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是指讀了壹本書,壹篇文章,壹段話,幾句名言,壹段音樂,然後將得到的感受和啟示寫成的文章叫做讀後感。下面是我整理的讀《行路難》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行路難》有感 篇1垂釣碧溪上:傳說呂尚未遇周文王時,曾在溪垂釣。
乘舟夢日邊:傳說壹尹見湯以前,夢乘舟過日月之邊。
以“行路難”比喻世道險阻,抒寫了詩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時,產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憤情緒;但他並未因此而放棄遠大的政治理想,盼著有壹天會施展自己的報負,表現了對人生前途樂觀豪邁的氣概,充滿了積極的情感。
每個人都會有突如其來的挫折災難,令人意想不到地突然出現。它會使妳頭頂的人、陽光泯沒在黑壓壓的雲層裏,接踵而來的狂風暴雨打敗了壹些人,也磨練出了壹些人。被打敗的人永遠活在烏雲的陰影下;那些沒被打敗的人最終在災難的磨練下,戰勝了困難,找到了屬於自己,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壹方陽光。
我們不能在災難面前垂下頭顱,要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後。
還記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倫凱勒吧!她是壹個殘疾人,聽力視力全部失去,但她卻畢業於哈弗大學!
創造這壹奇跡全靠她那不屈不撓的心。他接受住了生命的挑戰,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在黑暗中找到人生中光明的出口;又用自己的雙手伸向全世界,去幫助那些貧苦的人。
我們擁有比她更好的條件,那麽大的困難她也受的住,我們也同樣能接受得住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堅信美好前景終將到來,無論有多少困難,在他面前都是浮雲。這是壹種怎樣高尚的品質!
讓我們揚起自信之帆,在人生路上長風破浪。
讀《行路難》有感 篇2培根曾經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而我認為讀史詩使人感慨,感慨那段歷史,感慨那個作詩的人,感慨那首詩。
壹直喜歡李白,喜歡他那獨有的灑脫與難以琢磨的飄逸,也壹直把他看作仙人,認為他只有那不落凡世的傲氣與才情。不曾想仕途的挫折也會影響了他,仙人也會煩惱!
那是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李白因小人讒言被唐玄宗免去翰林官職,憤然離開京城長安時寫的,那時他的心中定有不平:光明磊落才是君子所為,背後中傷算什麽?他的心定有悲憤:我的才華為什麽無人發現?朝中為什麽多是小人把權?我用才華鋪就的路為什麽盡是坎坷?他的心中也定有煩惱:我的價值什麽時候才能實現?我註定只能孤芳自賞嗎?於是他憤然落筆: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悲憤過、不平過、煩惱過,他仍是開朗:今天我享受著金樽美酒、玉盤珍羞;明天我將長風破浪,揚帆起航!
讀過了詩,我心中亦是慨嘆:李白是仙人亦是人,他可以獨自對酒當歌感受人世幾何但亦要感受舉杯消愁愁更愁。每個人也是這樣,生命中有難以忘懷的快樂,也難免刻骨斷腸的悲傷。人生漫漫,有失有得。
夜深,人靜,筆停。
長嘆
太白詩人,妳雖以長睡千年,但妳的精神仍然千古傳頌,以上只是我對千年之前您生活的領會,您看,給個高分,可否?
