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刈麥 作者:(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山中寡婦 杜荀鶴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後尚征苗。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觀 祈 雨 李約 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
另外推薦“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這首詩見《水滸傳智取生辰綱》,是白勝挑酒上崗時順口唱出的。
大概是宋、元時代壹支民歌。 憫農二首 憫農二首 李紳 春種壹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希望對妳有幫助O(∩_∩)O。
2.形容古代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詩句有哪些1、足蒸暑土氣, 背灼炎天光。——唐代,白居易《觀刈麥》
釋義:他們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梁上烤曬著炎熱的陽光。
2、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李紳《憫農二首》
釋義: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3、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唐代,白居易《賣炭翁》
釋義: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斑白十指漆黑。
4、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唐代,崔道融《田上》
釋義:春雨已下得很充足了,以致連高處的田裏也存滿了壹片白茫茫的水,為了搶種,農民披著蓑衣冒著雨,半夜就來田裏耕作。
5、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釋義:清晨早起下地鏟除雜草,夜幕降臨披著月光才回家。
3.關於辛勤勞動的詩句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白居易《觀刈麥》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憫農》)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君看壹葉舟,出沒風波裏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輻兮,寘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真猗。
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輪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淪猗。 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賣炭翁, 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 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 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壹尺雪, 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 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 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 回車叱牛牽向北。 壹車炭,千余斤, 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壹丈綾, 系向牛頭充炭直。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晨星裏荒匯。
戴月荷鋤歸 刺繡五彩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籽。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4.描寫人民辛苦勞動的古詩觀刈麥 白居易
時為盩厔縣尉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題意為觀看農民收割麥子。詩歌描寫民生疾苦,替老百姓疾呼痛苦之聲,表現賦稅的繁重,對弱者,受壓迫者的同情,憐憫,關心,對剝削者壓迫者的抨擊。
5.古詩中體現人們辛勤勞動的句子李紳<;鋤禾>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1.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2.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
3.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