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竹笛詩句

關於竹笛詩句

1.有關竹的詩句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行人。 ――唐.杜甫《詠春筍》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唐.杜甫《詠竹》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好竹千竿翠,新泉壹勺水。 ――宋.陸遊

竹勁由來缺祥同,畫家雖巧也難工。 ――明.徐渭《風竹》

細細的葉,疏疏的節;雪壓不倒,風吹不折。 ――清.鄭板橋《題墨竹圖》

雨後龍孫長,風前鳳尾搖;心虛根柢固,指日定幹霄。 ――清.戴熙《題畫竹》

待到深山月上時,娟娟翠竹倍生姿。 ――清.王慕蘭《外山竹月》

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 宋·範成大衡《陽道中二絕》

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宋·範成大《發合江數裏,寄楊商卿諸公》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唐·杜甫《將別巫峽,贈南卿兄襄西果園四十畝》

榿林礙日呤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唐·杜甫 《堂成》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 唐·杜甫《竹》

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唐·白居易《食筍詩》

尤愛此君好,搔搔緣拂天,子猷時壹至,尤喜主人賢。——清·蒲松齡 《竹裏》

客中常有八珍嘗,那及山家野筍香。—— 清·吳昌碩《詠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清·鄭板橋《竹石 》

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唐·陳陶 《長竹》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清·鄭板橋《竹石》

寫取壹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清·鄭板橋《予告歸裏,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殷勤問竹箸,甘苦爾先嘗。——明·陳良規《詠竹著》

希望采納!!!!

2.描寫竹聲的詩句

竹裏館 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竹裏館 裴迪

來過竹裏館,日與道相親.出入惟山鳥,幽深無世人.

慈姥竹 李白

當塗縣北有慈姥山,積石俯江,岸壁峻絕,風濤洶湧.

其山產竹,圓體疏節,堪為簫管,聲中音律.

野竹攢石生,含煙映江島.翠色落波深,虛聲帶寒早.

龍吟曾未聽,鳳曲吹應好.不學蒲柳雕,貞心常自保.

嚴鄭公宅同詠竹 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墻.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柳宗元

危橋屬幽徑,繚繞穿疏林.迸籜分苦節,輕籜抱虛心.俯瞰涓涓流,

仰聆蕭蕭吟.差池下煙日,嘲哲鳴山禽.諒無要津用,棲息有余陰.

竹徑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徑,繞溪三裏余.檀欒被層阜,蕭瑟映清渠.

日落見林靜,風行知谷虛.田家故人少,誰肯***焚魚.

新竹 元稹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新栽竹 白居易

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何以娛野性,種竹百余莖.

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已覺庭宇內,梢梢有余清.

最愛返窗臥,秋風枝有聲.

酬人雨後玩竹 薛濤

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眾類亦雲茂,虛心寧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晚歲君能賞,蒼蒼盡節奇.

同郭參謀崔仆射淮南節度使廳前竹 劉長卿

昔種梁王苑,今移漢將壇.蒙籠低冕過,青翠卷簾看.

得地移根遠,經霜抱節難.開花成鳳實,嫩筍長漁竿.

靄靄軍容靜,蕭蕭郡宇寬.細音和角暮,疏影上門寒.

湘浦何年變,山陽幾處殘.不知軒屏側,歲晚對袁安.

洗然弟竹亭 孟浩然

吾與二三子,平生結交深.具懷鴻鵠誌,苦有 鳥 鳥心.

