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請將二三聯對照,詩歌分別運用了什麽表現手法來寫鴛鴦

請將二三聯對照,詩歌分別運用了什麽表現手法來寫鴛鴦

1、鋪排

即《詩經》表現手法中的“賦”,它指的是對事物的特點不厭其煩地多角度地進行鋪排陳述。如《孔雀東南飛》中的“……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由足至頭、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壹連串誇張性的鋪陳,旨在描寫蘭芝的美,更表現她的從容鎮定。

2、渲染

渲染就是通過對環境、景物或人物的行為、心理的描寫、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的壹種表現手法。如:《雨霖鈴》上片描寫送別的環境,作者濃墨重彩,極力渲染壹種淒涼的氣氛,加重了離愁別恨。“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首聯俯仰所見所聞,壹連出現六個特寫鏡頭,渲染秋江景物的特點。

3、烘托

烘托屬側面描寫,原是國畫的壹種畫法,後用於寫作技法,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此種手法常與渲染手法結合起來使用,如《琵琶行》中三次寫江中之月,分別烘托了琵琶聲的美妙動聽、引人人勝和人物淒涼、孤獨、悲傷等心情。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作者卻從“千古風流人物”說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傑”,最後才集中為周瑜壹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4、襯托

襯托是烘托的壹種,指的是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壹些事物放在壹起來陪襯或對照。襯托手法又分兩種:壹種是正襯(陪襯),壹種是反襯。正襯是用相同的東西來襯托,如白居易的《長恨歌》,寫楊貴妃“回眸壹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以美襯美;反襯是用相反的東西來襯托,有以動襯靜,以美襯醜,以樂襯苦等。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僧敲月下門”等都是以鬧襯靜。

5、以樂景寫哀情

屬反襯手法的壹種,表面上寫的是壹種歡樂的場景,而實際上借此來表達壹種悲哀、淒楚的情緒。如歐陽修的《踏莎行》“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以散發芳香的青草與和暖的春風這種樂景反襯詞人無窮的離愁別緒這壹哀情。又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昔日遊上苑時的熱鬧與美好正顯示了今日處境的淒涼。

6、化動為靜

就是在詩中將動景化為靜景來寫。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中“遙看瀑布掛前川”壹句,將富有動態的瀑布化為靜態來寫,壹個“掛”字,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飽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偉大的贊頌。

7、動靜結合

指在詩中詩人、事、景的動靜有機地結合起來描寫的壹種手法。如杜甫的《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詩的尾句與第三句動態的飛燕相對照,動靜相間,相映成趣。

8、抑揚

對人的反駁,常對要褒的先寫其不足,對要貶的先寫其長處,這種手法就是抑揚。如元曲“沛公,大風,也得文章用。卻教猛士嘆良弓,多了遊雲夢。駕馭英雄,能擒能縱,無人出轂中。後宮,外宗,險把炎劉並”,先寫劉邦的種種神威,臨末才說到後宮外宗之亂,欲揚先抑,諷刺性極強。“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高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這首詩采用先揚後抑的手法,先寫少婦“不知愁”,後面才說 她“悔”,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了少婦因觸景而產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

9、虛實結合

是指現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壹起表達相同的情感。“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柳永《雨霖鈴》)上片除“念去去千裏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外,寫的都是眼前實景實事實情,寫詞人和心愛的人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別的心情,是實寫;下片寫對別後生活的設想,是虛寫,著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虛實結合,淋漓盡致地寫出了離別的依依不舍。實寫是指對事物進行直接的正面的敘述和描寫,虛寫是指側面交代或烘托性的敘述和描寫。虛實結合,可以使作品的結構更加緊湊,形象更加鮮明,並使作品增加容量。如唐朝詩人陳陶的《隴西行》:“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三、四句“無定河邊骨”和“春閨夢裏人”,壹邊是現實,壹邊是夢境;壹邊是悲哀淒涼的枯骨,壹邊是年輕英俊的戰士,虛實相對,榮枯迥異,造成強烈的藝術效果。壹個“可憐”,壹個“猶是”,包含著多麽深沈的感慨,凝聚了詩人對戰死者及其家人的無限同情。

10、白描與工筆

白描原是國畫的壹種畫法,指純用線條勾畫,不加色彩渲染,啟知於文學創作,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而描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的壹種描寫手法。工筆是指對事物註重細部,進行精雕細刻、重彩濃墨的描繪。如蘇軾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采擷生活中的兩個小景,以白描手法加以表達,融情於景,造成了壹種別有情趣的美感。

11、意象組合

意象組合類似於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電影導演為表現影片的主題思想,把許多鏡頭組織起來,使之構成壹部前後連貫、首尾完整的影片。詩歌中的意象組合是作者根據表達的需要,將壹些意象按照生活的邏輯,有機地組合在詩中,給人以鮮明的形象感。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此曲由前三句九個名詞組成不同景物意象,它們巧妙地組織在壹個畫面裏,渲染了壹派淒涼蕭瑟的晚秋氛圍,從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溫庭筠的《商山早行》中“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寫了“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六個意象,這兩句純用名詞組成的詩句,寫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確實稱得上是意象俱足的佳句。

12、曲筆

曲筆是寫文章時故意離開本題而不直書其事的寫法。杜牧的《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商女不知亡國恨”就是曲筆,因為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們唱什麽是由聽者的趣味而定的,可見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賞者—封建貴族、官僚、豪紳。詩作最後兩句於婉曲輕麗的風調之中,表現出辛辣的諷刺、深沈的悲痛和無限的感慨,表達了封建知識分子對國事懷抱隱優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貴族以聲色歌舞、紙醉金迷的生活來填補他們腐朽而空虛的靈魂。

13、重章疊句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結構形式反復詠唱的壹種表現手法,如辛棄疾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上片寫的是年輕時候無所事事,無病呻吟的“閑愁”,下片寫的是而今關懷國事報國無門的“哀愁”。上下兩片采用了重章疊句的結構形式,在反復詠唱中,既使語言具有音樂美,又在內容上形成鮮明對比。

14、以小見大

指寫的是小題材反映的是大問題的壹種寫法。如司空曙的《江春即事》:“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春月落正堪眠。縱然壹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全詩以小見大,通過“不系船”這樣壹件小事,表現江村寧靜幽美的自然環境和主人公悠閑安逸的情調。我們透過詩的畫面和形象感受到的是壹種單純樸實的社會生活。

15、比興

所謂比,就是比喻,比擬。所謂興,就是在詩的開頭“先言他物”,以引出後面的正文。如《孔雀東南飛》的開頭就是運用了興的手法,“孔雀東南飛,五裏壹徘徊”,從孔雀因顧戀配偶徘徊不前的情形,引出仲卿和蘭芝的不忍分離又不得不分離,最後雙雙徇情的故事。李商隱的《蟬》“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首句聞蟬鳴而起興。“高”指蟬棲高樹,暗喻自己的清高,蟬在高樹吸風飲露,所以“難飽”,這又與作者的身世感受暗合。由“難飽”而引出“聲”來,所以哀中有恨。比興常在詩歌中連用,能更好地收到托物言誌、寓情於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