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九華山的雪的詩句 1.關於九華山的詩句有哪些
1.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唐代: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馬聲驕。
九華山路雲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橋。
君意如鴻高的的,我心懸旆正搖搖。
同來不得同歸去,故國逢春壹寂寥!
2. 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
唐代:李白
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壹揮手,誰人可相從。君為東道主,於此臥雲松。
3. 旅中送人歸九華
唐代:許棠
分與仙山背,多年負翠微。無因隨鹿去,只是送人歸。
頂木晴摩日,根嵐曉潤衣。會於猿鳥外,相對掩高扉。
4. 代書問費征君九華亭
唐代:蕭建
見說九華峰上寺,日宮猶在下方開。
其中幽境客難到,請為詩中圖畫來。
5. 望九華山
唐代:盧嗣立
九華深翠落軒楹,迥眺澄江氣象明。不遇陰霾孤岫隱,
正當寒日眾峰呈。坐觀風雪銷煩思,惜別煙嵐駐曉行。
得路歸山期早訣,夜來潛已告精誠。
2.贊美九華山的詩句
1、《過池陽,舟中望九華山》宋·楊萬裏 役役催行邁,忽忽過此春。
杯翻五湖月,箏掃九華雲。不是風煙好,何緣。
2、《晚登九華山》明·吳兆 望江亭望晚江晴,颯颯秋兼風水聲。寺隔數峰猶未到,禪燈幾點翠微明。
3、《池口舟中見九華山》明·周湞 貞履無素期,勞生意恒窘。
誰雲戒戎路,曾是返初隱。水宿淹長晷,山行。
4、《九華山下夜泊》明·王守仁 維舟谷口傍煙霏,***說前岡石徑微。竹杖穿雲尋寺去,藤匡采藥帶花歸。
5、《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宋·王安石 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
盤根雖巨壯,其末乃修纖。去縣尚百裏,側身。
6、《滕學士九華山書堂》宋·梅堯臣 處山方畏遠,雖慕結深廬。要與雲峰近,寧將野客疏。
澗苗未入俎,林鳥。7、《登九華山化城峰》宋·周必大 攀蘿度險捷猱猿,石角鉤衣屨盡穿。
莫訝遠尋金地藏,也曾徐步玉階前。
8、《望九華山》唐·柴夔 九華如劍插雲霓,青靄連空望欲迷。北截吳門疑地盡,南連楚界覺天低。
9、《望九華山》唐·林滋 茲山突出何怪奇,上有萬狀無凡姿。
大者嶙峋若奔兕,小者□嵬如嬰兒。
10、《依韻答人九華山圖》宋·張詠 生憶眠雲處,當檐列翠屏。有時聊極目,盡日坐忘形。
去此心惟苦,懸圖。11、《題九華山》唐·譚銖 憶聞九華山,尚在童稚年。
浮沈任名路,窺仰會無緣。罷職池陽時,復遭。
12、《望九華山》唐·盧嗣立 九華深翠落軒楹,迥眺澄江氣象明。不遇陰霾孤岫隱,正當寒日眾峰呈。
13、《九華山》唐·郭夔 巖翠淩雲出迥然,岧峣萬丈倚秋天。
暮風飄送當軒色,曉霧斜飛入檻煙。
14、《九華山謠》唐·王季文 九華崢嶸占南陸,蓮花擢本山半腹。翠屏橫截萬裏天,瀑水落深千丈玉。
15、《九華山費征君所居》唐·羅隱 草堂何處試徘徊,見說遺蹤向此開。
蟾桂自歸三徑後,鶴書曾降九天來。
16、《舟中望九華山》·李中 排空蒼翠異,輟棹看崔嵬。壹面雨初歇,九峰雲正開。
當時思水。17、《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唐·李白 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
--李白層標遏遲日,半壁明朝霞。--高霽。
18、《和王季文題九華山》唐·神穎 眾嶽雄分野,九華鎮南朝。彩筆凝空遠,崔嵬寄青霄。
龍潭古仙府,靈藥。19、《九華山天臺峰新晴曉望》宋·吳潛 壹蓮峰簇萬花紅,百裏春陰滌曉風。
九十蓮華壹齊笑,天臺人立寶光中。
20、《過九華山》宋·蘇轍 南遷私自喜,看盡江南山。孤舟少僮仆,此誌還復難。
局促守破窗,聯翩。21、《登九華山》宋·曹清 浮生江路水茫茫,彭澤原非令故鄉。
為訪子明尋玉澗,也因太白宿雲房。
22、《九華山》宋·丁謂 宿月鷗鳧立淺沙,落花蘆荻露人家。天寒夜靜長無物,壹片清江浸九華。
23、《舟上望九華山》宋·董嗣杲 雪殘半積陽山磯,大江雲湧濤頭飛。
九峰不受夕暉掩,杜牧壹亭空翠微。
24、《九華山》宋·孔武仲 扁舟重過九青蓮,極目空明思浩然。可是畫工煩刻畫,只因山骨偶枝駢。
25、《九華山》宋·潘閬 將齊華嶽猶多六,若並巫山又欠三。
好是雨余江上望,白雲堆裏潑濃藍。
