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椿鯤的詩句

關於椿鯤的詩句

1. 求大魚海棠彩蛋關於椿湫的那個古文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海底有木,其名為椿,椿之心,不知湫之所愛也,海上有風,其名為湫,湫懷願,護椿壹生平安也,樁去湫來,海棠花開,椿償鯤命, 誰還湫情,本該椿花湫月,奈何北冥有魚…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千裏也。

南生海棠,起名為椿, 椿存夢,夢執鯤之翼,天涯海角,中有人,其為湫,湫戀椿,願以身之血肉成其二人眷屬。世間比翼不易,且行且珍惜,從此以後,三千年為椿 妳說妳欠鯤壹條命 妳得還清欠他的 卻不知道妳欠湫的 遠不止壹條命 妳說妳要送鯤回家 他的妹妹妳說妳欠鯤壹條命,妳得還清欠他的,卻不知妳欠湫,不止壹條命。

妳說妳要送鯤回家,他的妹妹還在等他,卻不知道湫沒有父母,天不怕地不怕,唯獨怕妳受苦。他愛妳,為妳忍受痛苦,而妳卻愛上壹條大魚。

他為了幫妳找鯤,跳進臭水溝,和鼠婆跳舞,冰天雪地將妳和鯤帶回家,毫不猶豫的用壹條命換回妳的半條命,法力不足還為妳強行開啟海天之門。妳的眼裏只有鯤,而他只有妳。

妳何時在意過他,他對妳很好,他後悔那夜沒有緊緊抱住妳,從未後悔過為妳所做的壹切。他也想送走鯤後和妳壹起生活,可是他不能,因為他為妳,付出的不僅是壹條生命,還有靈婆那永恒的孤獨,他將妳和鯤壹起送到人間,因為他愛妳,所以成全妳,哪怕是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2. 椿償鯤命,誰還湫情

這首詩中椿、鯤等都來自《莊子逍遙遊》。但題主這句話是國漫電影《大魚海棠》的壹個總結。

椿擅自拯救鯤違背自然的法則,遭到了父母和村子的人反對。天氣異常詭異,大雨連綿不斷,洪水也隨之而來,全村的人都在抓鯤。在湫的幫助下,椿帶著鯤壹次又壹次的躲過追查。湫的愛意顯露,可椿始終將他當作哥哥壹般。我始終記得湫默默的幫她所做的壹切,可是椿的心思壹直都在鯤的身上,湫身為天神,背叛了所有的神靈去愛她, 為她忍受壹切痛苦,帶給她歡樂。湫得知了椿為了救鯤獻出了自己壹半的壽命以後,他毅然決然地去找靈婆,用他整個的生命來換回椿的壽命。是啊,湫壹直保護著椿,最後鯤要回到人類世界去了,湫知道椿喜歡鯤,想要跟鯤去人類世界,湫便犧牲了自己的性命,化身為人間的風雨陪伴她左右。

整部電影都在講述椿為了報答鯤的救命之恩,可是誰又來償還湫的清呢?

妳遇見壹個人,犯了壹個錯,妳想要彌補,想要還清,到最後才發現,妳根本無力回天。

這壹句的意思便是:椿為鯤獻出了生命,那誰來償還湫的情誼。本來椿和湫是壹對,哪知道冒出壹條魚(鯤)。

3. 古詩詞中的“鯤”

鯤(kūn):本指魚卵,這裏借表大魚之名。

壹鵬在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最早的當屬《莊子》。莊周在其《莊子-逍遙遊》中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水擊 三千裏,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莊周用汪洋恣肆、氣勢磅礴的筆調,寫出了壹只怎樣的巨鳥啊!且不說太平洋能否容得下鯤,那由鯤“化而為鳥”的鵬,壹旦飛將起來,那地球看起來豈不就是壹枚小小的鳥蛋了?本篇是《莊子》的代表篇目之壹,充滿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說理於寓言和生動的比喻中,形成獨特的風格。

“逍遙遊”也是莊子哲學思想的壹個重要方面。全篇壹再闡述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

在莊子的眼裏,客觀現實中的壹事壹物,包括人類本身都是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這就沒有絕對的自由,要想無所依憑就得無己。因而他希望壹切順乎自然,超脫於現實,否定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壹切作用,把人類的生活與萬物的生存混為壹體;提倡不滯於物,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

原文北冥有魚①,其名為鯤②。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③。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④,其翼若垂天之雲⑤。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⑥。

南冥者,天池也⑦。齊諧者⑧,誌怪者也⑨。

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裏⑩,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野馬也(13),塵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16)?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覆杯水於坳堂之上(17),則芥為之舟(18);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裏則風斯在下矣(19)。

而後乃今培風(20),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21),而後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笑之曰(22):“我決起而飛(23),搶榆枋(24),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萬裏而南為(26)?”適莽蒼者(27),三飡而反(28),腹猶果然(29);適百裏者,宿舂糧(30);適千裏者,三月聚糧。

之二蟲又何知(31)?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靈者(35),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36),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37)。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38),眾人匹之(39),不亦悲乎?湯之問棘也是已(40):“窮發之北有冥海者(41),天池也。

有魚焉,其廣數千裏,未有知其修者(42),其名曰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43),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裏(44),絕雲氣(45),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46):'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47),翺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48)。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49)。

故夫知效壹官(50)、行比壹鄉(51)、德合壹君、而徵壹國者(52),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53)。

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54),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55),定乎內外之分(56),辯乎榮辱之境(57),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58)。

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禦風而行(59),泠然善也(60),旬有五日而後反(61)。

彼於致福者(62),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63)。

若夫乘天地之正(64),而禦六氣之辯(65),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66)?故曰:至人無己(67),神人無功(68),聖人無名(69)。鯤(kūn):本指魚卵,這裏借表大魚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