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服飾
無論男女,都穿棉布或錦緞(過去為自制土布或麻布)長衫,右衽,比較寬松,形似旗袍。
男衣過膝,女衫有的到腳背。色彩因年齡不同有所變化,中老年人多為單壹的藍色、黑色,年輕姑娘則喜歡艷麗的色彩。衣領、袖口和對襟有紮花,斜襟部嵌有壹至三指寬的花紋,有的鑲梅花形銀飾,皆手工細作。
2、飲食
羌族飲食豐富。主食是玉米、洋芋、小麥、青稞,輔以蕎麥、油麥和各種豆類,蔬菜品種多樣。傳統的飲食有攪團、玉米蒸蒸、“金裹銀”或“銀裹金”、洋芋糍粑、煮洋芋、豬膘肉。
3、出行
羌族地區山高谷狹,交通險阻,羌族人憑智慧架起了竹索橋、“懸筒渡索”的溜索和木架的挑橋,開鑿了棧道。索橋在古代稱“笮”,是將竹繩系在河谷兩岸堅固的物體上,不用鐵釘,沒有橋墩,只是用多條竹索,並排橫跨江面,上鋪木板,以通人畜。
4、舞蹈
羌族舞蹈舞風古樸典雅,粗獷優美。主要分為自娛性舞蹈、祭祀性舞蹈、禮儀性舞蹈、集會性舞蹈四類,基本動作較為壹致而各具特色。自娛性舞蹈最具代表性的舞種有“莎朗”和“席步蹴”,與節日、喜慶活動密切相關。
5、婚嫁
新中國成立前,羌族男女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存在“指腹婚”、“懷抱婚”、“童子婚”、“買賣婚”等婚姻形式。婚姻講究門當戶對,有轉房、入贅、搶婚的習俗。新中國成立後,自主婚姻逐漸居多。但傳統的禮儀程序壹直保留至今。
隨著羌寨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得到改善,昔日的婚姻儀式更增添了新的內容。傳統和現代相結合,將羌族的傳統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更增添了喜慶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