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面不寒楊柳風上壹句:沾衣欲濕杏花雨。
出處:該句出自《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是南宋僧人誌南創作的壹首七言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譯文:我在高大的古樹陰下拴好了小船;拄著拐杖,走過小橋,恣意欣賞這美麗的春光。絲絲細雨,淋不濕我的衣衫;它飄灑在艷麗的杏花上,使花兒更加燦爛。陣陣微風,吹著我的臉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動著嫩綠細長的柳條,格外輕_。
賞析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這首小詩寫詩人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遊的樂趣,詩前兩句敘事,次兩句通過自己的感覺來寫景物。誌南這首詩既有細微的描寫,又有對春天整個的感受,充滿喜悅之情。詩寫景凝練,意蘊豐富,讀來使人如聞似見。
誌南這首詩,語語清淳,從容不迫,在寫景時充分註意了春天帶給人的勃勃生機,富有情趣,所以為崇尚理趣的朱熹所贊賞。
朱自清春吹面不寒楊柳風
出自現代散文家朱自清的《春》,原文:“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妳。風裏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裏醞釀。
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擴展資料:
在該篇“貯滿詩意”的“春的贊歌”中,事實上飽含了作家特定時期的思想情緒、對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現了作家骨子裏的傳統文化積澱和他對自由境界的向往。1927年之後的朱自清,始終在尋覓著、營造著壹個靈魂深處的理想世界——夢的世界。
用以安放他“頗不寧靜”的拳拳之心,抵禦外面世界的紛擾,使他在幽閉的書齋中“獨善其身”並成就他的治學。《春》描寫、謳歌了壹個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靈世界的壹種逼真寫照。
吹面不寒楊柳風上壹句是什麽
上壹句是:沾衣欲濕杏花雨。意思是:杏花時節的蒙蒙細雨,像故意要沾濕我的衣裳似的下個不停。
出處:誌南〔宋代〕《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原文: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譯文:
把小船停放拴在岸邊的古木樹蔭下;拄著拐杖走過橋的東邊恣意觀賞這春光。
杏花時節的蒙蒙細雨,像故意要沾濕我的衣裳似的下個不停;吹拂著臉龐的微風已感覺不到寒意,嫩綠的柳條隨風舞動,格外輕_。
擴展資料:
賞析:
第壹句“古木陰中系短篷”。古木,老樹。陰,樹蔭。系,拴。短篷,有篷的小船。意思說:我在壹棵老樹蔭下拴住小船。它告訴我們,作者是乘船出來春遊的。而且這個地方有樹有水,是個好去處。古木成蔭,又乘帶篷的船,暗示了春來天暖,並會有風雨。
第二句“杖藜扶我過橋東”。杖藜,藜杖,藜是壹種草,莖很堅硬,用它作的拐杖。“杖藜扶我”,實際是“我扶杖藜”。說藜杖扶著我,將杖擬人化,突出了藜杖的作用及我同藜杖間的感情。意思說:我扶著藜杖來到小橋東面。這句寫作者下了船,又扶杖步行,表明作者雖然年紀老了,但遊興很濃。其實在乘船途中,他已經在欣賞春天美景了,現在又徒步遊賞,可見春天景色的迷人。
吹面不寒楊柳風什麽意思
意思是:迎面而來拂動楊柳的風輕吹在臉上,沒有絲毫寒意。
這句話出自《宋詩紀事》卷九三,是南宋僧人誌南創作的詩詞。全詩為: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譯文:把小船系在參天古樹的深陰裏,我攜了藜做的手杖,它扶持著我走到橋東。二月裏杏花開放季節裏的蒙蒙細雨沾了衣裳,似濕非濕,迎面而來拂動楊柳的風輕吹在臉上,沒有絲毫寒意。
擴展資料
這首小詩,寫詩人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遊的樂趣。詩人拄杖春遊,卻說"杖藜扶我",是將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壹位可以依賴的遊伴,默默無言地扶人前行,給人以親切感,安全感,使這位老和尚遊興大漲,欣欣然通過小橋,壹路向東。
