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贊美漢武帝的詩句

關於贊美漢武帝的詩句

1.贊美漢武帝的詩句

1、當時漢武帝

李賀

《仙人》

2、漢武帝

白居易

《李夫人》

3、傷心不獨漢武帝

白居易

《李夫人》

4、遙思漢武帝

崔國輔

《七夕》

5、傾國傾城漢武帝

劉希夷

《公子行》

6、若逢漢武帝

梁锽

《戲贈歌者》

7、恭惟漢武帝

令狐楚

《青雲幹呂》

8、常聞漢武帝

寒山

《詩三百三首》

9、而其主不文;漢武帝徐樂諸才

南北朝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 魏太子》

10、千古知言漢武帝

龔自珍

《已亥雜詩 183》

11、後得漢武帝

梅堯臣

《秋風篇》

12、嘗聞漢武帝

梅堯臣

《守宮》

13、徒聞漢武帝

梅堯臣

《依韻和裴如晦秋懷》

14、因思漢武帝

王禹偁

《送筇杖與劉湛然道士》

2.贊美漢武帝的詩句

1、當時漢武帝唐李賀 《仙人》2、漢武帝唐白居易 《李夫人》3、傷心不獨漢武帝唐白居易 《李夫人》4、遙思漢武帝唐崔國輔 《七夕》5、傾國傾城漢武帝唐劉希夷 《公子行》6、若逢漢武帝唐梁锽 《戲贈歌者》7、恭惟漢武帝唐令狐楚 《青雲幹呂》8、常聞漢武帝唐寒山 《詩三百三首》9、而其主不文;漢武帝徐樂諸才南北朝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 魏太子》10、千古知言漢武帝清龔自珍 《已亥雜詩 183》11、後得漢武帝宋梅堯臣 《秋風篇》12、嘗聞漢武帝宋梅堯臣 《守宮》13、徒聞漢武帝宋梅堯臣 《依韻和裴如晦秋懷》14、因思漢武帝宋王禹偁 《送筇杖與劉湛然道士》。

3.贊美漢武帝的詩有哪些

《有感五首》之壹 杜甫.

將帥蒙恩澤,兵戈有歲年。至今勞聖主,可以報皇天。

白骨新交戰,雲臺舊拓邊。乘槎斷消息,無處覓張騫。

介紹壹下,張騫就是漢武帝時期的人。

唐代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說,“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澘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詩的第壹句即“茂陵劉郎秋風客”。“秋風客”成為漢武帝的代號,正是因為《秋風辭》的緣故。

4.形容漢武帝的詩詞

《有感五首》之壹 杜甫.

將帥蒙恩澤,兵戈有歲年。至今勞聖主,可以報皇天。

白骨新交戰,雲臺舊拓邊。乘槎斷消息,無處覓張騫。

《有感五首》作於公元763年,那壹年,吐蕃進攻大唐,長安危在旦夕,朝廷中分為“戰”與“逃”兩黨。 杜甫此時作詩,表達了寸土不讓,堅守長安愛國之心。詩中引用了“張騫乘槎”的典故。歌頌了漢武帝時代的兵強馬壯,用以鼓勵沙場征戰的大唐將帥士兵。特別是“白骨新交戰,雲臺舊拓邊。乘槎斷消息,無處覓張騫。”四句,以“仙人乘槎”之典故,委婉的說出了,國家的疆界壹寸不能放棄,交戰的舊地,是張騫時代就歸為大漢的土地,在戰爭中,雖然會出現累累新白骨,但是,為了舊時的“拓邊”,為了國家的完整,馬革裹屍,雖死尤榮。這是壹種悲慘的壯烈。

趙翼《廿二史劄記》卷四有“漢帝多自作詔”壹條,其中說到“漢詔最可觀,至今猶誦述”,文辭“可觀”,古今“誦述”的詔書中,有的是“天子自作”。他舉的第壹個例子,就是漢武帝。

唐代詩人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說,“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澘然淚下。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詩的第壹句即“茂陵劉郎秋風客”。“秋風客”成為漢武帝的代號,正是因為《秋風辭》的緣故。

蘇軾《過萊州雪後望三山》詩“茂陵秋風客,勸爾麾壹杯;帝鄉不可期,楚些招歸來”句,《安期生》詩“茂陵秋風客,望祀猶蟻蠭;海上如瓜棗,可聞不可逢”句,也是同樣的例證。清人王士禎《池北偶談》卷壹壹“飛廉館瓦”條說到元人王惲就壹用漢飛廉館瓦當制作的硯臺寫詩,也稱漢武帝為“秋風客”:“元王文定惲《秋澗集》有《飛廉館瓦硯歌》,略雲‘劉郎杳杳秋風客,神鳥冥飛憶初格。豹章爵首尾蟠蛇,建章千門風冽冽’雲雲。

