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形容年齡差的詩句

形容年齡差的詩句

1. 關於年齡差的詩句

關於年齡差的詩句 1.形容兩個年齡相差很大相愛的詩句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此詩為唐代銅官窯瓷器題詩,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創作或當時流行的裏巷歌謠。1974-1978年間出土於湖南長沙銅官窯窯址。見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下冊,《全唐詩續拾》卷五十六,無名氏五言詩,第1642頁,中華書局,1992年10月版。

唐代長沙銅官窯,是未見於史籍記載的民間瓷窯。在已發現的幾百件器物上題寫的各種詩句數十首,基本屬於流行在市井巷裏的歌謠,唐代潭州的民俗風情全凸現在這些瓷詩裏。

2.“古代形容男女年齡差距大而不能在壹起”的詩詞有哪些

1、詩詞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

2、出處

此名句摘自為唐代《銅官窯瓷器題詩》,作者不詳。見載於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下冊,《全唐詩續拾》卷五十六,無名氏五言詩,第1642頁,中華書局,1992年10月版。

此詩為唐代銅官窯瓷器題詩,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創作或當時流行的裏巷歌謠。1974-1978年間出土於湖南長沙銅官窯窯址。見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下冊,《全唐詩續拾》卷五十六,無名氏五言詩,第1642頁,中華書局,1992年10月版。

3、大概意思

感嘆兩人相愛卻不能長相守的無奈辛酸。

詩中的無奈可能是由於年齡的差距,還有距離的遠近。

也可理解成 妳在談請說愛的時候,我還不知情為何物,我知情為何物的時候,妳已經遠離了我 恨不能與妳同時懂得情愛,天天與妳相隨,日日與妳相守。

3.形容人年紀輕,無知的詩句有哪些

形容人年紀輕,無知的詩句很少,只有壹首,具體如下:《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代: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譯文:人年少時不明白憂愁的滋味,喜歡登高遠望。

喜歡登高遠望,為吟賦新詞而勉強說愁。現在嘗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說不出。

想說卻說不出,卻說道:“好個涼爽的秋天呀!”

擴展資料:

全詞通過回顧少年時不知愁苦,襯托“而今”深深領略了愁苦的滋味,卻又說不出道不出,寫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變化。上片說,少年時代思想單純,沒有經歷過人世艱辛,喜歡登上高樓(層樓),賞玩景致,本來沒有愁苦可言,但是“為賦新詞”,只好裝出壹副斯文樣子,勉強寫壹些“愁苦”的字眼應景。

上片生動地寫出少年時代純真幼稚的感情。“不識”寫少年人根本“不知道”什麽是“愁”,十分真切。

下片筆鋒壹轉,寫出歷盡滄桑,飽嘗愁苦滋味之後,思想感情的變化。“識盡愁滋味”概括了作者半生的經歷,積極抗金,獻謀獻策,力主恢復中原,這些不僅未被朝廷重視,反而遭受投降派的迫害、打擊。

他這“愁”郁結心頭已久,是很想對人傾訴壹番,求得別人的同情和支持的。但是壹想到朝廷昏庸黑暗,投降派把持政權,說了也於事無補,就不再說了。

“欲說還休”深刻地表現了作者這種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憤愁苦溢於言表。值得註意的是,“欲說還休”四字重復出現,用叠句的形式渲染了“有苦無處訴”的氣氛,加強了藝術效果。

使讀者體會到,作者為國事憂愁,極端痛苦,竟至不能對人訴說,這是因為“恐言未脫口而禍不旋踵”(辛棄疾:《論盜賦劄子》),作者實在有難言的苦衷啊!怎麽辦呢?只好“顧左右而言它”,“卻道天涼好個秋”句,意思就是說作者無可奈何,只得回避不談。說些言不由衷的話聊以應景!此詞通篇言愁,上片描繪出少年涉世未深卻故作深沈的情態,下片寫出滿腹愁苦卻無處傾訴的抑郁,通過“少年”時與“而今”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受壓抑、遭排擠、報國無門的痛苦之情。

全詞突出地渲染了壹個“愁”字,以此作為貫串全篇的線索,構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淺意深,令人回味無窮。百度百科-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4.含有歲字的詩句

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元稹

雨餘憐日嫩,歲閏覺春長。 湘南登臨湘樓

文丙

歌舞地不尚,歲寒人自移。 新栽松

方幹

知心似古人,歲久分彌親。 別喻鳧

無可

精誠山雨至,歲月廟松衰。 經貞女祠

王貞白

歲歲但防虜,西征早晚休。 塞上曲

歲寒虛勝竹,功績不如桑。 述松

歲寒終不變,堪比古人心。 依韻和幹公題庭中太湖石二首 其壹

王建

歲去停燈守,花開把火①看。 惜歡

王勃

東巖富松竹,歲暮幸同歸。 送盧主簿

王熊

歲月空嗟老,江山不惜春。 奉別張嶽州說二首 其壹

韋莊

歲暮鄉關遠,天涯手重攜。 歲晏同左生作

韋應物

歲晏仰空宇,心事若寒灰。 秋夜二首 其二

包佶

歲華唯隴柏,春事罷公桑。 昭德皇後挽歌詞

盧綸

歲終書善績,應與古碑同。 送陳明府赴萍縣

古村荒石路,歲晏獨言歸。 寄贈暢當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