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詠柳的詩意

詠柳的詩意

詠柳的詩意

《詠柳》

作者:賀知章

原文: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註釋:

1、碧玉:碧綠色的玉。這裏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

2、妝:裝飾,打扮。

3、壹樹:滿樹。壹: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壹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壹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絳(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這裏指像絲帶壹樣的柳條。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詩意: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

輕柔的柳枝垂下來,

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

原來是那二月裏溫暖的春風,

它就像壹把靈巧的剪刀。

賞析:

首句寫樹,柳樹就像壹位經過梳妝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單單用碧玉來比有兩層意思:壹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發、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字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跡,南朝樂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時已成名句。還有南朝蕭繹《采蓮賦》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後來形成小家碧玉這個成語。碧玉妝成壹樹高就自然的把眼前這棵柳樹和那位古代質樸美麗的貧家少女聯系起來,而且聯想到她穿壹身嫩綠,楚楚動人,充滿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聯想到那垂垂下墜的柳葉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墜的綠色的絲織裙帶。中國是產絲大國,絲綢為天然纖維的皇後,向以端莊、華貴、飄逸著稱,那麽,這棵柳樹的風韻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綠絲絳繼續聯想,這些如絲絳的柳條似的細細的柳葉兒是誰剪裁出來的呢?先用壹問話句來贊美巧奪天工可以傳情的如眉的柳葉,最後壹答,是二月的春風姑娘用她那靈巧的纖纖玉手剪裁出這些嫩綠的葉兒,給大地披上新裝,給人們以春的信息。這兩句把比喻和設問結合起來,用擬人手法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穎別致,把春風孕育萬物形象地表現出來了,烘托無限的美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的結構獨具匠心,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到柳條,最後寫柳葉,由總到分,條序井然。在語言的運用上,既曉暢,又華美。

賀知章 詠柳

《詠柳》

作者:賀知章

碧玉妝成壹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註釋:

1、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本詩描寫的是垂柳。

2、碧玉:碧綠色的玉。這裏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

3、妝成:裝飾,打扮。

4、壹樹:滿樹。壹,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壹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壹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5、絳: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絳:形容壹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

6、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體分成若幹部分。

7、二月:農歷二月,正是初春時節。

8、似:好像,如同,似乎

譯文:

婀娜玉立的柳樹像精美的碧玉裝扮而成的妙齡少女,千絲萬縷的枝條像少女盛裝上垂掛下來的綠色絲帶。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原來是那如同剪刀壹樣的二月春風。

賞析:

這是壹首詠物小詩,詩人通過贊美柳樹,表達了內心深處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詩的前二句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是在集中筆墨描寫那高高的、亭亭玉立的、婀娜嫵媚飄逸的柳樹。

首句碧玉妝成壹樹高是從整體上寫柳樹,說高高的柳樹像是用碧玉妝扮起來的,用碧玉形容柳樹的晶瑩翠綠,突出了柳樹的色彩美。儼然妙齡少女,亭亭玉立,嫵媚婀娜,魅力無限。

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絳是在寫柳枝,詩人將垂掛披拂的柳枝比喻為少女盛裝垂掛的千萬條精美的絲帶,巧妙地寫出了柳樹的輕柔婀娜的盛裝之美。

在第三句中,詩人以疑問的形式巧妙地寫了柳葉兒。不知細葉誰裁出,從形態上突出了柳葉精巧細致勻稱的美。這壹句同時又與第四句構成壹種設問關系。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是詩人自問自答,這壹問壹答,再加上壹句形象化的比喻,將詩作由描寫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描寫春風。春風是大自然力量的象征,也是大自然創造力的象征。它既然能裁剪出細致勻稱碧綠的柳葉,自然也就能裁出嫩綠鮮紅的滿園春色,裁出繁花似錦的整個春天,這就為讀者想象江南千裏鶯啼綠映紅拂堤楊柳醉春煙那般萬紫千紅的爛漫春天提供了壹個豐富的想象空間。

從整體上看,詩的前二句詩分別描寫了柳樹的整體形象和千萬條垂掛的枝條,第三句在設問問題提出的同時,又有意無意地寫到均勻細致碧綠的柳葉,三個句子分別寫了柳樹的不同方面,句句有內容,筆筆有特點。另外,詩人還巧妙地運用了比喻的表現手法,詠唱了柳樹,贊美了春天,謳歌了春的活力和大自然的無限創造力。

詠柳的詩句

1、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2、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高鼎《村居》

3、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4、紅板橋空,濺裙人去,依舊曉風殘月。納蘭性德《淡黃柳詠柳》

5、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幹。曹雪芹《香菱詠月其二》

6、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武元衡《春興》

7、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柳永《少年遊長安古道馬遲遲》

8、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9、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

10、蘇小門前長短條,即漸迷行處。納蘭性德《蔔算子新柳》

11、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李白《蘇臺覽古》

12、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13、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渭城曲》

14、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李商隱《柳》

15、壹種可憐生,落日和煙雨。納蘭性德《蔔算子新柳》

16、關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盧照鄰《送二兄入蜀》

17、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王雱《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18、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溫庭筠《更漏子柳絲長》