讀《行路難》有感 篇3在中學時,我便學習過這首詩歌,當時就曾被李白的情感描述所感染,如今再次朗讀,仍能有新的理解。
李白被稱作詩仙,“仙”本應是灑脫飄逸,懷揣不落凡塵的才華與性情雲遊四方,但這首詩告訴我,他也是有煩惱,仕途不順也會影響到他。《行路難·其壹》這首詩歌為李白被逼離開京城時所作。作為壹名擁有絕世才華的人,李白和其他才子壹樣,擁有遠大的抱負,可小人的讒言擊碎了李白的夢想,他只能離開京城。朋友為他餞行,本應嗜酒的李白,金樽清酒卻不能引起嗜酒的李白的註意,此刻李白是憤懣的,但他拔劍四顧仍不想放棄,想到呂尚、伊尹由微賤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李白又充滿信心,他突破抑郁的牢籠,唱出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自己的誌向總有壹天會實現,自己要掛起船帆繼續航行。
李白在自己事業的巔峰突然跌落,巨大的落差對他打擊很大,同時李白的心路歷程是躊躇復雜的,他想要放棄,卻心有不甘,小人讒言阻攔著他,可前人先例激勵了他,他最終振作起來,如此反復回旋,但終究維持了自己的初心。李白是灑脫的,他樂觀自信同時又頑強。不管結果如何,他不會後悔。現在,作為壹名醫學生的我,在這裏體會甚多。當我選擇成為壹名醫學生的時候,成為壹名優秀的醫學的誌向便印在我心中,有人說醫學是枯燥的,學習的過程也是有難度的,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會有過惆悵,對自己的質疑,但想到當初我為什麽選擇成為壹名醫學生,為了能夠為他人消除病痛,盡自己所學保護周圍的人,我就感覺現在努力克服困難是值得的。
在此之外,筆者還有壹點感悟,在這首詩歌表達了詩人自己懷才不遇的不滿同時也展現了當時君主聽信小人讒言的錯誤。在平時,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存在類似的流言蜚語,我們不能被這些遮蔽雙眼,不能人雲亦雲。
讀《行路難》,我們不知要理解李白的處境,理解他的心情,也應從李白身上學習到他的自信,樂觀,通過強大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們終會“乘風破浪”。
讀《行路難》有感 篇4李白的詩,多是含有浪漫主義的詩風。可這篇行路難,卻是描寫了世路艱難,充滿著政治上遭遇挫折後的抑郁不平之感。
這篇詩,乃是詩人在遭受讒毀,初離長安南下時寫的壹組詩(***三首)中的第壹首。詩的前四句寫出了朋友對李白的深厚友情,不惜花下重金,為李白餞行。而之後卻是寫人生路上的艱辛與無奈,整首詩形成了鮮明而又強烈的比對。
我覺得這首詩,不光是寫事,更是壹種道理。或許“在家千日好,出門壹日難”就是這首詩的真實寫照吧!朋友是永遠的,他為了自己不會去吝惜那壹點點的錢財,這樣的人才是好朋友吧!
當走出被友情,親情包圍的圓圈,迎來的只是凜冽的苦風而已,這些風風雨雨或許是道路上的磨礪,但也會是阻礙成長的困惑。當沒有了朋友的勸告,當只能用自己的感覺去做事的時候,這又是多麽的無奈。
偉大的詩人李白,所描述的並不只是“行路”,那更是做人!在羽毛尚未豐滿的時候,脫離友愛,親情的懷抱,後面的日子是多麽的艱苦啊!也許,在那時,詩人所期望的不是榮華富貴,而只是壹句關心的話語吧。當挫折和困難來襲,萬千寶物都不如壹句問候,壹雙拉起自己的雙手,因為那不光是“情”更是鼓勵和對激進啊!
讀《行路難》有感 篇5選擇自信樂觀地活著,帶著理想與抱負!太白,妳教會了我自信。
精美的酒杯盛上美酒壹鬥價值上萬錢,精美的食具裝滿珍貴的菜肴價值也上萬錢。停下酒杯、放下筷子,妳難以下咽,拔出寶劍四下張望,心情更加沈重,無所適從。想過黃河,寒冰堵塞了河道,想上太行山,山上已覆滿了大雪,閑下來正想效仿姜太公在水邊垂釣,忽然又像伊尹壹樣夢到自己乘船坐在太陽邊上。行路難,行路難,這麽多岔路口,妳要走的在哪裏?妳堅信乘風破浪的時候壹定會到來,那時妳將高高揚起征帆遠渡蒼茫的大海。這是《行路難》,這是妳的思想的真實寫照!
