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消暑》詩雲:“何以消煩暑,端坐壹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詩人獨坐庭院,淡泊自然,神靜心寧,靜則生涼。讀著宋代詩人陸遊的“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蓮池自在香”的詩句,仿佛漫步在婆娑多姿的綠柳林中,徜徉於碧波湯漾的荷塘小徑,清風徐徐,荷香沁人心脾,笛聲悠揚悅耳,暑熱頓消於無形之中。
夏天的早晨或午後,撐竿垂釣於白楊遮蓋、綠柳垂波的河湖岸畔,呼吸著水邊的新鮮空氣,欣賞著水中的百態遊魚,既消除了炎熱暑氣,又增添了生活樂趣;既寧神靜氣,又健腦強身,其興頗濃,其益無窮。唐朝儲光羲詩曰:“垂釣綠彎春,春深古花亂;雲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正是:風平,水清,心寧,垂釣之樂不在魚,在於清涼世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