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現代詩的發展方向?

現代詩的發展方向?

時下,許多人對中國詩歌的現狀大為不滿,且慣於把現代詩同唐詩宋詞作比較,更有甚者認為“中國詩歌已經死了”。如何看待中國詩歌的現狀,中國詩歌到底何去何從,還能不能再次輝煌燦爛?草根詩人晗暉就此采訪了某雜誌常務副主編王先生。

詩人: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目前中國詩歌已走入低谷,如何才能讓詩歌走出低谷,健康發展?

王主編:我認為,詩歌只是壹種文學載體,只有詩人找到敏感點,使之心靈產生***振,才能寫出好的作品,“悲憤出詩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災區牽動著億萬人民的心,壹些詩人抓住大眾的敏感點,寫出了壹些很不錯的詩,出現了“汶川詩歌井噴”現象。如今,詩歌已從大眾轉向了特定人群或象牙塔,詩人更加註重示愛、抒發感懷、撫慰心靈的描寫。至於詩歌如何走出低谷,我覺得國家沒必要去重視或提倡,發生大的變革或有重大的事件發生,自然會出現壹些好的詩歌。

詩人:有人說,現在每個人都是詩人,都可以寫現代詩,您對現代詩有何看法?

王主編:現代詩的出現,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現在關心詩歌、喜歡詩歌的人,大都是精神敏感的人,關註生活意義與價值的人,他們試圖從詩歌中尋找靈魂的家園。我不認為每個人都是詩人,像“梨花體”那種不叫詩,充其量是順口溜而已,作者和讀者之間很難產生***鳴、***振,更達不到詩的高度和境界。眾所周知,詩歌是凝練的藝術,要寫出壹首好詩,不僅對大家***鳴、敏感的事物要有很深入的把握,而且語言要做到言簡意賅。

詩人:如何在繼承古體詩精髓的情況下,發展好現代詩,使之健康發展?

王主編:古體詩是壹個高峰,寫得確實很好,特別是對節奏、意境和心靈敏感點的把握。大家覺得古體詩很好,並不等於古體詩都很好,大家看到的是經受歲月洗禮流傳下來的精品。現代詩也有經典,像郭沫若、艾青等老壹輩詩人的詩。大家覺得現代詩不好,是因為現代社會價值多元化,人們的關註點多元化,詩人很難把握敏感點。另外跟時代浮躁等因素也有關。現代詩跟古體詩是壹脈相承的,要發展現代詩,詩人可以借鑒古詩的韻律,這種借鑒不是刻意的,更多的是對其靈魂的傳承。

詩人:結合古體詩,請您談談現代詩的發展趨勢與未來?

王主編:壹個時代有壹個時代的文學,發展現代詩要準確把握兩點。壹是準確把握傳統文化的靈魂。如宋詩傳承了唐詩的靈魂發展壯大起來,但又自具特色。二是準確把握社會大變革人們心靈、靈魂的***振點。只有找到心靈感動的地方,才能寫出感動大家的詩歌。對於國家而言,順其自然就好,有大變革則然會出好詩人。值得壹提的是,當今歌很繁榮,詩人不能不關註歌的發展,那些深受人們喜愛的歌,歌詞本身就是壹首很好的詩。詩、歌本應壹體,詩人可通過歌的形式將詩流傳下去。

現代社會是壹個價值多元化的社會,人們的關註點也多元化,大家覺得“詩歌死了”,是因為人們的關註點多元化所致,並不是說現代詩沒有精品。中國詩歌要想發展進步,就必須與時俱進,隨著時代的發展改變自身的形式和內容,調整自己的位置和發展方向,這樣才會吸引更多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