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由中國詩歌改編的外國歌曲(還是歌劇啊我也不記得了……)今年的青歌賽有壹天有這個問題。

由中國詩歌改編的外國歌曲(還是歌劇啊我也不記得了……)今年的青歌賽有壹天有這個問題。

意大利歌劇《圖蘭朵特》選了很多中國民歌。中國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隨著這部歌劇經典的流傳而在海外飄得更廣。

《Turandot(圖蘭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賈科莫·普契尼根據童話劇改編的三幕歌劇。為人民講述了壹個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國傳奇故事。圖蘭朵的故事始見於17世紀波斯無名氏的東方故事集《壹千零壹夜》《圖蘭朵》,意大利劇作家卡羅·哥茲(Carlo Gozzi)於1762年把它寫成劇本。之後德國詩人席勒在哥茲劇本上翻譯並加以改編的圖蘭朵是其名作。因為講的中國的故事,肯定有很多中國民歌了。

《茉莉花》自古以來流行全國,有各種各樣的變種,但以流行於江淮、江南壹帶的壹首傳播最廣,最具代表性。她旋律委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通過贊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現了男女間淳樸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出版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中,就刊載了它的歌詞,可見其產生流傳年代的久遠。 十八世紀末年,有個外國人將她的曲調記了下來,歌詞用意譯的英文和漢語拼音並列表示。後來,又有個叫約翰·貝羅的英國人來華,擔任英國第壹任駐華大使的秘書。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國遊記》。也許在他眼裏《茉莉花》是中國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譜刊載了出來,於是這首歌遂成為以出版物形式傳向海外的第壹首中國民歌,開始在歐洲和南美等地流傳開來。 1924年,世界著名歌劇大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癥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劇《圖蘭多特》的初稿後逝世。該劇以中國元朝為背景,虛構了壹位美麗而冷酷的公主圖蘭多特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調作為該劇的主要音樂素材之壹,將它的原曲改編成女聲合唱,加上劇中的角色全都穿著元朝服飾,這樣就使壹個完全由洋人編寫和表演的中國故事,有了中國的色彩和風味。1926年,該劇在意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從此,中國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隨著這部歌劇經典的流傳而在海外飄得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