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的妙善公主這個人,後來修行成了千手觀音是真的。在中國,有關觀音來歷身世,流傳最廣的莫過於妙善公主施手、眼救父的傳說了。故事的梗概大略是:從前有壹個國王,最愛他的三女兒妙善,壹門心思想為她尋個好駙馬,但公主卻壹心向佛,立誌青燈黃卷。
國王大怒之余,燒毀佛寺,迫害僧眾。國王也因而得下重病,非得有少女獻上手、眼,方可得救。公主聞訊,獻出自己的手、眼,救了父親,自己也得道成佛。妙善公主的故事有許多版本,最早可見於宋代朱弁的《曲洧舊聞》。南宋初年的張守又撰文對此大加贊頌,使之流傳更廣。
著名書畫家趙孟之妻管道升的《觀音菩薩傳略》則進壹步將故事具體化,細節化。妙善公主的故事當然只是傳說,但傳說裏也有歷史。孝道在這則故事裏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正是佛教文化受到儒家文化的強力滲透的結果。
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至漢末中國人剃發出家者仍然極少,主要限於域外僧人,最初不多的壹些中國僧人,則多是蓄發修行。究其原因,則和印度佛教的原始教義與中國傳統儒家倫理之間的沖突有關。儒家講究忠孝之道,漢代更將孝道置於各倫理道德之首,視作忠君之源。
佛教徒出家要求剃除須發,這是和儒家所謂的“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孝道信條相悖逆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佛教卻要求信徒不婚不娶。此外,當時的佛教徒們還嚴格恪守“沙門不敬王者”的信條,這也很容易被統治者視為無君無父的不忠之舉。
所以,佛教在傳入中國最初的壹百多年裏,發展異常緩慢。女相觀音的發展和送子觀音的出現,不是簡單的陰差陽錯的結果,其實恰恰是佛教在中國碰壁之後,主動應變的結果,其最重要的著眼點便是“迎孝入佛”,將孝道納入佛教的思想體系之中。
送子觀音的出現、妙善公主舍身救父的傳說的出現,不過是“迎孝入佛”最明顯的外在表現罷了。遂寧民間廣泛流傳著關於妙善公主的傳說,民間有謠曰:“觀音菩薩三姐妹,同鍋吃飯各修行,大姐修到靈泉寺,二姐修到廣德寺,只有三姐修得遠。
修到南海普陀山”,“三姐”就是傳說中的妙善公主。靈泉寺與廣德寺相距不遠,彼此相望,各自給出的觀音身世卻完全不同,也許這就是官方和民間之間的區別吧。官方有官方的解釋體系,民間也有民間的解釋體系,後者可能粗糙許多,但卻不減其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