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大明王朝:胡宗憲抗倭有功,為什麽最終還是難逃壹死?

大明王朝:胡宗憲抗倭有功,為什麽最終還是難逃壹死?

抗倭有功,但倭寇已除,他就離死不遠了:

劇中最後壹次提到胡宗憲,是在倒嚴之後,嚴嵩最後壹次見嘉靖帝時,其中他遞給嘉靖帝壹份名單,並講到:

“有些人當遭天譴,有些人萬望皇上保全!”

而在這份名單上,排在第壹位的赫然是曾經的得意門生,支撐東南剿倭大業的胡宗憲。劇中演到胡宗憲病退後結束,實際上他的命運並沒有止步於此,在嚴世蕃、羅龍文等人被抄家之時,胡宗憲也被牽連。

嘉靖帝四十四年十壹月,也就是劇中海瑞進京四個月後,大家都在分抄沒嚴黨的錢之時,胡宗憲在獄中自殺,留下壹行詩句:

“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

壹、

胡宗憲,在劇中的表現堪稱完美,他壹開始任浙直總督兼浙江巡撫,是兩京十三省最大的封疆大吏。

身為嚴黨骨幹,又深受嘉靖帝和嚴嵩重視,甚至連對立面的清流派對其評價也頗高,甚至朝廷上下形成***識:

“朝廷不可壹日無東南,東南不可壹日無胡宗憲!”

下面我們就分析壹下,頂級謀士胡宗憲,是如何壹步步被逼上絕路的,他是否有破解之道?

壹切事情的根源就在於嘉靖朝的財政危機,危機的始作俑者是嘉靖帝,由於他的揮霍無度,加上嚴黨的貪汙,導致國庫空虛。清流派盯著虧空不放,嚴世蕃又壹個勁地往嘉靖帝頭上扯,幾方平衡之後,嚴嵩提出了“改稻為桑”的國策。

用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此項政策絕對是好政策,只要落實得當,是完全可以緩解財政危機的。

胡宗憲是沒有權限制定政策,但是他卻是國策的真正執行者。他所在的七山二水壹分田的浙江,是不可能在壹年之內順利推行改稻為桑國策,況且桑樹長成也不是壹年就夠的。

為什麽說溝通很重要,這裏就有體現,嚴世蕃壹個勁地催促,裕王又派了壹個譚倫過來搗亂。導致胡宗憲提出的暫緩執行“改稻為桑”的奏疏,在嚴世蕃看來他是在改庭換面。嚴黨不信任他,譚倫又壹個勁拉攏他,連嘉靖帝也懷疑他是黨爭之人。

二、

封疆大吏態度模棱兩可,底下的人就開始有小動作,這才有了屬下瞞著胡宗憲玩了壹次“毀堤淹田”。

嚴黨這邊是想方設法逼老百姓就範,而清流派那裏卻在拍手叫好,想以此作為扳倒嚴黨的工具,甚至希望浙江越亂越好。

胡宗憲在賑災現場說了壹句話:

“幾百萬生民,千秋之罪啊!”

此時胡宗憲最難,作為浙直總督,第壹把手,必然要為此次人禍負責。如果不能當機立斷,朝廷內部嚴黨跟清流派就會拿著浙江百姓當籌碼,互掐起來。黨爭壹起,天下大亂,浙江又在受災,倭寇又蠢蠢欲動,東南不保,大明朝不保……

於是胡宗憲揮淚斬了杭州知府馬寧遠,以及建德和淳安兩個縣令,再加上太監李玄,他們四個成了黨爭下的第壹批炮灰。

胡宗憲第壹次進京匯報,掩蓋了“毀堤淹田”的真相,自己承擔了所有責任,並辭掉了浙江巡撫職務,成功避免了第壹次黨爭。

胡宗憲離開京城全心全意去抗倭,嘉靖帝跟呂芳有壹段對話,其實評價胡宗憲到底是壹個什麽人時,呂芳用媳婦來概括:

“上面有公婆要孝順,中間有丈夫也得顧著,底下還有那麽多兒女要操勞。辛苦命,兩頭不討好。”

這句話也揭示了,胡宗憲既沒有全力推行“改稻為桑”,得罪嚴世蕃;又沒有讓“毀堤淹田”大白天下,也讓裕王等人不滿意,由此他陷入了孤軍奮戰的境地,兩頭不討好!

