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高應乾是哪朝人?

高應乾是哪朝人?

鑒於高應乾其人其詩在斷代上實際存在或宋或清的兩歧現象,而宋代說又存在疑點、晚而無據,不足以讓人采信,筆者遂將查閱重點轉而指向清代。雖然,和宋代壹樣,在有關清人的史傳雜著、地方書誌乃至詩歌總集如徐世昌《晚晴簃詩匯》中依然不見有高應乾侶叔氏的任何記載,筆者卻在壹則素以水文價值高而著稱的白鶴梁清人題刻——《蕭星拱重鐫石魚記》 ⑩ 中有了壹點發現。蕭氏記雲: 涪江石魚,鐫於波底,現則歲豐,數千年來傳為盛事。康熙乙醜春,五水落而魚復出。望前二日,偕同人往觀之,仿佛雙魚 蓂 蓮隱躍。蓋因歲久剝落,形質模糊幾不可問,遂命石工刻而新之,俾不至湮沒無傳,且以望豐亨之永兆雲爾。時同遊者舊黔令雲間杜同春悔川,州佐四明王運亨元公, 旴 江吳天蘅囗囗、何謙文奇,西陵高應乾侶叔,郡人劉之益四仙、文珂奚仲。 涪州牧旴江蕭星拱薇翰氏記略 題記不僅有明確的年代信息:“康熙乙醜(按:二十四年, 1685)春”,而且也明確記載了“西陵人高應乾侶叔”為“時同遊者”之壹。為慎重起見,筆者又查找了題記所載當時同遊諸人中高氏之外其余數人的有關材料,茲將所獲臚列於後,以為輔證: 1、《大清壹統誌》卷三七五《東川府?名宦》:“本朝蕭星拱,南城人,康熙四十壹年任知東川府,勤於政事,整頓地方。以東川土地空曠難守,乃於東門截築土城約退三十余丈,捍衛賴之。”(和珅等撰,《四庫全書》本,史部第483冊第65頁) 2、《四川通誌》卷三壹《皇清職官》載:蕭星拱,江西吏員,康熙十九年、二十三年二任涪州知州,康熙二十壹年任忠州知州,三十年任重慶府知府;又,杜同春,江南拔貢,康熙五年任黔江縣(按:時屬酉陽州,與涪州、忠州同隸重慶府)知縣。(黃廷桂、張晉生等纂修,《四庫全書》本,史部第 560冊第666、669-671頁) 3、同治《涪州誌》卷首《附錄舊誌纂修姓氏》:康熙庚子(按:當為“癸亥”,詳下條)年纂修邑人劉之益、何詵虞、文珂、陳命世、夏道碩、向牖螭;卷五《秩官誌·國朝秩官·知州》:蕭星拱,江西人,康熙十九年任,重修學宮補修官署;卷五《秩官誌·國朝秩官·吏目》:王運亨,吏員,浙江人。(呂紹衣、王應元纂,《中國地方誌集成·四川府縣誌輯》第46集,巴蜀書社1992年影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第481、502、508頁) 4、《民國涪陵縣續修涪州誌》卷二七《序錄·舊序》載:《康熙癸亥年(按:二十二年,1683)續修州人劉之益序》、《康熙癸亥年續修州人文珂序》。(王鑑清、施紀雲纂,《中國地方誌集成·四川府縣誌輯》第47集,巴蜀書社1992年影民國十七<1928>年鉛印本,第193-194頁) 5、涪陵白鶴梁題刻碑文拓圖《蕭星拱(觀)石魚記》:“涪江之心有石魚,春初魚見,可蔔豐稔。州之八景雲‘石魚兆豐'者,即其所也。甲子春正月,忠州守朱世兄自巴渝返舟過此。其尊人與余誼屬師弟,而其叔朱羽公諱麟禎者 ⑾ ,初官於涪,士民德之,亦嘗來此。余因攜觴偕往,以續舊遊。見石魚復出,則是年之稔可知,因舉觴相慶曰:國之重在民,民之重在食;而食之足,又在樂歲之有余。則吾儕之此壹遊也,非但以遊觀為樂,直樂民之樂也雲爾。於是乎記。大清康熙二十三年甲子春正月二十九日,同遊知忠州事三韓商玉朱囗囗、浙江慈溪寅囗周囗囗。郡守旴江蕭星拱題” ⑿ 綜合上述,足夠斷明:高應乾實為清人,而其《白鶴梁觀石魚》詩,亦當是賦於“康熙乙醜”與蕭氏等同遊之時。要之,晚清迄今《八瓊室金石補正》、同治《涪州誌》、《全宋詩》、《宋代蜀詩輯存》諸書相沿已久的以高應乾《白鶴梁觀石魚》為宋人宋詩的錯誤觀點應予澄清。

麻煩采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