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竹子寓意美好的詩句古詩

關於竹子寓意美好的詩句古詩

1. 關於竹子的美好描寫、詩詞、象征什麽

竹之美

在陽光下的竹,光彩絢麗,就好像早晨的第壹道曙光,顯得亮麗奪目。

在風中的竹,屹立不搖,就好像朋友之間的情誼,永遠堅固。

在雨中的竹,珠光翠影,就好像每天的第壹滴露水,閃爍著珠光。

在霧中的竹,高深莫測,就好像壹位法力高超的法師,難以捉摸。

竹像那正直的君子,因為他直外虛中 。

竹像那樸素的鄉下人,因為他不在乎外表。

竹軒

小軒與竹事還往,庭下寂寞無客塵。

開書讀對聖賢語,壹畝清風為主人。

竹 宋祁

修修梢出類,辭卑不肯叢。

有節天容直,無心道與空。

於潛僧綠筠軒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宋.蘇軾

詠竹

凜凜冰霜節。修修玉雪身。

便無文與可。自有月傳神。

王安石 .宋(1021-1086)。字介甫,半山,江西臨川人。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峴城南隱映深,兩牛鳴地得禪林。

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帖碎金。

竹裏

竹裏編茅倚石根,竹莖疏處見前村。

閑眠盡日無人到,自有春風為掃門。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壹

竹根珠勝竹皮冠,欲著先須短發幹。

要使竹林有***見,不持方帽禦風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二

無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幹。

故人戀戀睇袍意,豈為哀憐範叔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三

玉潤明信好冠,錯力剜出鮮紋幹。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歡盟未可寒。

和耿天 以竹冠見贈四首其四

冠工新意斷檀欒,霧卷雲蒸久未幹。

遺種山林真自稱,何須貂暖配金寒。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出深山,

任爾東西南北風。

象征堅貞不屈,頑強拼搏向上的精神。

2. 竹子的象征意義詩句 關於竹子的古詩有哪些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宋.蘇東坡)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詠竹(傅龐如) 破土淩雲節節高,寒驅三九領風騷。不流斑竹多情淚,甘為春山化雪濤。

詠竹(七律) 茅舍小橋流水邊,安居落戶自怡然。風摧體歪根猶正,雪壓腰枝誌更堅。

身負盛名常守節,胸懷虛谷暗浮煙。寒霜暑熱毫無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歸傍砌栽。好風終日起,幽鳥有時來。

篩月牽詩興,籠煙伴酒杯。南窗輕睡起,蕭颯風雨聲。

竹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時復間松。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巰侵見前峰。

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翦伐,會見拂雲長。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籬竹 (清)鄭板橋 壹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鄭板橋 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滿庭除,灑然照新綠。幽篁壹夜雪,疏影失青綠,莫被風吹散,玲瓏碎空玉。

詠竹 (明)李日華 逗煙堆雨意蕭森,峭石摩挲足散襟。記卻灑瓢深草裏,醉醒月出來尋。

白居易《訪陶公舊宅》垢塵不汙玉,靈鳳不啄膻。嗚呼陶靖節,生彼晉宋間。

心實有所守,口終不能言。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陽山。

夷齊各壹身,窮餓未為難。先生有五男,與之同饑寒。

腸中食不充,身上衣不完。連征竟不起,斯可謂真賢。

我生君之後,相去五百年。每讀五柳傳,目想心拳拳。

昔常詠遺風,著為十六篇。今來訪故宅,森若君在前。

不慕樽有酒,不慕琴無弦。慕君遺容利,老死此丘園。

柴桑古村落,栗裏舊山川。不見籬下菊,但余墟中煙。

子孫雖無聞,族氏猶未遷。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 ――唐.杜甫《詠春筍》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唐.杜甫《詠竹》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好竹千竿翠,新泉壹勺水。

――宋.陸遊 竹勁由來缺祥同,畫家雖巧也難工。 ――明.徐渭《風竹》細細的葉,疏疏的節;雪壓不倒,風吹不折。

――清.鄭板橋《題墨竹圖》 雨後龍孫長,風前鳳尾搖;心虛根柢固,指日定幹霄。 ――清.戴熙《題畫竹》 待到深山月上時,娟娟翠竹倍生姿。

――清.王慕蘭《外山竹月》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 宋·範成大衡《陽道中二絕》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