三、

胡宗憲非常清楚,自己要想破局,前提就是浙江百姓能保住,如果百姓都保不住,東南也就不會再要胡宗憲。

胡宗憲明知道戶部不會借給他糧,但仍然不死心,硬借壹番,果然徐階和高拱暗示無糧可借。張居正更過分,甚至說出了這樣的話:

“幹脆讓浙江亂起來,就當做我大明朝身上爛了壹塊肉,這塊肉壹爛,嚴黨這個膿瘡,就到了該擠的時候了。”

走投無路之下,胡宗憲只身前往江蘇,向昔日好友兼應天巡撫趙貞吉借糧。趙貞吉也算實誠,明確告訴胡宗憲,別說壹百船,就是二百船江蘇也拿得出,但是時局不允許,兩頭的人也不讓。

“浙江不死人,這件事就完不了,死壹萬個人是個數字,死十萬人,百萬人也是個數字!”

如果真到了那壹步,嚴嵩不留胡宗憲、裕王不要胡宗憲、嘉靖帝也得砍了胡宗憲。萬般無奈之下,胡宗憲通過戰事之時的臨時調撥權,硬是從趙貞吉那裏借了軍糧。

時局已經爛到根了,嚴黨和清流派都以浙江百姓為籌碼,坐視不管,只有胡宗憲還在苦苦撐著,既為了百姓,也為了自己的名聲。

他曾經就對譚倫講過:

“我的老家給我豎了三座牌坊,我都五十多了,活到七十也就再熬過十幾年,我不會讓老家人把我的牌坊拆了!”

四、

明明知道嚴黨必倒,那麽面對裕王那邊幾次伸出來的橄欖枝,胡宗憲為什麽不接?

用他對李時珍說的話就是:

“誰都可以去倒閣老,唯獨我胡宗憲不能倒閣老。”

其實他何嘗不清楚,他倒了嚴嵩,裕王那邊也不會收他,嘉靖帝也不會留他,壹般情況下做小人的,都沒有善終的:

“我可以不做名臣,但不能夠做小人!”

如果沒有海瑞,這次危機或許真能躲過去,下次倒嚴的機會什麽時候出現,並未知。但局勢壹步步走向最壞的境地,胡宗憲在剿倭的同時,浙江貪案爆發了,嘉靖帝壹封密信招進了京。

此時嘉靖帝也很難,浙江剿倭臨時換帥是大忌,可是嚴黨也到了該倒的時候,他不惜用高官厚祿收買胡宗憲,希望他能與嚴黨做切割,可惜失敗了。

“嚴嵩當政二十年,到底貪了還是沒貪,是別人打著他的牌子在貪,還是他自己有貪賄行為,皇上比微臣更了解他。”

雖有壹萬個猶豫,但是胡宗憲還是帶著賬冊去見了嚴嵩,但嚴嵩的表現讓胡宗憲感動不已。再次堅定了維護恩師的信念,此次危機也被順利化解,胡宗憲留給嘉靖帝壹個“公忠體國”的印象。

但大廈將傾,沒有壹塊磚是無辜的,包括胡宗憲在內,根本支撐不住!

五、

浙江貪案在海瑞和趙貞吉的推動下,還是走向了對嚴黨最不利的境地,這邊趙貞吉還在弄徽商坑胡宗憲,那邊嚴嵩親自來了信,讓他停止跟倭寇決戰,休養生息……

站在人生三岔口,胡宗憲這麽多年對恩師的形象瞬間毀掉,想到了壹死了之,以此維護自己名臣的形象:

“身冒炮矢,意在殉國,以全忠名!”

但被齊大柱等人救了,最後關頭,胡宗憲選擇了民族大義,燒掉了嚴世蕃的書信,下令取得對倭寇作戰的臺州大捷,同時也產生了退意,希望以此能保全自身性命。

胡宗憲跟海瑞有兩次碰面,壹次是在軍營,壹次是在海瑞家中,第壹次他給海瑞念了首高岑詩:

“我本漁樵孟諸野,壹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澤中,寧堪作吏風塵下。只言小邑無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朝。拜迎官長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

最後壹次是在海瑞家,並告訴了海瑞壹句真理:

“皇上要用的人誰也推不倒,皇上不用的人誰也保不了。”

確實如此,告病還鄉的胡宗憲,後來還是被嘉靖帝招了回來,從嚴黨倒臺的那壹天開始,胡宗憲就已經預料到這壹天了。

其實從他參與黨爭的那壹刻起,就已經註定了結局,其實哪個人不是這樣?

夏言、嚴嵩、徐階、張居正……壹代又壹代首輔,壹代又壹代被幹掉,黨羽幹了壹批又壹批,都說大樹底下好乘涼,可是大樹倒下的時候,砸死的也正是在下面乘涼的人,沒有人能避免。

壹代名臣,有手段,有謀略,為民,為社稷,最終死在了獄中,正所謂朝廷不可壹日無東南,東南卻可無胡宗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