5.關於漢武帝的詩句

傳說中,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20年)得到壹匹生長在“渥窪水中”的天馬,喜不自禁,作歌壹首: 天馬歌(壹) 太乙況,天馬下,沾赤汗,沫流赭. 誌倜儻,精權奇,策浮雲,暗上馳. 體容與,馳萬裏,今安匹,龍為友. 九年後,從大宛國獲得天馬壹匹,即原種“汗血馬”。

漢武帝又作歌壹首: 天馬歌(二) 天馬徠,從西極,涉流沙,九夷服. 天馬徠,出泉水,虎脊兩,化若鬼. 天馬徠,歷無草,徑千裏,循東道. 天馬徠,執徐時,將搖舉,誰與期. 天馬徠,開遠門,竦予身,逝昆侖. 天馬徠,龍之媒,遊閶闔,觀玉臺。.。

6.求,形容、描寫漢武帝 的衛子夫和李夫人的詩

衛子夫 漢武帝後 西漢大將衛青之姐 傑出的青年將領霍去病的姨母 生太子劉據,後來劉據之孫劉詢繼位為漢宣帝 承襲漢家天下。

衛子夫14歲進宮,26歲被封為皇後,這個位子壹坐38年,即使李夫人得寵時漢武帝也沒有動過廢後的心思,即便後來她含冤自殺後,漢武帝也沒有再立後。衛子夫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皇後,第壹位是明神宗的王皇後,在位40年。

衛子夫的曾孫劉據登基後為她恢復了名譽和地位,重新奉牌位入宗廟,稱“孝武衛皇後”,與劉徹的宗位壹起接受劉姓子孫的膜拜,同時置皇後陵園以皇後禮重新安葬。最值得壹提的漢宣帝為她追縊號“思”,衛子夫又被稱為衛思後,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有縊號的皇後。

唐詩裏面常以“衛女”來暗喻美貌善歌的絕代佳人,就是因為漢時衛子夫以美貌和歌喉得到漢武帝寵愛,成為壹個典故。 傳說她與漢武帝初遇時所唱之歌為《桑中》 《桑中》 爰采唐矣?沬之鄉矣。

雲誰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麥矣?沬之北矣。雲誰之思?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東矣。

雲誰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鶉之奔奔 鶉之奔奔,鵲之強強。人之無良,我以為兄! 鵲之強強,鶉之奔奔。

人之無良,我以為君! 定之方中 定之方中,作於楚宮。揆之以日,作於楚室。

樹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桑 升彼虛矣,以望楚矣。望楚與堂,景山與京。

降觀於桑,蔔雲其吉,終然允臧。 靈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駕,說於桑田。

匪直也人,秉心塞淵,騋牝三千。

7.請教壹下漢朝贊美有名的詩句說壹下

1嵇康

嵇康(224-263,壹說223-262),字叔夜,漢族,三國時期魏國譙郡铚縣(今安徽省宿州市西)。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正始末年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曾娶曹操曾孫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後因得罪鐘會,為其構陷,而被司馬昭處死。

2秦嘉

秦嘉,字士會,隴西(治今甘肅臨洮)人。東漢詩人。桓帝時,為郡吏,歲終為郡上計簿使赴洛陽,被任為黃門郎。後病死於津鄉亭。秦嘉赴洛陽時,妻子徐淑因病還家,未能面別。秦嘉客死他鄉後,徐淑兄逼她改嫁。她“毀形不嫁,哀慟傷生”(《史通·人物》),守寡終生。秦嘉、徐淑今存的詩文並收輯於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3班固(10)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東漢官吏、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班彪之子,字孟堅,漢族,扶風安陵人(今陜西鹹陽東北)。除蘭臺令史,遷為郎,典校秘書,潛心二十余年,修成《漢書》,當世重之,遷玄武司馬,撰《白虎通德論》,征匈奴為中護軍,兵敗受牽連,死獄中,善辭賦,有《兩都賦》等。

4蔡邕(9)

蔡邕(公元133年-公元192年),字伯喈,陳留(今河南省開封市陳留鎮)圉人,東漢文學家、書法家。漢獻帝時曾拜左中郎將,故後人也稱他“蔡中郎”。後漢三國時期著名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蔡邑除通經史,善辭賦等文學外,書法精於篆、隸。尤以隸書造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力”的評價。

5孔融(8

孔融(153~208年),東漢文學家,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字文舉,家學淵源,建安七子之首。是孔子的二十世孫。父宙,太山都尉。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俊秀。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郡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建安元年,征還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大中大夫。

6劉徹(8)

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前156年-前87年),漢族,是漢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民族英雄。劉徹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子、漢太宗文帝劉恒的孫子、漢太祖劉邦的重孫子。7歲時被冊立為皇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在位期間擊破匈奴、吞並朝鮮、遣使出使西域。獨尊儒術,首創年號。他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功業輝煌。公元前87年劉徹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葬於茂陵,謚號“孝武”,廟號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