歸時節我身在異鄉);引起下文詩人淒楚的情懷的抒發。(每點1分)

小題2:分析:典故:莊周夢蝶(或:杜鵑啼血)(1分)(2)分析:典故:莊周夢蝶(或:杜鵑啼血)(1分)

虛實結合:上句巧寫夢境,由於遊子日有所思,夜間便結想成夢,夢見自己回到了萬裏之外的家園。下句實寫夢醒以後,發現自己依舊孤眠異鄉,只有“子規”“月”相伴。

烘托渲染(視聽結合):子規啼與三更月,壹聲壹色,構成壹片清冷、淒涼、愁慘的氣氛,令人觸目傷懷。(註意,視聽結合分析時不能將蝴蝶壹句作為視覺描寫)

曲折層遞:十四個字寫出了三層意思:由思鄉而入夢,夢醒而更思鄉,子規啼喚,愁上加愁,這三層愁情,壹層比壹層深。(每點1分,寫出兩點即可。)

小題3:?分析: 春逝之傷;思鄉之苦;遲暮之悲(或“對範蠡功成身退的羨慕”);故園美好卻欲歸不得的矛盾。(答出1點1分,2點2分,3點4分)

小題1:

試題分析:詩壹起筆,就渲染出壹片暮春景色:春水遠流,春花雕謝。流水落花春去也——詩人深深感嘆春光易逝,歲月無情。詩第二句“送盡東風過楚城”更加感傷。“楚城”,泛指湘鄂壹帶。詩人把春光(“東風”)擬人化了,依依為她送別。這裏,不是春風他送我回故鄉,而是他在異鄉送春歸。這壹“送”字表達了詩人淒楚的情懷。詩人面對著落紅滿地、柳絮漫天的殘春景物,不可能不更加思念故鄉。由送春而牽動的思鄉之情,籠罩全篇。

小題2:

試題分析:上句巧寫夢境。由於遊子日有所思,夜間便結想成夢,夢見自己回到了萬裏之外的家園。然而,這只不過象莊周夢見自己變成蝴蝶,翩翩飛舞於花間,雖然有趣,畢竟虛幻而短暫,醒來之後,蝴蝶還是蝴蝶,莊周還是莊周。遊子從“蝴蝶夢”中獲得片刻的回鄉之樂,但夢醒以後,發現自己依舊孤眠異鄉,家園依舊遠隔萬裏,豈不更加空虛、失望,更加觸動思鄉之情。何況此時又正當“子規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靜,月光如水;子規鳥(即杜鵑)在月下哀哀啼喚:“子歸!子歸!……”聽著子規啼,想著蝴蝶夢,遊子的心,該是何等的痛苦哀傷,真如李白詩句中所謂道“壹叫壹回腸壹斷!”這裏,十四個字寫出了三層意思:由思鄉而入夢,壹層;夢醒而更思鄉,二層;子規啼喚,愁上加愁,三層。這三層,壹層比壹層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襯,如蝴蝶夢與家萬裏,壹虛壹實;蝴蝶夢與子規啼,壹樂壹悲;子規啼與三更月,壹聲壹色,構成壹片清冷、淒涼、愁慘的氣氛,令人觸目傷懷。讀著這樣的詩句,誰都會為異鄉漂泊的詩人壹灑同情之淚。

小題3:

試題分析:這首詩情切境深,風格沈郁。詩的前四句通過對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繪,緣情寫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間互相映襯、烘托,構成壹片淒涼愁慘的氣氛。詩中沒有直接點出思鄉,而壹片思鄉之情蕩漾紙上。後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淒婉動人。尾聯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饒有情味。體現了春逝之傷;思鄉之苦;遲暮之悲(或“對範蠡功成身退的羨慕”);故園美好卻欲歸不得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