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是我國文學史上第壹個偉大詩人屈原的作品,他采用民歌形式,創造出壹種新的文學體裁--“騷體”。打破了“詩經”以四言體為主的格式,以六言體為主,形式較為自由。故詩人又稱“騷客”。
《樂府詩》,漢武帝為制定樂譜,收集民間歌曲而設立掌管音樂的機構--樂府。
在東漢時期,除樂府民歌外,五言詩興起,到魏晉南北朝得到進壹步的發展。有代表性的詩人有曹操父子、陶淵明、謝靈運等。
詩歌到了唐代,就成為古代文學的黃金時代,《全唐詩》收有2300多詩人所作的近5萬首詩作。
《唐詩》發展分為:初唐、盛唐和晚唐三個階段。
初唐:多為歌功頌德的應制詩(應科舉考試),故詩壇綺麗,內容空虛,王駱盧楊被譽為初唐四傑。
盛唐:即開元、天寶年代,詩歌發展達到了高峰。形成古典詩歌黃金時代。著明的詩人有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維等。到了唐朝中葉,以白居易為首的新樂府運動,提倡詩歌“為事而作”。歌唱民間疾苦,形成了新的新風。著名詩人除白居易外,還有劉禹錫、李賀、杜牧、李商隱、孟郊和賈島等。
晚唐:因連年戰亂,經濟衰退,詩歌隨之衰落。
《宋詞》在晚唐隨著唐詩的衰落,詞逐漸興起,到宋代發展到鼎盛時期。
宋初:詞沿唐末五代的綺麗風氣,柳永開始擺脫綺麗風氣,蘇軾開始從內容上豐富起來。
宋詞:分為兩派,繼承了現實主義的傳統。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晏殊、歐陽修、晏幾道。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蘇軾、辛棄疾。宋詞的重要作者還有王安石、張遊、範達成、楊萬裏、李清照等。
元代:詩歌不景氣,既無傑出的作品也無傑出的作家。
明代:是民間詩歌發展的繁盛時期。
清代:詩詞則出現新的繁榮局面,代表人物有:錢謙益、顧炎武、陳維崧、朱熹(康熙年間)雍正、乾隆盛世的代表有沈德潛、袁本文。清末在詩詞方面有傑出成就者為龔自珍、舒位、項鴻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