19、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壹》

20、花光濃爛柳輕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歐陽修《別滁》

21、曉帶輕煙間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寇準《柳曉帶輕煙間杏花》

22、變調如聞楊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李頎《聽安萬善吹觱篥歌》

23、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溫庭筠《更漏子柳絲長》

24、童子柳陰眠正著,壹牛吃過柳陰西。楊萬裏《桑茶坑道中》

25、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程顥《郊行即事》

26、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淡碧月眉黃。姚燮《韓莊閘舟中七夕》

27、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裏堤。韋莊《臺城》

28、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絲拂岸斜。雍陶《天津橋望春》

29、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壹》

30、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王維《少年行四首》

31、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溫庭筠《利州南渡》

32、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賀知章《詠柳》

33、洞門高閣靄餘輝,桃李陰陰柳絮飛。王維《酬郭給事》

34、柳岸風來影漸疏,使君家似野人居。杜牧《齊安郡晚秋》

35、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於謙《觀書》

36、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陸遊《遊山西村》

37、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劉方平《代春怨》

38、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39、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陶淵明《歸園田居其壹》

40、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迷。韋莊《菩薩蠻洛陽城裏春光好》

41、漸新痕懸柳,淡彩穿花,依約破初暝。王沂孫《眉嫵新月》

42、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楊萬裏《閑居初夏午睡起》

43、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納蘭性德《臨江仙寒柳》

44、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溫庭筠《更漏子柳絲長》

45、壹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白居易《楊柳枝詞》

46、江幹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壹帶疏。王士禎《真州絕句》

47、東風柳陌長,閉月花房小。賀鑄《綠羅裙東風柳陌長》

48、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

49、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周邦彥《蘭陵王柳》

50、客思似楊柳,春風千萬條。王安石《壬辰寒食》

51、主父西遊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李賀《致酒行》

52、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王維《送沈子歸江東》

53、謾想薰風,柳絲千萬縷。王沂孫《齊天樂蟬》

54、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戴叔倫《蘭溪棹歌》

55、不信樓頭楊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謝枋得《蠶婦吟》

56、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韓翃《寒食》

57、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58、井底點燈深燭伊,***郎長行莫圍棋。溫庭筠《南歌子詞二首》

59、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賀鑄《芳心苦楊柳回塘》

60、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劉禹錫《楊柳枝》

61、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楊巨源《城東早春》

62、紅粉當壚弱柳垂,金花臘酒解酴醿。賈至《春思二首》

63、短篷南浦雨,疏柳斷橋煙。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64、壹上高城萬裏愁,蒹葭楊柳似汀洲。許渾《鹹陽城東樓》

65、旋撲珠簾過粉墻,輕於柳絮重於霜。李商隱《對雪二首》

66、清江壹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劉禹錫《楊柳枝》

67、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李煜《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68、亭亭畫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鄭文寶《柳枝詞》

69、記得綠羅裙,處處惟芳草。賀鑄《綠羅裙東風柳陌長》

70、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白居易《青門柳》

71、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辛棄疾《感皇恩滁州為範倅壽》

關於詠柳的詩句

1、門前行樂客,白馬嘶春色。牛嶠《菩薩蠻風簾燕舞鶯啼柳》

2、鏡約關情,琴心破睡。謝逸《踏莎行柳絮風輕》

3、春欲暮,殘絮盡,柳條空。歐陽炯《獻衷心見好花顏色》

4、罷垂綸,還酌醑,孤村遙指雲遮處。李珣《漁歌子柳垂絲》

5、憑將心事記回潮。張景祁《小重山幾點疏雅謄柳條》

6、留戀海棠顏色、過清明。張輯《南歌子柳戶朝雲濕》

7、無奈愁人把做、斷腸聲。張輯《南歌子柳戶朝雲濕》

8、春淡情濃半中酒。吳文英《夜遊宮春語鶯迷翠柳》

9、吳王故苑,柳裊煙斜。仲殊《柳梢青吳中》

10、幾點疏雅謄柳條。張景祁《小重山幾點疏雅謄柳條》

11、第壹是隋堤綠柳,不堪煙鎖。鄭燮《滿江紅思家》

12、杏花愁,鶯正語,畫樓東。顧敻《酒泉子楊柳舞風》

13、金溝禦水自西東,昨歲陳宮,今歲隋宮。夏完淳《壹剪梅詠柳》

14、寒壓重簾幔拕繡。吳文英《夜遊宮春語鶯迷翠柳》

15、笙歌未盡起橫流,鎖春愁。毛文錫《柳含煙隋堤柳》

16、春思重,曉妝遲。晏幾道《更漏子柳絲長》

17、青閨娟眼窺人過,翠染柔絲帶雨稠。朱栴《官橋柳色》

18、玉痕銷,似梅花,更清瘦。吳文英《夜遊宮春語鶯迷翠柳》

19、沽酒清陰時系馬,招涼短檻幾留題。許德溥《西橋柳色》

20、書角吹楊柳,金山險馬當。張玉娘《從軍行》

21、常隨寶鐙陪金勒,絕塞指揮萬馬嘶。俞益謨《中洲株柳》

22、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鶯。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23、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燈。柳宗元《送元暠師詩》

