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茱萸酒,是舊時流行於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等地區的飲酒習俗。此俗早在宋代就已相當盛行。據南宋吳自牧《夢粱錄》載:“今世人(於重陽節)以菊花、茱萸,浮子酒飲之,蓋茱萸名‘辟邪翁’,菊花為‘延壽客’。”
①詩三百三首其七十七〔唐〕寒山
縱妳居犀角,饒君帶虎睛。
桃枝將辟穢,蒜殼取為瓔。
暖腹茱萸酒,空心枸杞羹。
終歸不免死,浪自覓長生。
②酬柏侍禦荅酒〔中唐〕王建
茱萸酒法大家同,好是盛來白碗中。
這度自知顏色重,不消詩裏弄溪翁。
③次韻申伯上杭道中見示二首其壹〔宋〕李綱
川途荏苒度年華,命與時謀敢自嗟。
但使直方能養浩,豈知權勢解悲誇。
淮舟昔***茱萸酒,閩館今同薄荷茶。
往復紛紛成底事,龐公只合訪丹霞。
④重陽壹首〔宋〕蘇籀
籬根金色小正時,醅墊風高與節期。
耿耿挑燈聞夜誦,匆匆刈穗飫晨炊。
閨娃犀蕊香盈把,朝士茱萸酒壹卮。
蓋世豪雄健天下,感秋應待羽觴治。
*籀:zhòu。a、籀文。b、閱讀: ~讀。
⑤偈頌二十五首其十八〔南宋〕釋道璨
天地壹東籬,萬古壹重九。
黃花三兩枝,東湖隨分有。
逢人不拈出,只麽空雙手。
醉殺天下人,不是茱萸酒。
⑥陶淵明己酉重九詩壹首某以此年此日舟次吉水距永和財壹程耳輒用其韻先寄二兄十三弟並呈提舉七兄〔南宋〕周必大
王覲十五載,歸來稀舊交。
我鬢昔已華,今茲固宜雕。
去國甫重五,還家倏登高。
永和有兄弟,咫尺如煙霄。
緬懷江東使,地遠心更勞。
遙知上翠微,江山勝金焦。
豈無茱萸酒,望望心郁陶。
相從會有日,永矣非壹朝。
⑦重陽無菊〔南宋〕薛季宣
二九節重陽,高風振群木。
彼菊東籬下,金英粲清馥。
中有黃裳美,雅稱清人服。
歲旱靡百草,芽檗渠能育。
冷淡登高會,悵望矧可復。
空酌茱萸酒,帽墮慵舉目。
愧乏淵明流,誠為淵明縮。
借使淵明在,淵明更淒蹙。
⑧九日飲侄女家〔元末明初〕舒頔
菊花杯泛茱萸酒,楊柳村沿石鏡山。
門掩黃雲千百頃,溪藏紅葉兩三灣。
歡然自覺情難盡,醉矣都忘夜易闌。
細雨斜風休作惡,歲寒心事正相關。
⑨邀客其壹〔明〕康海
舊日追遊盡,蕭條幸有君。
無能消宿雨,未可怨朝雲。
燕市茱萸酒,秦樓翡翠裙。
⑩九日登柳山〔明〕顧璘
佳節登臨感歲華,蒼梧雲影向秋賒。
高空獨鶴翻風去,返照澄江抱郭斜。
南國音書催白雁,東籬歸興倚黃花。
衰遲自愛茱萸酒,瘴癘誰悲薏苡車。
木蘭花慢·重陽〔明〕韓邦奇碧梧寒景物,呈秋象、好秋光。
正玉雁南飛,金風西動,白露含霜。
瓶中茱萸酒綠,東籬下還見菊花黃。
試問人間佳節,壹年幾度重陽。
***知音壹醉紫。
霞觴得徜徉。
便短發、蕭蕭從渠落帽,也自無妨。
龍山高人已往,看龍山依舊晚蒼蒼。
樂處須開笑口,休思身在他鄉。
獨坐寫懷〔明〕張天賦兀坐幽亭秋氣清,神光南面喜新晴。
芙蓉冷處自顏色,蟋蟀靜中閑語聲。
翠蓋瀟疏金錯落,寒泉溜亮玉琮琤。
無言歲歲黃花約,笑把茱萸酒漫傾。
修真老人〔明〕施漸山中老人鹿豕居,不學訓詁身通儒。
窖裏茱萸酒常滿,門外筼筜竹萬餘。
盤桓素履幽人吉,清凈每尋開士說。
也知大道爾輩能,叩君壹授長生訣。
九日登歷下千佛山〔明〕蔡叆索居逢九日,山寺壹登遊。
