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田園詩在詩歌中的價值何在?字數盡量多點兒,

田園詩在詩歌中的價值何在?字數盡量多點兒,

陶淵明的田園詩,在人讀來初覺平淡,再詠則有“平中蘊奇、枯木茂秀”之感,詩人對於語言文字的提煉運用達到了很高的造詣,他把自己對自然和田園生活的熱愛之情融入到詩作之中,使人讀之仿佛身臨其境,在自然恬靜的田園中漫步壹樣,給人無窮的遐想,正所謂“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如《飲酒》之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意言。” 這是悠然自得、怡然自樂的鄉村生活的寫照,透過文字我們看到“面山結廬、抱膝吟歌、采菊觀日、笑傲風月”的隱者形象。靜謐的山林與倦飛的鳥兒與詩人問答,這時作者的心境不是用語言所能描述的。詩人不願與世俗同流,極力向往自然和田園生活的願望也可表現壹斑。同時也可以看出詩人對於事物的表現手法和意境的延伸是非同尋常的,寥寥數字將人對生活的態度、對自然的熱愛、對事物的描寫、對世事的鄙視,表現得壹覽無余。這也是陶公詩作壹種特有的風格。 陶詩不僅開拓了田園詩這壹詩歌題材的新天地,而且在田園詩的藝術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的詩是壹種新的開創,將日常生活詩化,在日常生活中發現重要的意義和久而彌淳的詩味,在他以前屈原、曹操、曹植、阮籍、陸機等都著重於關於國家政治的題材,陶著重寫普普通通的生活,用家常話寫常事,寫得詩意盎然。 陶淵明將自己的所有才華和精力都傾註到田園詩的創作上,取得了無可倫比的成就,壹下子便將田園詩推向了峰巔。清人沈德潛說:“陶詩胸次浩然,其中壹段淵深樸茂不可到處。唐人祖述者,王右承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閑遠,儲太祝有其樸實,韋左司有其沖和,柳義曹有峻潔,皆學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可見唐代田園詩人各自從陶淵明的田園詩中吸取了某壹方面的長處,而不能從整體上超越陶淵明。 陶淵明的田園詩在今天,仍有不可替代的審美價值,倍受現代人關註。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傑出的詩人,他的詩歌以田園生活為題材,開創了田園詩歌新的藝術境界,使田園詩歌在唐宋以後成為詩歌的重要內容。陶詩沿襲魏晉詩歌的古樸傷風而進入更純更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將自然提升為壹種美的至境,他創造了中國詩歌意境中壹種新的,美的類型,壹種意韻極為醇厚而又樸實無華的沖淡美,這壹切的取得與其豐富的人生體驗分不開的,如果沒有田園生活的體驗也寫不出這些廣為傳誦的田園詩,從而使陶詩在中國文學史上奠定了不朽的地位。 陶的思想基本上是儒家的,但後來也壹定程度上受了道家的影響。他少有濟時之誌,後屢遭挫折又放棄了這種理想,但能堅持誌節,不肯隨俗浮沈。可惜他終於“委運乘化,”要順應天命,對世事持消積不問的態度。他歸田以後,參加了壹部分生產勞動,跟農民平等相處,這是他思想進步的壹面,對於他的文學成就起了很大的作用。

采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