24、輕寒漠漠侵鴛被。謝逸《踏莎行柳絮風輕》

25、金鳳小簾開,臉波和恨來。牛嶠《菩薩蠻柳花飛處鶯聲急》

26、正千絲萬緒,難禁愁絕。高觀國《解連環柳》

27、梅似雪,柳如絲。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28、門外秋千,墻頭紅粉,深院誰家?仲殊《柳梢青吳中》

29、不憤錢塘蘇小小,引郎松下結同心。牛嶠《楊柳枝五首其二》

30、閑雲收盡,海光天影相接。朱敦儒《念奴嬌插天翠柳》

31、飛絮落花時候、壹登樓。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32、盡飄零、遊冶章臺客。納蘭性德《淡黃柳詠柳》

33、兩行疏柳,壹絲殘照,萬點鴉棲。劉基《眼兒媚秋思》

34、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李白《憶秦娥簫聲咽》

35、舊相思、偏供閑晝。吳文英《夜遊宮春語鶯迷翠柳》

36、冷空淡碧,帶翳柳輕雲,護花深霧。吳文英《掃花遊西湖寒食》

37、渠畔龍宮枕大堤,春風夾岸柳梢齊。許德溥《西橋柳色》

38、曲曲柳灣茅屋矮,掛魚罾。陳繼儒《浣溪沙初夏夜飲歸》

39、出墻花,當路柳。晏幾道《更漏子出墻花》

40、東風未放十分晴。張輯《南歌子柳戶朝雲濕》

41、西樓下,何處玉驄驕?酒醒又今宵。張景祁《小重山幾點疏雅謄柳條》

42、最憐京兆畫蛾眉,葉纖時。毛文錫《柳含煙章臺柳》

43、柳絮欲停風不住,杜鵑聲裏山無數。葛長庚《鳳棲梧綠暗紅稀春已暮》

44、惜別漫成良夜醉,解愁時有翠箋還。晏幾道《浣溪沙綠柳藏烏靜掩關》

45、煙隔斷、晴波遠岫。吳文英《夜遊宮春語鶯迷翠柳》

46、候館梅殘,溪橋柳細。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47、鴨爐香細瑣窗閑。晏幾道《浣溪沙綠柳藏烏靜掩關》

48、忘機鷗鷺立汀沙。吳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鴉》

49、驕總穿柳去,文艗挾春飛。趙溍《臨江仙西湖春泛》

50、乍削柳枝聊代劄,時窺雲影學裁衣。皎然《山居示靈澈上人》

51、酒醒霞散臉邊紅,夢回山蹙眉間翠。謝逸《踏莎行柳絮風輕》

52、纖軟風流,眉黛淺、三眠初歇。高觀國《解連環柳》

53、梅片作團飛,雨外柳絲金濕。雷應春《好事近梅片作團飛》

54、恨郎何處縱疏狂?長使含啼眉不展。顧敻《玉樓春柳映玉樓春日晚》

55、門外平橋連柳堤,歸來晚樹黃鶯啼。溫庭筠《春洲曲》

56、臺榭空蒙煙柳暗,白鳥銜魚欲舞。納蘭性德《摸魚兒午日雨眺》

57、日落謝家池館,柳絲金縷斷。韋莊《歸國遙春欲晚》

58、開從綠條上,散逐香風遠。劉禹錫《柳花詞三首》

59、更添蠟屐遊山興,為問平湖西復西。許德溥《西橋柳色》

60、萬馬不嘶,壹聲寒角,令行柳營。劉過《沁園春張路分秋閱》

61、長條短葉翠濛濛,才過西風,又過東風。夏完淳《壹剪梅詠柳》

62、柳邊絲雨燕歸遲,花外小樓簾影靜。吳翌鳳《玉樓春空園數日無芳信》

63、十年舊約斷瓊簫。張景祁《小重山幾點疏雅謄柳條》

64、澄波淡淡芙蓉發,綠岸參參楊柳垂。孟浩然《高陽池送朱二》

65、二月東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殘。辛棄疾《江神子送元濟之歸豫章》

66、章臺柳,近垂旒,低拂往來冠蓋。毛文錫《柳含煙章臺柳》

67、憑欄幹,窺細浪,雨蕭蕭。溫庭筠《酒泉子花映柳條》

68、柳絲長,桃葉小。晏幾道《更漏子柳絲長》

69、直與路邊江畔別,免被離人攀折。毛文錫《柳含煙章臺柳》

70、錦屏寂寞思無窮,還是不知消息。顧敻《酒泉子楊柳舞風》

71、山潑黛,水挼藍,翠相攙。黃庭堅《訴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72、塞垣多少思歸客,留著長條贈遠遊。朱栴《官橋柳色》

73、今朝翦柳,東風送客,功名近也。吳文英《水龍吟送萬信州》

74、花陰月,柳梢鶯。晏幾道《愁倚闌令花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