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小多才學,平生誌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出自宋代汪洙的《神童詩》。
2.眉頭無壹事,筆下有千年。出自宋代邵定的《山中》。
3.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出自唐代杜甫的《寄李太白二十韻》。
4.平生懶著書,書成亦快余.驚風日夜吼,隨處足安居。出自明代李贄《續焚書》。
5.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出自《易·系辭下》 。
6.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出自出自《易·系辭上》。
1.自小多才學,平生誌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譯文:從小有很多才能和學識,不甘落後,壹直有達到壹定目的的決心和勇氣,別人懷裏雖有上好的寶劍,但是我的筆如同別人寶劍壹樣厲害。
2.眉頭無壹事,筆下有千年。
譯文:也就是不管春去冬來,都怡然處身大自然的懷抱裏,壹切都不放在心上,於是,潛心著述時,就可以達到「筆下有千年」的境界。
3.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譯文:落筆時風雨之震驚,詩成後鬼神為之哭泣。
4.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
譯文:上古時代沒有文字,人們結繩記事,治理天下。後來有傑出的人物發明了文字,於是人們不再結繩記事,而是換為寫字。不過那時候沒有紙張,文字是用刀刻在陶器上或是龜甲獸骨上。官員們用文字來治理政事,百姓們用文字來知曉事理。
5.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譯文:黃河出“圖”,洛水出“書”,“聖人”依此作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