妳應召入京本欲實現自己“使寰區大定、海縣壹清”的政治理想,卻不但宏願難伸,反被奸佞讒毀,終於被迫自請離京。我知道,妳對朝廷的昏暗和仕途艱難深懷悲憤,但妳卻用自信來演繹生命中的另壹種姿態,樂觀地對自己的才能充滿自信,對理想和前途滿懷希望,妳的誌向是“願乘長風,破萬裏浪。”於是妳寫下了《行路難》。從中我似乎看到了妳政治失意後失望與希望、抑郁與追求仿徨與自信的影子。是的,妳失望、妳抑郁、妳仿徨,但妳選擇了希望、追求、自信。妳要繼續前進,去追求、去探尋,不能退縮。
於是,妳在黑暗的朝廷裏抗爭,尋找實現抱負的機會,浸染著絕望中的希望,有時妳會感到置身於無邊際荒原的寂寞。作為歷史的過客,妳堅定地跋涉。“前進,前進,不能停留”是耳畔響起的召喚。妳休驗了百味人生,在宿命裏懷著些許的隱忍,但妳沒有仿徨,沒有停息。因為妳是不憚於人生的,因為妳對自己的才能,對理想和前途充滿自信,因為妳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持雲帆濟滄海!”
落世孤寂,妳有堅定未央,有盡忠無盡。“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是啊,這麽多岔路口,妳要走的路在哪裏?妳自信有遠大前程卻被奸佞讒毀,妳憤懣,妳失望,妳仿徨,妳抑郁,但最終妳選擇了用自信去笑對人生。因為妳知道,只有堅定自信,人生的目標才不會太遠。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妳繼續向前,去追逐屬於自己的前程和政治報復;妳繼續中跋涉,只為自己的遠大誌向。妳抗爭,妳尋找,即使走過荊棘,會有刻骨銘心的苦難經歷,但絕不能放棄。
妳的自信,飛舞著,在歲月輪回裏。妳選擇自信地活著,帶著理想和抱負,妳對前程充滿自信,寫下了《行路難》。
《行路難》再現了往日的妳,我學會了自信。
讀《行路難》有感 篇6在所有的詩人裏面,我最喜歡的當屬詩仙李白了。而李白的詩中,我最喜歡的'非《行路難》莫屬。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這首詩前兩句的意思是指李白吃不下飯的情景,第壹句“金樽清酒鬥十千”,金樽指的是金子裝飾的杯子,而清酒則是壹種十分名貴的酒,因為當時農家釀的酒都是濁酒,清酒是提純過的,十分名貴,所以後面說了壹鬥酒要十千金。玉盤指的是玉做的盤子,珍饈從字面上就能看出是佳肴美食的意思,後面說“直萬錢”,可以看出李白當時吃的飯菜是多麽珍貴。但是如此珍貴的飯菜,李白卻“停杯投箸不能食”,毫無食欲品嘗它,這裏就能看出李白的心情是多麽苦悶了。有時候我感冒或者心情不好也會不想吃飯,我總是感覺心裏悶悶的,像壓了壹塊大石頭,我想李白當時也是這種心情吧!
“拔劍四顧心茫然”到“將登太行雪滿山”指的是李白想要遠行卻因為天氣原因被迫停止。但是後面幾句突然畫風壹變,“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這裏壹般人可能以為李白是去劃船了,或者做夢夢見太陽了,其實是李白引用“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故事”以及伊尹在被商湯提拔為宰相之前,自己夢見了太陽和月亮,這裏李白把伊尹比作自己。李白這種在困難中保持樂觀的心態,總是令我十分佩服。要在逆境中保持良好的心態,那又是多麽不容易的事情!
最後兩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則有李白祝福自己壹帆風順的意義,也被後人用來祝福即將遠行的親朋好友。
當我心情不好或者遇到困難時,我的心裏就會浮現出這首詩,當我輕輕吟誦過之後,心情就會舒暢了。這就是唐詩的魅力啊!
讀《行路難》有感 篇7李白,是唐朝壹位著名詩人,作下無數首詩,其中《行路難》這首詩是他被逐出長安時所寫。
行路難的前兩句是“金樽清灑鬥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這兩句詩的意思是金杯裏的酒,壹鬥價格十千;盤中盛的菜肴,收萬錢。我卻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劍環顧四周,心中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想渡河,冰塊卻堵塞了大川。要登太行,風雪早早封山了。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這壹首詩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卻抱有遠大的誌向,理想。整首詩的字裏行間都體現著李白氣概豪邁,反應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汙濁。難的並不是他的“行路”,而是往後的日子。這也讓我明白,日後不會壹帆風順,我們要有壹個良好的心態,準備好去迎接未來的風風雨雨!
