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9年,在米蘭大公加裏阿諾和阿拉貢的公主伊薩貝爾的結婚喜宴上,出現了以詩歌、音樂、舞蹈三者相結合的新節目。穿著神話人物服裝的“眾神”載歌載舞地活躍在整個宴會上,受到與會者的熱烈歡迎。
後來,這種表演藝術形式傳到法蘭西,更是風靡壹時。從此,這種形式的表演便被人們稱為“芭蕾”。
到了19世紀,芭蕾進入了它的“黃金時代”,並形成了意大利、法國、俄羅斯三大學派,《天鵝湖》《吉賽爾》《仙女》《睡美人》《胡桃夾子》等許多經典作品就是在這壹時期產生的。在當代,芭蕾和現代舞結合又賦予芭蕾新的生命,產生了“現代芭蕾”。
500多年過去了,芭蕾已經發展成為運用獨舞和群舞,附加音樂、布景等手段,表現故事情節、令人賞心悅目的劇場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