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喜遷鶯·人洶洶》
唐代:韋莊
人洶洶,鼓冬冬,襟袖五更風。大羅天上月朦朧,騎馬上虛空。
香滿衣,雲滿路,鸞鳳繞身飛舞。霓旌絳節壹群群,引見玉華君。
譯文:五更拂曉,曉月朦朧,正是百官上朝時。街頭人聲鼎沸,鼓樂齊鳴,科舉高中的士子衣袂襟袖迎風飄飄,誌得意滿,騎馬直奔朝廷面見君王。
花香滿衣,祥雲滿路,衣上所繡的鸞鳳繞身飛舞。彩色旌旗壹隊隊絢爛如天上虹霓,絳紅色儀仗壹排排壯麗如彩霞,引領著中舉的士子去拜見皇後。
2、《減字木蘭花·銀箏旋品》
宋代:蘇軾
銀箏旋品。不用纏頭千尺錦。妙思如泉。壹洗閑愁十五年。
為公少止。起舞屬公公莫起。風裏銀山。擺撼魚龍我自閑。
譯文:隨即欣賞彈用銀裝飾的箏。不用大量的財物賞賜演奏者;不用花費而欣賞美好的演奏。美妙的才思象泉水湧出,滔滔不絕。洗掉了我十五年的閑愁。為了讓您稍作停留。您不要起身走了,請您起舞。我是會像蓬萊仙島三神山裏的魚龍在風裏擺撼舞蹈的。
3、《春宵自遣》
唐代:李商隱
地勝遺塵事,身閑念歲華。
晚晴風過竹,深夜月當花。
石亂知泉咽,苔荒任徑斜。
陶然恃琴酒,忘卻在山家。
譯文:身處景物美好的地方,能使人忘卻紛擾的凡塵俗事;身心悠閑時,便會記掛起四季的美好景物。晴朗的夜空中,風兒吹過竹林;深夜時分,清朗的月光映照在花兒上。
山泉在亂石中流淌,聲音幽咽。小路斜斜,上面布滿了苔蘚。我無比暢快地寄情於琴韻酒興,忘記了自己身處深山人家。
4、《浣溪沙·父老爭言雨水勻》
宋代:辛棄疾
父老爭言雨水勻,眉頭不似去年顰。殷勤謝卻甑中塵。
啼鳥有時能勸客,小桃無賴已撩人。梨花也作白頭新。
譯文:村子裏的父老們都爭先恐後地對我說,今年風調雨順,壹定會有壹個好收成,他們不會再像去年那樣緊鎖眉頭地發愁了,也不會再愁無米下鍋,而讓甑子積滿著灰塵。
樹枝上的鳥兒歡快地啼叫著,像是在勸我多喝幾杯,桃樹的嫩枝上已經綻出嬌艷的花朵,十分逗人喜愛。梨花開滿樹,那白色的花朵,像是給它新添了壹頭白發。
5、《答友人贈烏紗帽》
唐代:李白
領得烏紗帽,全勝白接蘺。
山人不照鏡,稚子道相宜。
譯文:戴上了烏紗帽,真是比白色接籬好得多。我並不去照鏡子,因為小兒子已經說很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