讀《行路難》有感 篇8行路難(其壹)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清晨。
立在小舟上,背著手,任風將襞須吹散,將衣袍向後拉拽。壹株幼柳被壹栽橫生惡樹逼得彎了腰,壹頭秀發終日浸在水中。觸景傷情,我不禁抽搐了壹下。忍不住的淚沿頰滑落,染濕了髭髯,浸潤了回憶。
被唐玄宗召去任職翰林的那天我激動無比,以為自己真的能像張良、管仲、諸葛亮等歷史才人為國家建功立業,與他們以建國功臣的名號相提並論,被後人歌頌。可是,皇帝賞識的是我的文學才華,我的政治能力卻不受重視。在朝上待久了,我也看到了宮中的現狀——奸臣無數,廉官寥寥無幾。因為我當官後為了讓皇帝關註到自己,好獻身推動唐國發展,所以寫了幾篇文章,沒想到轟動壹時,玄宗也頗為賞識,但是“奸臣頭頭”卻看不下去了——害怕我威脅到他們的地位,於是千方百計地排擠、“暗算”我。未等到唐王重用,我就被“賜金放還”了。我不禁仰天長嘆,為何天下世事如此?
來踐行的好友為我擺了滿滿壹院桌席,上面用金杯盛著的美酒壹鬥能抵十千;玉盤裝著的珍饈美味價值萬錢。放下酒杯,將筷子拋去,因為自己吃不下。抽劍亂舞,環顧四周,心中茫然。啊!想渡過黃河卻被早已結冰的水阻擋;想登上太行山可是山上白雪皚皚,難以前行。像子牙壹樣在碧溪水上垂釣,閑待東山再起;又想像伊尹夢見自己乘船經過太陽旁邊。世間道難走,人生路難行!這麽多關,這麽多口,這麽多岐路,我該向南向北?但我相信,總有壹天我定會乘著長風破開萬浪,高高掛起雲帆勇敢的橫渡江海;也同樣相信那株小柳會挺起胸膛,將柳花灑向更遠、更廣闊的地方。
日落了,殘陽似血,將壹盞酒壹飲而盡,搖搖晃晃,晃向彼岸。
讀《行路難》有感 篇9在那個門第決定仕途的年代,鮑照懷著壹腔的熱情,卻只能“酌酒以自寬”,面對黑暗的官場,他苦於人生不得誌,卻只能吟出“心非木石豈能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我憐惜地看著鮑照那張抑郁的臉,鮑照啊,妳為什麽不能身在人叢中,活在人叢外,讓自己尋壹片凈土安心呢?
誠然,能夠施展抱負是我們壹生的追求,這種追求在將士們的心中是“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情壯誌,在老百姓口中是“男兒有誌在四方”的期待,然而,當這種理想的追求受到外界因素的阻礙時,我們不如放壹放自己的熱血,讓那顆因怨氣而浮躁的心安定下來。佛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果心有了安放的地方,與人相交,便能達到“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境界,心有了安放的地方,才能“笑看窗外雲卷雲舒”,坦然面對人生的變化莫測,心有了安放的地方,才能少些精神折磨,多點沈靜的氣味。
有人說,這種安心等價於甘於平庸,對成功人士而言,想要的,就必須不停地跋涉,去爭取,去流血,那麽,請妳去問問著名的形象邏輯學教授——金嶽霖先生吧。這個被稱為“蔑視人類這種動物”的人不僅以學術著稱,還因與林徽因的壹段真情而打動人心。“英雄難過美人關”,按常理,他應該為自己無法得到林徽因而哀怨,但他沒有。金先生能夠守住道德,不做非分之想。也許他追求的只是壹種美的形式,而無暇其他。而我們呢,或許也應是追求壹種理想的形式,即使有再多世俗的人或物的誘惑,也撼不動心靈的根基,我自有壹份從容淡定。
縱然我出身貧寒,不能考取功名,但我可以求性情之所適所安,順興趣之所近所至,何苦“舉杯斷絕歌路難”呢?倘若能放下名利,便也能讓自己的心越到中心越淡薄,越到邊緣越濃厚,做到這樣,即使身在人窩裏,也能活在人群之外,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