吹面不寒楊柳風的全詩
吹面不寒楊柳風全詩
《絕句》
作者:僧誌南
原文: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註釋:
1、短篷:小船。篷是船帆。船的代稱。
2、杖藜:藜杖的倒文。藜是壹年生草本植物,莖桿直立,長老了可做拐杖。
詩意:
在岸邊參天古木的綠蔭下系上了小船,然後,壹個人拄著拐仗,慢慢走過小橋,欣賞橋東的春色。在這陽春三月,在這杏花盛開的時節,綿綿的細雨好像故意要打濕我的衣裳似的,下個不停;那撲面而來的徐徐春風,也洋溢著溫馨與柔情,還有融融的醉意。
賞析:
這首小詩寫的是詩人在春日和風細雨中拄杖春遊的感受和樂趣。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在這兩句詩中,詩人明明是自己拄著拐杖出去春遊,卻偏說是杖藜扶我去橋東觀賞春色,個人以為這不僅僅是簡單地將杖藜人格化了那麽簡單,此時,從詩人後兩句所表現的情趣看,詩人雖然是壹個人出行,但並沒有點孤獨落寞的感覺,杖藜仿佛成了壹位可以令詩人依賴的和可以與之同賞醉人春色的郊遊伴侶,與詩人且遊且行,教人讀著讀著眼前仿佛就出現了壹位老者,手扶拐杖,在古木參天的綠蔭之中迷上了短蓬小船,然後欣欣然、慢悠悠地過了小橋,向那春色的深處走去了。還有壹點,在這裏,橋東未必就是詩人要去遊賞的春色佳處,但是從古至今,在文人筆下東往往寓有春的意思,或者說可以叫春的同義詞。朱自清《春》之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的東風實際就是指的春風。詩人以杖藜扶我過橋東來寫春遊之去向,或許就有此意。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是這首詩的精彩之筆,為歷代經久傳誦而不衰。杏花雨,杏花時節的蒙蒙細雨;楊柳風,楊柳抽芽吐綠時的和風。這樣說比直接說細雨、和風更顯得有美感,更富於畫意。楊柳枝隨風蕩漾,給人以春風生自楊柳的感覺。沾衣欲濕,用衣裳似濕未濕來形容初春細雨似有若無;吹面不寒,用春風吹到臉上不絕的寒冷形容春風的和煦、輕柔、溫馨,更見得體察之精微,描模之細膩。試想詩人扶杖東行,壹路紅杏鬧春,楊柳拂風,細雨沾衣,似濕而不見濕,和風迎面吹來,不覺有壹絲兒寒意,這是多麽令人愜意的春遊啊!寫出了詩人對春天的由衷贊美和獨特的感受。
春城無處不飛花全詩
春城無處不飛花全詩
《寒食》
作者:韓_
原文: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註釋:
1.寒食:每年冬至以後的壹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節的前兩天為寒食節。據左傳所載,晉文公火燒森林求介之推,沒想到他卻抱著大樹活活被燒死,晉國人為了悼念他,每年的這壹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2.禦柳:皇帝禦花園裏的柳樹。
3.傳蠟燭:雖然寒食節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賜可以點蠟燭。
4.五侯:後漢桓帝在壹天之中封了五個得寵的宦官為侯,世稱五侯。
詩意:
春天,長安城處處飄飛著落花;寒食節,東風把禦園柳枝斜。黃昏時,宮中傳出禦賜的燭火,輕煙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賞析:
據孟_《本事詩》記載:德宗時制誥缺乏人才,中書省提名請求禦批,德宗批復說:與韓_,當時有兩個韓_,於是中書省又以兩人的名字同時進呈。
德宗便批與寫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韓_。這雖是壹段佳話,但足見《寒食》這首詩的廣泛流傳和受到的賞識。
這是壹首諷刺詩,但詩人的筆法巧妙含蓄。從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繪了壹幅寒食節長安城內富於濃郁情味的風俗畫。實際上,透過字裏行間可感受到作者懷著強烈的不滿,對當時權勢顯赫、作威作福的宦官進行了深刻的諷刺。中唐以後,幾任昏君都寵幸宦官,以致他們的權勢很大,敗壞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對此都極為憤慨。本詩正是因此而發。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這兩句描寫春日長安城花開柳拂的景色。