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詩歌為什麽我的眼中常含淚水

詩歌為什麽我的眼中常含淚水

詩歌為什麽我的眼中常含淚水介紹如下:

這是壹首詩歌,出自艾青《我愛這土地》。這句話是文末的結束語,表達了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奉獻精神。這句話用了設問的句式,增強了語氣,加強了感情,升華了主題。原文如下:

艾青《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壹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裏面。

為什麽我的眼裏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沈……

賞析:

作者通過描述自己生活在祖國的這塊土地上,痛苦多於歡樂,心中郁結著過多的“悲憤”、“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然而,這畢竟是生他養他的祖國,即使為她痛苦到死,也不願意離開這土地——“死了”以後連“羽毛”也要“腐爛在土地裏面”。表達了作者壹種刻骨銘心、至死不渝的最偉大、最深沈的愛國主義感情。

擴展資料:

這首詩以“假如”開頭,這個頭開得突兀、新奇,有凝神沈思之感。詩中的“鳥”是泛指,是***名,它不像歷代詩人所反復詠唱的杜鵑、鷓鴣那樣,稍壹點染,即具有壹種天然的特殊的情味和意蘊,而是全靠作者在無所依傍的情況下作出新的藝術追求。

再則,詩中特地亮出“嘶啞的喉嚨”,也和古典詩詞中棲枝的黃鶯、啼血的杜鵑、沖天的白鷺等大異其趣,它純粹是抗戰初期悲壯的時代氛圍對於作者的影響所致,同時也是這位“悲哀的詩人”所具有的特殊氣質和個性的深情流露。

詩的首句集中展現了作者對土地的壹片赤誠之愛。在個體生命的短暫、渺小與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恒之間,作者為了表達自己對土地最真摯、深沈的愛,把自己想像成“壹只鳥”,永遠不知疲倦地圍繞著祖國大地飛翔。

全詩表現出壹種“憂郁”的感情特色,這種“憂郁”是對災難深重的祖國愛得深沈的內在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自民族的苦難,因而格外動人。這裏有深刻的憂患意識,有博大的歷史襟懷,有濃烈的愛國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