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單經典古代詩歌
憫農二首·其壹
李紳〔唐代〕
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譯文
春天播種下壹粒種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獲很多的糧食。
天下沒有壹塊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種田的農夫餓死。
註釋
憫:憐憫。這裏有同情的意思。詩壹作《古風二首》。這兩首詩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谷類。
秋收:壹作“秋成”。子:指糧食顆粒。
四海:指全國。閑田:沒有耕種的田。
猶:仍然。
2.簡單經典古代詩歌
敕勒歌
樂府詩集〔南北朝〕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壹
陰山腳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與大地相連,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壹般。
藍天下的草原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吹到草低處,有壹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譯文二
遼闊的敕勒平原,就在陰山腳下。
天空如氈制的圓頂大帳篷,籠罩著草原的四面八方。
天空是青蒼蔚藍的顏色,草原無邊無際,壹片茫茫。風兒吹過,牧草低伏,顯露出原來隱沒於草叢中的眾多牛羊。
註釋
《敕勒歌》:敕勒(chìlè):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壹帶。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現在的山西、內蒙壹帶。北魏時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壹帶稱為敕勒川。
陰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北部。
穹廬(qióng lú):用氈布搭成的帳篷,即蒙古包。
籠蓋四野(yě,舊讀yǎ):籠蓋,另有版本作“籠罩”(洪邁《容齋隨筆》卷壹和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壹);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蒼蒼:青色。蒼,青。
天蒼蒼:天藍藍的。
茫茫:遼闊無邊的樣子。
見(xiàn):同“現”,顯露。
3.簡單經典古代詩歌
畫雞
唐寅〔明代〕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裁壹作:戴)
平生不敢輕言語,壹叫千門萬戶開。
譯文
它頭上的紅色冠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身披雪白的羽毛雄赳赳地走來。
壹生之中它從來不敢輕易鳴叫,但是它叫的時候,千家萬戶的門都打開。
註釋
裁:裁剪,這裏是制作的意思。
將:助詞,用在動詞和來、去等表示趨向的補語之間。
平生:平素,平常。
輕:隨便,輕易。
言語:這裏指啼鳴,喻指說話,發表意見。
壹:壹旦。
千門萬戶:指眾多的人家。
4.簡單經典古代詩歌
關雎
佚名〔先秦〕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譯文
關關和鳴的雎鳩,棲息在河中的小洲。賢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參差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兩邊摘取。賢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卻沒法得到,日日夜夜總思念她。綿綿不斷的思念,叫人翻來覆去難入睡。
參差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兩邊摘取。賢良美好的女子,彈琴鼓瑟來親近她。
參差不齊的荇菜,在船的左右兩邊去挑選它。賢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鐘鼓來取悅她。
註釋
關關:象聲詞,雌雄二鳥相互應和的叫聲。
雎鳩(jū jiū):壹種水鳥,壹般認為就是魚鷹,傳說它們雌雄形影不離。
洲:水中的陸地。
窈窕(yǎo tiǎo)淑女:賢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體態美好的樣子。窈,深邃,喻女子心靈美;窕,幽美,喻女子儀表美。淑,好,善良。
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參差:長短不齊的樣子。
荇(xìng)菜:壹種可食的水草。
左右流之:時而向左、時而向右地擇取荇菜。這裏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隱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求取。之:指荇菜。
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覺。寐,入睡。又,馬瑞辰《毛詩傳箋註通釋》說:“寤寐,猶夢寐。”也可通。
思服:思念。服,想。《毛傳》:“服,思之也。”
悠哉(yōu zāi)悠哉:思念之情綿綿不盡,思念深長的樣子。悠,憂思的樣子。這句是說思念綿綿不斷。悠,感思。見《爾雅·釋詁》郭璞註。哉,語氣助詞。悠哉悠哉,猶言“想念呀,想念呀”。
輾轉反側:翻覆不能入眠。輾,古字作展。展轉,即反側。反側,猶翻覆。
琴瑟友之:彈琴鼓瑟來親近她。琴、瑟,皆弦樂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動詞,此處有親近之意。這句說,用琴瑟來親近“淑女”。
芼(mào):挑選。
鐘鼓樂之:用鐘奏樂來使她快樂。樂,使動用法,使……快樂。
5.簡單經典古代詩歌
江南
漢樂府〔兩漢〕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譯文
江南又到了適宜采蓮的季節了,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招展。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不停的嬉戲玩耍。
壹會兒在這兒,壹會兒又忽然遊到了那兒,說不清究竟是在東邊,還是在西邊,還是在南邊,還是在北邊。
註釋
漢樂府:原是漢初采詩制樂的官署,後來又專指漢代的樂府詩。漢惠帝時,有樂府令壹官,可能當時已設有樂府。武帝時樂府規模擴大,成為壹個專設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會、宴饗時的音樂,兼管采集民間歌謠,以供統治者觀風察俗,了解民情厚薄。這些采集來的歌謠和其他經樂府配曲入樂的詩歌即被後人稱為樂府詩。
田田:荷葉茂盛的樣子。
可:在這裏有“適宜”、“正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