紅葉西風晚,黃花細雨秋。
雁從寒樹沒,嵐帶遠山浮。
何必茱萸酒,清吟亦遣愁。
九日陳汝大招集林氏園亭同陳幼孺鄭性之康孟擔徐惟起袁無競分得陽字〔明〕佘翔招隱城隅壹草堂,開尊正對菊花黃。
臺邊薜荔寒秋水,檻外芙蓉弄夕陽。
雲起三山藏古堞,風吹萬籟轉清商。
相看不醉茱萸酒,鏡裏空餘兩鬢霜。
九日任公祖邀登金山次韻呈謝〔明〕林熙春使節光搖粵水濆,重陽風物有餘矄。
榻懸峰頂情無限,帽落樽前興不群。
詞客千秋分白雪,歸人三徑傍卿雲。
茱萸酒罷渾天凈,可但瀛城瑞色氳。
九日送余毓初孝廉遠訪回鏞〔明〕林熙春金玉光華瑞色溶,何當千裏問明農。
論心歲月盟初洽,轉盻茱萸酒正醲。
虎豹關頭堪戲馬,鳳皇臺上復登龍。
君歸努力時難再,吾道南兮是爾宗。
小山叢竹四首其四〔明〕董紀去濕茱萸酒,扶衰枸杞茶。
滿山屯玉氣,平地出丹砂。
重九呈兄勉翁三首其壹〔明〕管訥異鄉重九日,難得好懷開。
細把茱萸酒,殷勤勸壹杯。
九日雨止力疾登萬石峰四首其四〔明〕王慎中雨罷天青山盡出,登山勉強扶衰疾。
縱然不飲茱萸酒,猶勝家中過九日。
九日風阻鄭家口〔明〕王世貞野戍秋高鼓角哀,蕭蕭木葉走黃埃。
橫驅濁浪蛟龍鬥,復掩深林虎豹來。
短發霜風欺落帽,異鄉天地畏登臺。
祗應諸季茱萸酒,妒殺黃花傍汝開。
重九日登高懷故人〔明〕王世貞頻年搖落伴風塵,回首連枝淚滿巾。
今朝兄弟茱萸酒,卻向天涯憶遠人。
舟次別陸都閫鳴野王淵泓朱殷如二孝廉〔明末清初〕阮大鋮郵程次第水雲間,棹雨檣燈每***憐。
笑對鴟夷麾白羽,醉看龍氣隱青氈。
山樽細遞茱萸酒,邛竹輕挑橘柚煙。
別後相看明月吐,莫忘飛夢草堂前。
九日〔明末清初〕釋函是觀水水初涸,登山山漸寒。
水涸尚可汲,山寒磨衲單。
衣單當徹骨,汲井領斜看。
誰把茱萸酒,憑誰為整冠。
菊花開燦爛,澗水急潺潺。
何處不相似,狂歌到日殘。
重九前二日曹使君再集鬥山〔明末清初〕施閏章*同高司馬、鄢別駕分得頻字
論文良會不辭頻,露坐殘秋當好春。
風細暮雲深繞樹,臺空新月故依人。
山頭預把茱萸酒,物外誰閑吏隱身。
乘興題詩從造次,莫應此夜動星辰。
茱萸灣作和人其壹〔明末清初〕屈大均日暮天寒估舸回,八鮮紛自下河來。
茱萸灣口銷愁地,更有茱萸酒滿杯。
九日吊嶽墳其壹〔明末清初〕錢澄之令節笙歌沸滿湖,將軍祠墓草荒蕪。
兩宮異域魂難返,雙冢千秋鬼未孤。
古廟夜深嘶汗馬,空林月落吊啼烏。
臺前跪薦茱萸酒,得似黃龍痛飲無。
重泊餘幹溪書感(是去年九日無酒處)〔清〕趙執信湖畔沙鷗覺往還,又臨野岸弄潺湲。
三秋留恨茱萸酒,兩度維舟苜蓿灣。
應有居人猜白舫,空教新月笑朱顏。
青春欲盡猶為客,縱伴漁樵未是閑。
采桑子三首其二〔清〕王時翔涼波倒浸層樓影,疏柳寒塘。
簾裏重陽。
壹朵秋花點鬢黃。
無端惹起離人恨,不住回腸。
約略新妝。
曾把茱萸酒數行。
重陽前三日留別左心莊〔清〕吳鰲竹裏連朝***把杯,重陽將近客將回。
懸知佳節匆忙過,且看黃花次第開。
如此樓臺今日去,幾時風雨故人來。
多君預進茱萸酒,落月寒雞醉莫催。
賀新涼·京口舟中送虞旭岡北上〔清〕劉嗣綰十五回重九。
恰今朝、滿城風雨,送君京口。
數到江天紅樹影,秋在短長亭堠。
戀半霎、蓬窗坐守。
露白峰青圖畫好,聽雙雙、檣燕留人又。
恨壹片,寒濤走。
眼看菱角成雞豆。
