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勤勞勞動的詩句 1.有關“辛勤勞動”的詩句
1、《鋤禾》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江上漁者》北宋範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壹葉舟,出沒風波裏。
3、《蠶婦》北宋張俞
昨日入城市, 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蠶人。
4、《憫農 》唐李紳
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5、《農家望晴》唐雍裕之
嘗聞秦地西風雨,為問西風早晚回。 白發老農如鶴立,麥場高處望雲開。
2.描寫辛勤勞動的詩句有哪些
1.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農》
2.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擊壤歌》
3. 晨星裏荒匯,戴月荷鋤歸。《歸園田居·其三》
4.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5.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觀刈麥》
6. 刺繡五彩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小至》
《鄉村四月》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
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
《過山農家》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3.形容孩子勤奮詩句有哪些
1.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2.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韓愈
3.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壹日曝十日寒。
4.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 ——韓愈
5.人壹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禮記》
6.富貴本無根,盡從勤裏得。 ——馮夢龍
7.千淘萬浪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 ——劉禹錫
8.盛年不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9.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
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1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11.不經壹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12.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秦漢前儒家經典)
14.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民生在勤。 ----張少成
15.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老聃 引自《老子·道德經》
16.騏驥壹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況 引自《荀子,勸學》
17.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4.描寫古人辛勤勞動的古詩
觀刈麥 時為盩厔縣尉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憫 農 李 紳 春 種 壹 粒 粟, 秋 收 萬 顆 子。 四 海 無 閑 田, 農 夫 猶 餓 死。
白居易的《賣炭翁》,代表作。 賣炭翁, 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 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 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壹尺雪, 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 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 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 回車叱牛牽向北。 壹車炭,千余斤, 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壹丈綾, 系向牛頭充炭直。 (希望對妳有用)。
5.有關勞動的詩句
唐代詩人李紳可謂把勞動者的勤苦寫到了極至,他的那首《憫農》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全詩生動刻畫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依然在田裏勞作,那壹滴滴汗珠灑在灼熱土地上的情景。明代馮夢龍有詩雲:“富貴本無根,盡從勤裏得。”告訴人們所有的富貴榮華,無不是從艱苦的勞動中創造出來的。除此之外,無論是劉禹錫的“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還是鄭遨的“壹粒紅稻飯,幾滴牛頷血。”都在告誡我們,要懂得尊重勞動人民,並珍惜那來之不易的勞動果實。唐太宗李世民在這方面做出了表率,他這樣教育太子:“朕壹食,便念稼穡之艱難;朕壹衣,則思紡織之辛苦。”意思是說,我每逢穿衣吃飯,都會感念耕種的農民和織女的艱辛。
生命因勞動而美麗,美麗因勤勞而精彩。宋代範成大在《四時田園雜興》中如此描述農民通宵打稻的情景:“笑歌聲裏輕雷動,壹夜連枷響到明。”寫出了農民收獲的歡樂和勞動的愉快。而他在自己的另壹首同題詩裏有雲:“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又把那種男耘田,女織麻,孩童也學種瓜等幾幅饒有意趣的農家生產小景描繪得淋漓盡致。李白壹生寫詩無數,流傳下來的就有近千首。他有壹首題為《秋浦歌·爐火照天地》的詩:“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這是壹首正面描寫和歌頌冶煉工人的詩歌,在我國浩如煙海的古典詩歌中較為罕見,因而極為可貴。透過短短二十個字,我們不難感受冶煉工人的辛苦以及作者在字裏行間對他們的贊美之情。
五月,是麥收的農忙時節。熟透的小麥紮煞著麥芒,猶如壹片金色的海洋,微風壹吹,沙啦啦作響。白居易在他那首著名的《觀刈麥》中這樣寫道:“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描寫了婦女領著小孩往田裏去,給正在割麥的青壯年送飯送水的情景。而勤勞的青壯年農民在南岡麥田低著頭割麥,腳下暑氣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經累得筋疲力盡還不覺得炎熱,只是珍惜夏天晝長能夠多幹點農活。贊同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