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愛國詩qe

愛國詩qe

1.死去無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示 兒(陸遊)

2、遺民淚盡胡塵裏, 南望王師又壹年。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遊)

3、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訴衷情(陸遊)

4.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陸遊)

5.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書 憤(陸遊)

6.朱門沈沈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關山月》陸遊

7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關山月》陸遊

8、千年史冊恥無名,壹片丹心報天子。《金錯刀行》陸遊

9、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金錯刀行》陸遊

10、出世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憤》陸遊

11、逆胡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鏗有聲。〈〈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陸遊

12、“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陸遊《隴頭水》)

13.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遊《示兒》

14、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宋·陸遊《病起書懷》)

15、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宋·陸遊《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

16、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辛棄疾《鷓鴣天》

17.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南鄉子(辛棄疾)

18.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後名。 破陣子(辛棄疾)

19.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永遇樂(辛棄疾)

2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過零丁洋(文天祥)

21.把吳鉤看了, 欄幹拍遍,無人會, 登臨意. 《水龍吟》辛棄疾

22、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辛棄疾

23、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辛棄疾

24、“可憐報國無路,空白壹分頭。” 楊濟翁

25、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烏江》)

2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滿江紅 (嶽飛)

27、“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 嶽飛

28、“十年之功,毀於壹旦!所得州郡,壹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嶽飛

29、“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 嶽飛

30、.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題 臨 安 邸(林升)

31、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 讀陸放翁集四首(梁啟超)

32、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仲淹《嶽陽樓記》

3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34、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壹去兮不復返。(《戰國策》)

3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論語》)

36、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3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38、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步出夏門行》)

39、棄燕雀之小誌,慕鴻鵠以高翔。(南朝·丘遲《與陳伯之書》)

40、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唐·李百藥《元景安傳》)

41、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同上)

42、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

43、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44、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45、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貞。(唐·柳宗元《韋道安》)

46、壹寸丹心為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明·於謙《立春日感懷》

47、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清·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8、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才。(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49、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清·譚嗣同《獄中題壁》)

50“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1 愛國詩歌鑒賞

戴望舒《我用殘損的手掌》

我用殘損的手掌

摸索這廣大的土地:

這壹角已變成灰燼,

那壹角只是血和泥;

這壹片湖該是我的家鄉,

(春天,堤上繁花如錦障,

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

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

這長白山的雪峰冷到徹骨,

這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

江南的水田,那麽軟……現在只有蓬蒿;

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盡那邊,我蘸著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

無形的手掌掠過無恨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

只有那遼遠的壹角依然完整,

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

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手掌

貼在上面,寄與愛和壹切希望,

因為只有那裏是太陽,是春,

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

因為只有那裏我們不像牲口壹樣活,

螻蟻壹樣死……那裏,永恒的中國!

這是詩人1942年在日寇陰暗潮濕的土牢裏寫下的壹首情真意切的詩篇,抒發了詩人對災難祖國由衷的關切和真摯的愛,同時也表達了對中國***產黨領導下的解放區的向往。詩的前半部分寫“我”用“殘損的手掌”深情地撫摸在敵人的鐵蹄蹂躪下的祖國廣大土地:“這壹角已變成灰燼,/那壹角只是血和泥”。接著,詩人無形的手掌觸到家鄉壹片湛藍的湖水,現時“微涼”的湖水與昔日“堤上繁華如錦障”的美麗春光形成強烈反差,表現出詩人對敵人踐踏故土的無比憂憤。為了使詩歌表達的主題不流於膚淺狹隘,詩人想象的世界由近拉遠,由北到南,從長百山的雪峰、黃河的泥沙到江南的水田、嶺南的荔枝、南海的海水。詩人選擇每壹地域中最典型的風景加以點染,它們既是人民的苦難與不幸的象征,又是侵略者罪惡的見證。“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兩句既是對上半段的總結,又與開頭三、四行遙相呼應。

詩的後半部分仍在想象的世界中展開,描繪的是與前面災難景象形成極大反差的心中渴慕的圖景:那雖是“遼遠的壹角”,但山河完整無損,沒有陰暗和血汙。而是充滿了溫暖、光明和生機,“那裏是太陽,是春”。與前半部分的哀怨、憂傷的基調相比,這壹部分跳動著詩人按捺不住的快樂與激動;與前半部分意象快速流動的抒情相比,後半部分則顯得安靜而舒緩,使這首詩在感情的哀怨與歡快上得到了完美的統壹,抒情風格顯得變幻多姿。在那個以狂暴的吼叫代替藝術的凝想的年代裏,這首詩像壹朵美麗而永不雕落的奇葩:意象高度凝煉而不晦澀,感受細膩而不暗淡,深刻的現實內容與現代抒情方式完美地交融起來。

作者: 麒淵 2005-4-13 17:38 回復此發言

--------------------------------------------------------------------------------

2 回復:愛國詩歌鑒賞

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我是妳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

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

我是妳額上熏黑的礦燈,

照妳在歷史的隧洞裏蝸行摸索;

我是幹癟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灘上的駁船

把纖繩深深

勒進妳的肩膊;

——祖國啊!

我是貧困,

我是悲哀。

我是妳祖祖輩輩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飛天”袖間

千百年來未落在地面的花朵;

——祖國啊!

我是妳簇新的理想,

剛從神話的蛛網裏掙脫;

我是妳雪被下古蓮的胚芽;

我是妳掛著眼淚的笑渦;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

是緋紅的黎明

正在噴薄;

——祖國啊!

我是妳的十億分之壹

是妳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妳以傷痕累累的乳房

餵養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去取得

妳的;富饒、妳的榮光、妳的自由;

——祖國啊,

我親愛的祖國!