更那堪、外家梨栗,舊情同剖。
七裏橋邊重系纜,此景也思量否。
記不起、兒時分手。
後夜尋君惟有夢,倚西風、攀斷蕭蕭柳。
且莫負,茱萸酒。
山樓吹笛圖送張叔虎歸吳淞〔清〕錢杜雲安山樓夜吹笛,江上潮平送行客。
三巴壹夜秋已生,江船欲開聞笛聲。
笛聲嗚咽樓頭起,月明吹落巴江水。
誰是吳淞張季鷹,蒓鱸歸思秋風裏。
闌幹百折穿鳥巢,腳下颯颯聞江濤。
出峽還愁夜猿急,舉頭惟見蒼崖高。
舟人催客前灘住,酒醒夢覺知何處。
篷影全遮硤口煙,櫓聲猶繞樓前樹。
今夜山樓送客歸,幾時吹笛故園扉。
他鄉莫忘茱萸酒,只待江南白雁飛。
澎湖九日登高其二〔清〕吳性誠天際微雲壹抹青,石銜精衛滿煙汀。*
波喧鼉鼓潮聲息,風過魚梁水氣腥。
戲馬呼鷹空有恨,求仙采藥恐無靈。
忘情名利身還健,不飲茱萸酒獨醒。
*作者註:“澎島皆石結成。”
踏莎行·其三秋〔清〕袁綬霜老空林,霞燒遠岫。
井梧搖落西風驟。
東籬黃菊又堆金,當筵誰勸茱萸酒。
心較雲閑,人如花瘦。
六銖衣薄涼初透。
小樓容易入深宵,薰爐倚暖香凝袖。
九日邀同人小集陶然亭〔清〕嚴烺有約尋詩壹騎催,新晴天氣絕塵埃。
疏花自向風中亂,冷節偏宜雨後來。
野水蒼葭明鶩鷺,夕陽衰草上樓臺。
諸公鼎鼎年華盛,更勸茱萸酒壹杯。
津門感事其二〔清〕張秉銓憶昔春明作吏來,風波如此信堪哀。
有人竟誤東坡死,何地能容北海才。
悵望飛鴻遵淺渚,虛傳市駿上高臺。
淒涼怕聽軍書報,且盡茱萸酒壹杯。
九日登黃鶴樓〔清〕張希良壹上丹梯人境外,秋高霜潔大江空。
洲沈鸚鵡波猶綠,山冷胭脂樹半紅。
辭賦豈能經浩劫?樓臺不斷有雄風。
與君醉把茱萸酒,鶴渚龍峰興亦同。
抵舍〔清〕袁佑搖落悲秋暮,空山又掩扉。
虛名知己在,盛世壯心違。
九月茱萸酒,十年蘿薜衣。
愁顏難自解,不為羨輕肥。
鳳棲梧·重九〔清〕黃琬璚落木蕭蕭愁永晝。
秋雨秋風,佳節逢重九。
糕字尋常難賦就。
風流帽落何人又。
簾卷清香盈兩袖。
黃壓疏籬,菊短秋容瘦。
幾度花前開笑口。
壹杯酣醉茱萸酒。
九日壺園小集,補之廣文以次孫宗衡報捷賦詩為賀,次韻和之其壹〔清〕劉繹又見秋風生桂枝,感秋幾輩鬢添絲。
菊香老圃豪猶昔,竹解虛心醉亦師。
人世常多僥幸事,遭逢盡有晚成時。
勸君滿飲茱萸酒,過眼浮雲未足奇。
九日〔清〕郭嵩燾歲歲茲辰泛菊觴,今餘淚雨灑衣裳。
蘄黃形勝餘回合,江漢波濤接混茫。
萬裏秋風催短發,三年轉戰又重陽。
茱萸酒盡天涯會,回首幹戈道路長。
歌頭〔晚清〕俞樾四時行樂詞和竹樵方伯,此調自唐莊宗壹首外未見有作者,萬氏詞律於後半闋未註句讀,且止三韻,殊為疏略。竹翁原唱於後半第三句、第五句均葉韻,遵詞譜也,余亦同之。
寫宜春、乍拈春筆。
元宵上巳,良辰來絡繹。
綺羅叢,排歌席。
芳郊外、玉勒金鞍,香塵無跡。
幾何時、春光非昔。
沈醉過端陽,新荷出。
微雨過,小庭寂。
搖畫扇、壹塌松陰下,不巾幘。
巧雲收,又中秋,秋月白。
玉露滿天,瓊樓何處笛。
最好是重陽,茱萸酒,還將菊花糕,佐肴核。
光陰迅,早消息,逗梅稍,幾朵含苞欲拆。
擁紅爐,貉袖狐襟團坐,宵長如年,戲分曹,同射覆,到除夕。
詠九日登高其二〔近現代〕暴煥章鴻雁南征際九秋,重陽偕友步岑樓。
玉杯滿酌茱萸酒,艷艷黃花置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