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出生時缺氧,晨飛壹出生就患上了腦癱。為了照顧晨飛,媽媽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全家只靠爸爸每月四十元的工資生活,生活難以支撐。為了既能照顧晨飛,又能賺錢補貼家用,在晨飛兩歲的時候,媽媽去學了服裝裁剪。從此,晨飛在縫紉機的“軋軋”聲中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媽媽做活的時候就把晨飛放在自己身邊的衣服堆裏,渴了餓了,就邊做衣服邊餵她吃點東西。有時
候媽媽不忍心,就在雙腳踩壓著縫紉機的腳板的時候,把她抱在懷裏,讓她可以活動壹下。
晨飛漸漸長大了,雖然行為和語言能力極度受限,但她特別聰明,媽媽教給她古詩絕句,只要壹遍她就能記住。晨飛的語言極度含混不清,只有媽媽能聽懂她的話。媽媽從小就教給晨飛要自信,只要有時間就帶她出去散步,每當有人問起晨飛的情況,媽媽總是鼓勵晨飛回答,媽媽說:“妳能說得就說,不能說的媽媽說,只要有媽媽在,什麽都別怕。”就這樣晨飛雖然與人交流有障礙,但有媽媽在身邊翻譯,她的生活不封閉,因此也養成了樂觀開朗的性格。
晨飛智力正常,非常渴望上學。晨飛媽媽走遍了當地的所有小學,可是壹聽說是晨飛是做輪椅的腦癱患者,學校都不願接收。2003年的壹天,西豐縣特殊教育學校的校長周雪雁來她家做衣服,看到了母親身後孤零零的晨飛,心疼得不行,他們學校接收了晨飛。
在特殊教育學校,晨飛和班裏的聾啞同學壹起學習文化知識,她非常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無論刮風下雨,她從來沒有遲到過。為了不給老師添麻煩,她在學校壹天幾乎不怎麽喝水。她行動受限,只能靠眼睛看,耳朵聽,腦子記。看書非常困難。晨飛只能用下巴翻書,每翻壹頁書,晨飛都要用上全身的力氣。她從來不叫壹聲苦,不叫壹聲累,只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學習。
不能用筆,對於晨飛來說是壹個很大的難題,她始終都要由老師或者母親來幫助。晨飛很希望自己能夠寫字,她和媽媽嘗試了很多方法來鍛煉手的功能,可是收效甚微。2003年,壹位好心人給她買了壹臺電腦。不用動筆,僅僅觸動鍵盤,壹個壹個文字就出來了,電腦的到來,好像給這個不幸的姑娘安裝了另外壹只手,讓她寫字的夢想成為了現實。
晨飛只可以勉強控制自己的頭部,她先學會用下頜控制鼠標,壹點點蹭,用力小了、用力大了,都會定位不準。同時她又用鼻子熟悉鍵盤,別人是用手壹邊打鍵盤壹邊看屏幕,可是她不行,趴在電腦上是看不到屏幕的。用下頜和鼻子打字,有多大的難度可想而知。練著練著,晨飛的鼻頭和下頜腫了、磨破皮了。媽媽心疼她,讓她別練了。可是,這是唯壹的寫字方法,晨飛沒有退縮,也不能放棄。經過刻苦訓練,晨飛學會了使用電腦打字:從剛開始十幾分鐘打壹個字到現在壹分鐘打6、7個字。這其中的艱辛的汗水只有晨飛自己知道。
5年來,晨飛以鼻尖和下頜敲擊鍵盤 ,書寫著自己的青春,寫下了壹本文集。誰都無法想象,這壹篇篇文章的背後需要晨飛付出多大的艱辛,她打出壹首詩歌要用幾個小時,而壹篇散文則要花費好幾天的功夫。鼻子酸了、腫了,媽媽會幫她揉壹揉,揉完之後晨飛再繼續寫作。
如今,晨飛還在網上創建了博客。通過網絡,行動不便的晨飛結識了很多朋友,她的詩歌散文和日記被越來越多網友認可,現在晨飛已經成為了“諸子文學網”和“胡楊林文學網”的版主。