無處指花開既多又廣、飛花寫花開的盛況,時值春日,長安城到處是飛花柳絮,壹派繽紛絢爛的景象。東風指春風,禦柳斜是狀摹宮苑楊柳在春風吹拂下的搖擺姿態。斜字用得妙,生動地寫出了柳枝的搖曳之神。這是寒食節京城的白天景色。景色由大而小,由全城而入宮苑。下面接著寫宮苑傍晚的景象。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是寫天黑時分,宮苑裏傳送著壹支支由皇帝恩賜給宦官的蠟燭。蠟燭燃燒通明,升騰起淡淡的煙霧,裊裊娜娜地縈繞在宦官家,到處彌漫著威福恩加的氣勢!使人如見他們那種炙手可熱、得意洋洋的驕橫神態。在封建習俗的統治下,不要說全城百姓,就連那些不是寵臣的朝官之家,在禁止煙火的寒食之夜,恐怕也都是漆黑壹片。
唯獨這些宦官之家,燭火通明,煙霧繚繞。由壹斑而見全豹,僅此壹點,足見這些宦官平日如何弄權倚勢,欺壓賢良。作者在這裏僅用兩句詩,寫了壹件傳蠟燭的事情,就對皇帝的厚待親信宦官,宦官的可惡可憎的面目暴露無遺,達到了辛辣諷刺的目的。
不破樓蘭終不還全詩
不破樓蘭終不還全詩
《從軍行七首其四》
作者:王昌齡
原文: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註釋:
1、青海:青海湖
2、穿:磨穿
3、樓蘭:漢西域國家。元封三年歸漢,位於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若羌縣境內。這裏指侵擾西北地區的敵人。
詩意:
青海湖上的綿延雲彩使雪山短,壹座城池遙望著玉門關。身經百戰,黃沙穿破了金甲,不攻破樓蘭城堅決不回家。
賞析:
唐代邊塞詩的讀者,往往因為詩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雜舉、空間懸隔而感到困惑。懷疑作者不諳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為之解者亦有之。這首詩就有這種情形。
前兩句提到三個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橫亙廷伸的祁連山脈。青海與玉關東西相距數千裏,卻同在壹幅畫面上出現,於是對這兩句就有種種不同的解說。有的說,上句是向前極目,下句是回望故鄉。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關在後,則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鄉該是玉門關西的西域,那不是漢兵,倒成胡兵了。另壹說,次句即孤城玉門關遙望之倒文,而遙望的對象則是青海長雲暗雪山,這裏存在兩種誤解:壹是把遙望解為遙看,二是把對西北邊陲地區的概括描寫誤解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見,而前壹種誤解即因後壹種誤解而生。壹、二兩句,不妨設想成次第展現的廣闊地域的畫面:青海湖上空,長雲彌漫;湖的北面,橫亙著綿廷千裏的隱隱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壹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千裏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鬥的典型環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的壹個鳥瞰,壹個概括。至於特別提及青海與玉關的原因,這跟當時民族之間戰爭的態勢有關。唐代西、北方的強敵,壹是吐蕃,壹是突厥。河西節度使的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壹鎮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禦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青海地區,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的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突厥的勢力範圍。所以這兩句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畫面上出現青海與玉關。與其說,這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說這是將士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畫面。