26、《壺中九華山並引》宋·蘇軾 清溪電轉失雲峰,夢裏猶驚翠掃空。五嶺莫愁千嶂外,九華今在壹壺中。
27、《題九華山用太白聯句韻》宋·喻良能 千古池陽郡,九峰應最華。
明珠絢晨露,麗綺粲晴霞。嶺頭過子晉,巖腹。
28、《九華山》宋·袁甫 天河秀出九芙蓉,白也詩詞信是工。我欲依然名九子,人情山意兩融融。
3.關於九華山的優美語句有哪些
年代:宋 作者: 丁謂 《九華山》宿月鷗鳧立淺沙,落花蘆荻露人家。
天寒夜靜長無物,壹片清江浸九華。年代:宋 作者: 袁甫 《九華山》天河秀出九芙蓉,白也詩詞信是工。
我欲依然名九子,人情山意兩融融。年代:宋 作者: 孔武仲 《九華山》扁舟重過九青蓮,極目空明思浩然。
可是畫工煩刻畫,只因山骨偶枝駢。風高迥認龍騰海,雲散初疑劍插天。
剩采太湖嵌孔石,南窗排列佇飛仙。年代:唐 作者: 郭夔 《九華山》巖翠淩雲出迥然,岧峣萬丈倚秋天。
暮風飄送當軒色,曉霧斜飛入檻煙。簾卷倚屏雙影聚,鏡開朱戶九條懸。
畫圖何必家家有,自有畫圖來目前。年代:宋 作者: 曹清 《登九華山》浮生江路水茫茫,彭澤原非令故鄉。
為訪子明尋玉澗,也因太白宿雲房。詩摩古壁搜遺韻,井煉丹砂辨舊方。
從此欲歸情復結,擬移亭舍築山傍。年代:明 作者: 吳兆 《晚登九華山》望江亭望晚江晴,颯颯秋兼風水聲。
寺隔數峰猶未到,禪燈幾點翠微明。年代:宋 作者: 周必大 《登九華山化城峰》攀蘿度險捷猱猿,石角鉤衣屨盡穿。
莫訝遠尋金地藏,也曾徐步玉階前。代:唐 作者: 盧嗣立 《望九華山》九華深翠落軒楹,迥眺澄江氣象明。
不遇陰霾孤岫隱,正當寒日眾峰呈。坐觀風雪銷煩思,惜別煙嵐駐曉行。
得路歸山期早訣,夜來潛已告精誠。年代:唐 作者: 林滋 《望九華山》茲山突出何怪奇,上有萬狀無凡姿。
大者嶙峋若奔兕,小者□嵬如嬰兒。玉柱金莖相拄枝,幹空逾碧勢參差。
虛中始訝巨靈擘,陡處乍驚愚叟移。蘿煙石月相蔽虧,天風裊裊猿咿咿。
龍潭萬古噴飛溜,虎穴幾人能得窺?籲予比年愛靈境,到此始覺魂神馳。如何獨得百丈索,直上高峰拋俗羈。
年代:唐 作者: 柴夔 《望九華山》九華如劍插雲霓,青靄連空望欲迷。北截吳門疑地盡,南連楚界覺天低。
龍池水蘸中秋月,石路人攀上漢梯。惆悵舊遊無復到,會須登此出塵泥。
年代:唐 作者: 李中 《舟中望九華山》排空蒼翠異,輟棹看崔嵬。壹面雨初歇,九峰雲正開。
當時思水石,便欲上樓臺。隱去心難遂,吟余首懶回。
僧休傳紫閣,屏歇寫天臺。中有忘機者,逍遙不可陪。
年代:宋 作者: 董嗣杲 《舟上望九華山》雪殘半積陽山磯,大江雲湧濤頭飛。九峰不受夕暉掩,杜牧壹亭空翠微。
年代:唐 作者: 王季文 《九華山謠》九華崢嶸占南陸,蓮花擢本山半腹。翠屏橫截萬裏天,瀑水落深千丈玉。
雲梯石磴入杳冥,俯看四極如中庭。丹崖壓下廬霍勢,白日隱出牛鬥星。
杉松壹歲抽數尺,瓊草夤緣秀層壁。南風拂曉煙霧開,滿山蔥蒨鋪鮮碧。
雷霆往往從地發,龍臥豹藏安可別。峻極遙看戛昊蒼,挺生豈得無才傑。
神仙憚險莫敢登,馭風駕鶴循丘陵。陽烏不見峰頂樹,大火尚結巖中冰。
靈光爽氣曛復旭,晴天倒影西江淥。具區彭蠡夾兩旁,正可別作當少陽。
年代:宋 作者: 蘇轍 《過九華山》南遷私自喜,看盡江南山。孤舟少僮仆,此誌還復難。
局促守破窗,聯翩過重巒。忽驚九華峰,高拱立我前。
蕭然九仙人,縹緲淩雲煙。碧霞為裳衣,首冠青瑯玕。
揮手謝世人,可望不可攀。我行竟草草,安能拍其肩。
但聞有高士,臥聽松風眠。松根得茯苓,狀若千歲黿。
煮食壹朝盡,終身棄腥膻。腹背生綠毛,輕舉如翔鸞。
相逢欲借問,已在長松端。何年脫罪罟,出處良自便。
芒鞋拄藤杖,逢山即盤桓。斯人未可求,巖室儻復存。
年代:唐 作者: 譚銖 《題九華山》憶聞九華山,尚在童稚年。浮沈任名路,窺仰會無緣。
罷職池陽時,復遭迎送牽。因茲契誠願,矚望枕席前。
況值春正濃,氣色無不全。或如碧玉靜,或似青靄鮮。
或接白雲堆,或映紅霞天。呈姿既不壹,變態何啻千。
巍峨本無動,崇峻性豈偏。外景自隱隱,潛虛固幽玄。
我來暗凝情,務道誌更堅。色與山異性,性並山亦然。
境變山不動,性存形自遷。自遷不阻俗,自定不失賢。
浮華與朱紫,安可迷心田。年代:唐 作者: 神穎 《和王季文題九華山》眾嶽雄分野,九華鎮南朝。
彩筆凝空遠,崔嵬寄青霄。龍潭古仙府,靈藥今不雕。
瑩為滄海鏡,煙霞作荒標。造化心數奇,性狀精氣饒。
玉樹郁玲瓏,天籟韻蕭寥。寂寂尋乳竇,兢兢行石橋。
通泉漱雲母,藉草縈香苕。我住幽且深,君賞昏復朝。
稀逢發清唱,片片霜淩飆。年代:明 作者: 吳兆 《別九華山二絕》寺前秋凈萬峰閑,正好尋山又別山。
谷轉溪回留不住,水聲相送到人間。年代:明 作者: 吳兆 《別九華山二絕》復嶺重巖出路賒,漸看龍口有人家。
行行數裏猶回首,秋雪滿山蕎麥花。年代:宋 作者: 楊萬裏 《過池陽,舟中望九華山》役役催行邁,忽忽過此春。
杯翻五湖月,箏掃九華雲。不是風煙好,何緣句子新。
茲遊四千裏,今日過三分。