——宋·範成大《發合江數裏,寄楊商卿諸公》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唐·杜甫《將別巫峽,贈南卿兄襄西果園四十畝》 榿林礙日呤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唐·杜甫 《堂成》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唐·杜甫《竹》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唐·白居易《食筍詩》尤愛此君好,搔搔緣拂天,子猷時壹至,尤喜主人賢。——清·蒲松齡 《竹裏》 客中常有八珍嘗,那及山家野筍香。

—— 清·吳昌碩《詠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清·鄭板橋《竹石 》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

唐·陳陶 《長竹》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清·鄭板橋《竹石》寫取壹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清·鄭板橋《予告歸裏,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殷勤問竹箸,甘苦爾先嘗。——明·陳良規《詠竹著》竹裏館 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竹裏館 裴迪 來過竹裏館,日與道相親。

出入惟山鳥,幽深無世人。慈姥竹 李白 當塗縣北有慈姥山,積石俯江,岸壁峻絕,風濤洶湧。

其山產竹,圓體疏節,堪為簫管,聲中音律。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

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

不學蒲柳雕,貞心常自保。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柳宗元 危橋屬幽徑,繚繞穿疏林。

迸籜分苦節,輕籜抱虛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蕭蕭吟。

差池下煙日,嘲哲鳴山禽。諒無要津用,棲息有余陰。

竹徑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徑,繞溪三裏余。檀欒被層阜,蕭瑟映清渠。

日落見林靜,風行知谷虛。田家故人少,誰肯***焚魚。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何以娛野性,種竹百余莖。

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已覺庭宇內,梢梢有余清。

最愛返窗臥,秋風枝有聲。酬人雨後玩竹 薛濤 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雲茂,虛心寧自持。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盡節奇。同郭參謀崔仆射淮南節度使廳前竹 劉長卿 昔種梁王苑,今移漢將壇。

蒙籠低冕過,青翠卷簾看。得地移根遠,經霜抱節難。

開花成鳳實,嫩筍長漁竿。靄靄軍容靜,蕭蕭郡宇寬。

細音和角暮,疏影上門寒。湘浦何年變,山陽幾處殘。

不知軒屏側,歲晚對袁安。洗然弟竹亭 孟浩然 。

3. 關於竹子的美好描寫,詩詞,象征什麽回答好加分謝

竹:也經冬不雕,且自成美景,它剛直、謙遜,不亢不卑,瀟灑處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竹,中國傳統中,竹子象征著生命的彈力、長壽,竹子與松樹、梅樹合稱冬季的三大吉祥植物。許許多多葉似劍鞘的竹子,枝繁葉茂,在竹波蕩漾,連片成海。它們有的如綠珠墜地,有的又如翠雲接天,那千姿百態的竹海裏,竹葉婆娑起舞,搖曳萬裏。置身於竹海,處處飽含著竹的清香。其情其景其幽香,無不使人陶醉。在荒山野嶺中默默生長,堅韌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頑強生存。千百年來,竹子清峻阿、高風亮節的品格形象,為人師表、令人崇拜。 文人愛竹,古已有之。蘇東坡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知之者很多,稱頌者也不少。竹對蘇東坡來說,竹比每天必須的食物都重要了。李賀的“無情有恨何人見,露壓煙啼千萬枝。”寫出了竹的幾分哀怨,把情與恨的感嘆用竹寫了出來。範成大的“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則在竹中寫出了含淚的離愁,讓人感覺那綠竹也有著壹分與人相同的離愁別恨。

4. 詩詞中有“韻”又有“竹”的詩句,最好是有好的寓意的

《元日》年代:唐 作者: 李世民高軒曖春色,邃閣媚朝光。

彤庭飛彩旆,翠幌曜明珰。恭己臨四極,垂衣馭八荒。

霜戟列丹陛,絲竹韻長廊。穆矣熏風茂,康哉帝道昌。

繼文遵後軌,循古鑒前王。草秀故春色,梅艷昔年妝。

巨川思欲濟,終以寄舟航。《西江月·金鼎香銷沈麝》年代:宋 作者: 侯置金鼎香銷濃麝,碧梧影轉闌幹。

可庭明月綺窗閑。簾幕低垂不卷。

壹自高唐人去,秋風幾許摧殘。拂檐修竹韻珊珊。

夢斷山長水遠。《尋言上人》年代:唐 作者: 孟郊萬裏莓苔地,不見驅馳蹤。

唯開文字窗,時寫日月容。竹韻漫蕭屑,草花徒蒙茸。

披霜入眾木,獨自識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