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復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註,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裏。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意思是說:從邊塞孤城上遠遠望去,從青海湖經祁連山到玉門關這壹道邊境防線。上空密布陰雲,烽煙滾滾,銀光皚皚的雪山頓顯暗淡無光。這裏既描繪出了邊塞防線的景色,也渲染了戰爭將至的緊張氣氛,飽含著蒼涼悲壯的情調。這兩句詩是壹個倒裝句,使詩歌畫面的色彩頓時突現,同時,從地理學的角度講,站在孤城之上,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玉門關、祁連山和青海湖這三點相聯的千裏邊防線的,這裏壹個遙望及其所提領的空間距離遙遠的三地呈現於同壹幅畫面,既是想象、誇張的手法使之視通萬裏,又突現了戍邊將士那全局在胸、重任在肩的歷史責任感。
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二句,對戍邊將士的戰鬥生活與胸懷襟抱作了集中概括的表現和抒寫。意思是說,在荒涼的沙漠裏,戰鬥繁多,將士身經百戰,連身上的鐵盔鐵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邊患還沒有肅清,就決不解甲還鄉。唐代西方的勁敵主要是吐蕃和突厥。青海湖畔,是唐王朝政府軍與吐蕃貴族軍隊多次交戰、激烈爭奪的邊防前線;而玉門關壹帶,則西臨突厥,這壹帶也是烽煙不絕、激戰連年。黃沙百戰穿金甲就是這種戰鬥生活的強有力的概括。這是概括力極強的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於此七字中概括無遺。其中,黃沙二字既是實景,渲染出了邊塞戰場的典型環境,又道出了邊庭之荒涼蕭瑟;百戰二字,形象地說明了將士戍邊的時間之漫長、邊塞戰鬥之頻繁;而穿金甲三字,則渲染了戰鬥之艱苦、激烈,也說明將士為保家衛國曾付出了多麽慘重的代價,乃至犧牲。但是,金甲易損,生命可拋,戍邊壯士報國的意誌卻不會減。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他們內心激情的直接表白。這裏化用了樓蘭的典故。漢代樓蘭國王與匈奴勾結,屢次攔截殺害漢朝出使西域的使臣。公元前77年,大將軍霍光派平樂監傅介子前往樓蘭,智取樓蘭國王之首級勝利歸來,掃除了絲綢之路上的壹個障礙。這裏借指吐蕃和突厥貴族的當權者。詩中所寫的將士,並無久戰思歸的厭戰情緒,為了_衛家國的安全,他們置個人利益於不顧,毅然地表示在大敵當前要繼續奮戰到底。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擲地有聲、鏗鏘有力的七個字,就成功地塑造了壹批不畏艱苦、不怕犧牲、心靈壯美的英雄群像,使人倍感詩境闊大,感情悲壯。壹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之間,有轉折,二句形成鮮明對照。黃沙句盡管寫出了戰爭的艱苦,但整個形象給人的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而不是低沈傷感的。因此末句並非嗟嘆歸家無日,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爭的艱苦、長期的基礎上所發出的更堅定、深沈的誓言。
這首詩的基調是悲壯蒼涼的,這與詩中色彩的巧妙運用大有關系。
青海長雲暗雪山,波光粼粼的青海湖,澄碧若翠;皚皚的雪山,如銀蟒漫舞;陰雲飛湧,墨色頓至。這裏,青、黑、白三色齊湧畫面,構成了壹幅層次分明的丹青國畫。在這幅國畫中,詩人不僅充分發揮了色彩的對比作用,而且更突出了光線明暗的作用。雪山的銀輝,向人們呈現出壹種潔白純凈的美,而長雲之後的壹個暗字淩空壹筆又塗上了淡黑色,使畫面由明暗對照構成了陰沈的戰爭氛圍和蒼涼的境界。王昌齡能夠將色和光交織起來,用暗色弱光來渲染冷色的蒼涼感,因而,這裏的色彩光線已不僅僅是自然景物的屬性,色彩光線的描寫也不只是起美化畫面的作用,它們已融入了豐富的感受和情緒,色彩實際上已從形象的屬性上升為獨立的形象了。青海長雲暗雪山壹句,實際上是采用以色彩傳情的寫法,達成情景交融的佳句。