4.描寫九華山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2、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3、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4、待到百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5、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6、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雲度間》
7、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8、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9、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10、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11、千山鳥飛內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12、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13、朝辭白帝彩容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14、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木蘭辭》
15、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5.有關化雪的詩句
1、《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唐代: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馬聲驕。
九華山路雲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橋。
君意如鴻高的的,我心懸旆正搖搖。
同來不得同歸去,故國逢春壹寂寥!
譯文:和煦的太陽照耀著大地,積雪大半已消融,解凍的路面布滿泥濘,經冬的野草茁出了新芽,原野上壹片青蔥,馬聲洪亮,催促主人上路。
雲霧繚繞的九華山路旁,寺宇時隱時現,青弋江村邊,春風楊柳,輕拂橋面。
妳的誌向像鴻雁壹樣鮮明,躊躇滿誌,而我的心情卻像懸掛在空中的旗幟般空虛。
我們原來是壹起從京城到宣州任職的,此時卻不能壹同回去了,在這風光明媚的春日裏,我只身回到京城以後,將會感到非常寂寞的。
2、《昭君怨·春到南樓雪盡》——宋代:萬俟詠
春到南樓雪盡。驚動燈期花信。小雨壹番寒。倚闌幹。
莫把欄幹頻倚。壹望幾重煙水。何處是京華。暮雲遮。
譯文:春天來臨,南樓上的積雪已經化盡。春到來,元宵燈節期間群花也依次綻放。剛下過小雨仍有寒意,獨自壹人依靠著闌幹思緒飄遠。
不要總是依靠在闌幹上,因為眺望遠方也只能看到那層層疊疊的煙水。汴梁在哪裏呢?被黃昏時的雲霞與霧氣遮住了。
3、《觀獵》——唐代: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裏暮雲平。
譯文:狂風聲裏,角弓鳴響,將軍狩獵渭城郊外。秋草枯黃,鷹眼更加銳利;冰雪消融,馬蹄格外輕快。
轉眼已過新豐市,不久又回細柳營。回頭遠眺射雕荒野,千裏暮雲平展到天邊。
4、《青松》——近現代: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譯文:厚厚的壹層雪壓在松枝上,仔細看壹看,這青松又高又直。
要想知道這青松有多麽純潔多麽高大,那就要等到樹上那層厚厚的雪化了之後才能看到。
5、《早梅》——唐代:張謂
壹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村路 壹作:林村)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譯文:有壹樹梅花淩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條。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
人們不知寒梅靠近溪水提早開放,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