此詩借鑒了前蘇聯詩人沃茲涅先斯基《戈雅》中的圓周句式“我是戈雅,……我是……”,但又有創造性的發展。圓周句式大多出現在抒發強烈情緒的作品中,悲傷痛苦的情調最宜用它來渲染。舒婷寫的是“我”與祖國的關系,用這種句式,增加了痛苦和摯愛的深度。第壹節是對祖國歷史的反思,精心選取五組意象,象征祖國千百年來落後、貧窮、災難深重的面貌:前四行平穩深長,富有音響和色彩,給人以深思沈重之感;五、六行則短促,不事描繪;後三行又伸長,行短意緊,顯示出情感的起伏,出現主詞。第二節承上啟下,揭示出蘊藏在中華民族靈魂中的希望之花從未消亡過,災難雖重,理想永存,只是暫未實現。此節先短句後長句,然後主詞復現,似意猶未盡,壹種深深的遺憾之情便瀉於筆端。第三節傾吐希望,激情昂揚,連用五組意象描繪出處於歷史轉折期的祖國百廢待舉的面貌。每壹個意象有自己獨特的意義,五組連用形成博喻排比,強化了亢奮熱烈的情緒,表達出詩人歡欣鼓舞的情懷。第四節頭兩行用“十億分之壹”與“九百六十萬平方”構成小與大的對比,寓意“我”是祖國的壹分子,但“我”的胸中又包容著整個祖國。接著以乳房養“我”與從“我的血肉之軀上去取得”又成壹對照,突出“我”同祖國的血乳關系;甚至迷惘、深思、沸騰,與富饒、榮光、自由,也是性質相反的對襯,以見出痛苦和歡欣的無限。如果前三節是寫“我”與祖國的關系,第四節則是反過來寫祖國和“我”的關系。句法參差正是心情激動至極的表現,在對主詞的雙重呼喚中結束全篇,達到最高潮。

全詩無壹字議論,皆以意象描繪,以情貫穿。所選意象既質樸又鮮明,既獨特又貼切,每壹個詞也都與被描繪的景象緊密契合。抒情又非壹覽無余的傾瀉,而很註意其波動的節奏,由悲哀、低沈到欣喜、高昂,又由亢奮到深沈,其中糾結著悲愴、憂患、熾烈,失望與希望,嘆息與追求等多種復雜而凝重的感情,體現出詩人獨有的委婉幽深、柔美雋永的抒情個性

作者: 麒淵 2005-4-13 17:39 回復此發言

--------------------------------------------------------------------------------

3 回復:愛國詩歌鑒賞

郭沫若《爐中煤》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負妳的殷勤,

妳也不要辜負了我的思量。

我為我心愛的人兒

燃到了這般模樣!

啊,我年青的女郎!

妳該知道了我的前身?

妳該不嫌我黑奴鹵莽?

要我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壹樣的心腸。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棟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見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從重見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鄉,

我為我心愛的人兒

燃到了這般模樣!

詩人用擬物法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燒的“爐中煤”,又用擬人法把祖國比作“我心愛的”“年青的女郎”。全詩就建築在這壹組核心意象之上。“爐中煤”的意象具有豐富的審美意蘊:第壹,“爐中煤”的熊熊燃燒象征詩人願為祖國獻身的激情;第二,“爐中煤”黑色外表下“火壹樣的心腸”象征勞苦大眾“卑賤.”的地位和偉大的人格,“爐中煤”既指“小我”,也指“大我”——詩人所代言的勞動人民;第三,“爐中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棟梁”,“活埋在地底多年”以後終於“重見天光”,象征詩人不願庸碌壹生而渴望有所作為的願望,也象征勞苦大眾中潛藏的改造世界的巨大能量將要釋放出來。“女郎”這壹意象暗示詩人對祖國的愛有如情愛壹般熱烈,“年青”壹詞則暗示了祖國在五四革命時代裏充滿蓬勃向上的生機。郭沫若在《創造十年》裏說過:“五四以後的中國,在我的心目中就像壹位很蔥俊的有進取氣象的姑娘,她簡直就和我的愛人壹樣……《爐中煤》便是我對於她的戀歌。”這段話清楚地說明了本詩中比擬的意義和作用。

“爐中煤”這壹意象,熔物的特性、“我”的氣質和時代精神於壹爐;寫“煤”之燃燒,即抒“我”之激情,亦抒人民之情、時代之情。藝術形式與所抒情思十分和諧。從章法看,首節總述愛國之情和報國之誌,第二節側重抒愛國之情,第三節側重述報國之誌,末節與首節取復疊形式,前後呼應,將全詩推向高潮。從格式、韻律看,每節5行,每行音節大體均齊;壹、三、五行押韻,壹韻到底;而各節均以“啊,我年青的女郎”壹聲親切溫柔而又深情的呼喚起唱,造成回環往復的旋律美。詩情隨詩律跌宕起伏,韻味深長。

作者: 麒淵 2005-4-13 17:40 回復此發言

--------------------------------------------------------------------------------

4 回復:愛國詩歌鑒賞

聞壹多《太陽吟》(節選)

太陽啊——神速的金鳥——太陽!

讓我騎著妳每日繞行地球壹周,

也便能天天望見壹次家鄉!

聞壹多《太陽吟》(節選)

這是詩人在192—1925年赴美留學期間寫下的詩。詩人由於對祖國的熱切思念,竟產生出如此神奇瑰麗的想象。屈原《離騷》中有“駟玉虬以乘鷖兮,溘埃風余上征。朝發軔於蒼梧兮,夕余至乎懸圃”,古今浪漫主義詩歌裏的神奇想象壹脈相承。不過,屈原還只是想象駕著鳳凰鳥(“鷖’)在宇宙行車,而本詩的作者竟然要騎著太陽航行,其想象的大膽更超過了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