詩人準確把握戍邊將士躍動的心律,又賦之以恰當的色彩和光線,使詩歌藝術畫面的氣象恢宏開闊,情調悲涼壯美,意境深邃高遠,鮮明地體現出生活在盛唐時代人們所***有的精神特征。
盛唐優秀邊塞詩的壹個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誌的同時,並不回避戰爭的艱苦,此篇就是壹個顯例。可以說,三四兩句這種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正需要有壹二兩句那種含蘊豐富的大處落墨的環境描寫。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壹,是王昌齡絕句的壹個突出優點,這在此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
劉禹錫楊柳枝詞·塞北梅花羌笛吹
《楊柳枝詞塞北梅花羌笛吹》
作者:劉禹錫
原文: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賞析:
劉禹錫的樂府小章《楊柳枝詞》,壹***有九首,這是其中的第壹首,可說是這組詩的序曲,鮮明地表現了他在文學創作上的革新精神。
首句梅花,指漢樂府橫吹曲中的《梅花落》曲,用笛子吹奏,其曲調流行後世,南朝以至唐代文人鮑照、吳均、徐陵、盧照鄰、沈_期等都有《梅花落》歌詞,內容都與梅花有關。這句意思說,起源於塞北的《梅花落》是用笛子吹奏的樂曲。
次句講的是《楚辭》中的《招隱士》篇。相傳西漢淮南王劉安門客小山之徒作《招隱士》篇來表現對屈原的哀悼。《招隱士》首句雲,桂樹叢生兮山之幽,下文又兩處有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之句,所以劉禹錫詩中以桂樹指代《招隱士》篇。《招隱士》雖然篇章短小,但情辭悱惻動人,為後代所傳誦。篇中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兩句尤為後世文人所賞愛,樂府雜曲歌辭有《王孫遊》曲,南齊謝_與王融、唐崔國輔均有歌詞,即從此兩句衍化出來。次句意思是說,《招隱士》是淮南小山的歌詞。《梅花落》曲原出塞北,歌詠梅花,《招隱士》出自淮南王門下,屢屢詠及桂樹,它們與《楊柳枝詞》都以樹木為歌詠對象,在內容上有相通的地方,所以劉禹錫拿它們來與《楊柳枝詞》相比。
《梅花落》、《招隱士》雖是產生於西漢的作品,但長久流傳後世,到唐朝仍為人們所吟唱傳誦。唐代文士不但寫《梅花落》、《王孫遊》樂府古題詩,而且在其他篇什中也常詠及這兩個作品。如李白詩雲: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落梅花即指奏《梅花落》曲。王維詩雲: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即化用《招隱士》句意。這都可以說明這兩個作品在唐代的影響。
劉禹錫固然也重視這兩個作品的歷史地位和長遠影響,但他本著文學必須創新的原則,向時人提出: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指出:《梅花落》、《招隱士》這兩個作品畢竟是前朝之曲,不要再奏了,現在還是聽他改舊翻新的《楊柳枝詞》吧。《折楊柳》原來也是樂府舊曲。樂府橫吹曲中有《折楊柳》曲,鼓角橫吹曲中有《折楊柳歌辭》、《折楊柳枝詞》,相和歌辭中有《折楊柳行》,清商曲辭中有《月節折楊柳歌》,其歌辭大抵是漢魏六朝的作品,都用五言古體來抒寫。唐代不少文人所作《楊柳枝詞》,從白居易、劉禹錫以至晚唐的李商隱、溫庭筠、薛能等的許多作品,卻都用七言近體的七絕形式來寫作,雖然內容仍詠楊柳或與楊柳有關的事物,在形式上確是翻新了。唐人常用絕句配樂演唱,七絕尤多。《樂府詩集》都編入近代曲辭,表明它們是隋唐時代的新曲調。
劉禹錫晚年與白居易唱和酬答,白居易有《楊柳枝》組詩八首,其第壹首雲:《六麽》《水調》家家唱,《白雪》《梅花》處處吹。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劉禹錫的《楊柳枝》組詩九首,就是與白居易唱和之作,因此首篇塞北梅花壹章,在構思、造語上都非常接近。比較起來,劉的請君莫奏二句比白的古歌舊曲二句,語言更為精警動人,因而贏得更多讀者的喜愛。這兩句詩,不僅概括了詩人的創作精神,而且那些致力於推陳出新的人們,也都可以借用它們來抒發自己的胸懷,因此可說含蘊豐富,饒有啟發意義。
此篇上下兩聯都接近對偶,每聯意思都對稱,詞語則是大部分對稱,於大體整齊勻稱中顯出流動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