晨飛2003年至2005年被西豐縣、鐵嶺市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2006年被評為西豐縣首屆“十佳少先隊員”、2006年成為遼寧省楹聯學會會員、沈陽詩詞學會會員。2007年9月,晨飛考取了西豐縣職業高中,學習微機專業,開始向新的夢想進發。
趙晨飛:二十三年人生旅途 自我競賽的殘奧會
我是壹個有殘疾的女孩兒,
有手不能寫字,
有腿不能走路,
只能用鼻尖和下巴敲打鍵盤,
相信總有壹天我會在籠子裏飛出來,
像清晨的白鴿,
在天空中自由地翺翔。
人生就是壹個試驗場,
每壹次追求都是壹次新的試驗,
無論成功與否,
我相信都會留下記憶的芬芳……
——趙晨飛
腦癱女孩鼻尖打字 寫出《不屈的天使》
趙晨飛說,出書是她用來迎接在北京召開的殘奧會的壹種方式。雖然自己不能像體育健兒們壹樣在賽場上奮力拼搏,但她希望自己的書也能給殘疾朋友帶去勇氣和鼓勵。
今年23歲的趙晨飛因出生時缺氧而造成重度腦癱,多年來壹直與輪椅為伴,生活不能自理。壹直到18歲,趙晨飛才進入壹所特殊教育學校正式上學。
5年的學習生涯中,勤奮的趙晨飛不僅學會了使用電腦,而且還學會用鼻尖和下巴打字,寫下了2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其中包括百余首古體詩歌。頻繁地打字讓趙晨飛的鼻子和下巴經常化膿出血,但是在趙晨飛看來,寫作已經成為生活的壹部分,並不覺得苦。
如今,趙晨飛歷時5年寫下的20多萬文字被集成《不屈的天使》出版,書中充滿了她的感激之情,字裏行間洋溢著愛的信息。趙晨飛說,她壹方面希望用文字來感謝社會各界對她的關愛,另壹方面希望借此書與所有殘疾朋友***勉,壹起分享堅強與愛。
新華網沈陽9月20日專電 腦癱女孩趙晨飛用鼻尖和下巴敲打出的文學作品《不屈的天使》,20日在遼寧沈陽進行首次公開簽售,半小時即售出200余本,壹些讀者在現場感動落淚。
20日10時,記者在沈陽市北方圖書城看到,前來購書的讀者已經在壹樓大廳排起了長隊,壹些讀者邊翻看書邊用手指拭去眼角的淚水,壹些原本帶著孩子來購買教輔材料的家長也加入了購書的隊伍中。“趙晨飛的堅強讓人感動,也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沈陽讀者林曉丹說。
簽售臺上,身著紅白條紋上衣的趙晨飛清秀可人,雖然行為和語言能力極度受限,只能由身旁的媽媽在每本書上印下刻有“晨飛”字樣的印章,但壹向堅強樂觀的她,仍不斷用眼神向每位讀者表達著心中的感謝。
今年23歲的趙晨飛因出生時缺氧造成重度腦癱,多年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只受過6年特殊教育的她,不僅學會了使用電腦,還練就了用鼻尖和下巴打字的本事,敲打出2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2006年趙晨飛成為遼寧省楹聯學會會員、沈陽詩詞學會會員,兩年來創作了百余首古體詩歌。
今年9月,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不屈的天使》,不僅包括了趙晨飛在過去5年間的大量日記,還有近百首詩歌和文學界人士、網友對趙晨飛的殷殷寄語。
“我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許多人的愛改變了我,使我勇敢地去挑戰生活。”趙晨飛說,希望借此書與所有殘疾朋友***勉,同時以這本書為開端,努力讓自己的文學之路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