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達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葺夷陵幽居 李涉

3.贊美笛子的詩句

《塞上聽吹笛》作者是唐朝文學家高適。

其全文古詩如下: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壹夜滿關山。

翻譯 冰雪融盡,入侵的胡兵已經悄然返還。月光皎潔,悠揚的笛聲回蕩在戍樓間。

試問飽含離情的《梅花曲》飄向何處?它仿佛像梅花壹樣隨風落滿了關山。 《春夜洛城聞笛》是唐朝文學家李白所著。

其全文古詩如下: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東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翻譯 是誰家的庭院,飛出幽隱的玉笛聲?融入春風,飄滿洛陽古城。客居之夜聽到《折楊柳》的樂曲,誰又能不生出懷戀故鄉的深情。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劉禹錫。其全文古詩如下: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壹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翻譯 在巴山楚水這些淒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

懷念故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沈船的旁邊正有千帆駛過,病樹的前頭卻是萬木爭春。

今天聽了妳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壹懷美酒振奮精神。 《從軍行》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王昌齡。

其古詩全文如下: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裏愁。

譯文 烽火城西面的樓高有百尺,黃昏時我獨自坐在那裏,沐浴著青海湖來的秋風。羌笛吹奏《關山月》的樂曲被秋風從遠處帶來,無論如何也消除不了我對萬裏之外的妻子的思念。

《涼州詞》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王之渙。其古詩全文如下: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翻譯 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遊的萬仞高山之中,壹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裏,顯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壹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牧童》作者是唐朝文學家呂巖。

其古詩全文如下: 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譯文 綠草如茵,廣闊的原野,壹望無垠。笛聲在晚風中斷斷續續地傳來,悠揚悅耳。

牧童放牧歸來,在黃昏飽飯後。 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夢中作》作者為宋朝文學家歐陽修。古詩詞全文如下: 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

棋罷不知人換世,酒闌無奈客思家。 譯文 在古典詩歌中,寫夢或夢中作詩為數不少。

清代趙翼在《甌北詩話》中曾說陸遊的集子裏,記夢詩多至九十九首。這類作品有的是寫夢,有的則是借夢來表達詩人的某種感情。

此詩的另壹個特點是,對仗工巧,天衣無縫,前後兩聯字字相對。這是受了杜甫《絕句》詩的影響。

《登快閣》作者是宋朝文學家黃庭堅。其古詩全文如下: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壹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裏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譯文 我並非大器,只會敷衍官事,忙碌了壹天了,趁著傍晚雨後初晴,登上快閣來放松壹下心情。

舉目遠望,時至初冬,萬木蕭條,天地更顯得闊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練分明地向遠處流去。

友人遠離,早已沒有弄弦****的興致了,只有見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想想人生羈絆、為官蹭蹬,還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著笛子,漂流到家鄉去,在那裏與白鷗做伴逍遙自在豈不是更好的歸宿。

《江上》作者是宋朝文學家王安石。其古詩全文如下: 江上漾西風,江花脫晚紅。

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 翻譯 江面上吹過壹陣秋風,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紛紛飄落。

離別之情讓遠去的笛聲吹送,並隨秋風吹到亂山的東面。 《觀胡人吹笛》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

其古詩全文如下: 胡人吹玉笛,壹半是秦聲。 十月吳山曉,梅花落敬亭。

愁聞出塞曲,淚滿逐臣纓。 卻望長安道,空懷戀主情。

譯文 胡人吹奏著玉笛,大都是秦地的音聲。十月吳山的清曉,壹曲《梅花》落到敬亭。

愁苦中聽到《出塞》的樂曲,淚水頓流,沾濕了我的帽纓。回頭遙望那通往長安的大道,可嘆我空懷著眷戀君主的衷情。

《黃鶴樓聞笛》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其古詩全文如下: 壹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譯文 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經過武昌時遊黃鶴樓所作。

本詩寫遊黃鶴樓聽笛,抒發了詩人的遷謫之感和去國之情。西漢的賈誼,因指責時政,受到權臣的讒毀,貶官長沙。

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牽連,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詩人引賈誼為同調。

《夢江南》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皇甫松。其古詩全文如下: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

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瀟瀟。 人語驛邊橋。

譯文 更深燭盡,燭光暗淡,畫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我昏昏欲睡,終於進入了夢鄉,夢中是我久別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時,江南雨季,我獨自在壹艘船上,手握竹笛,和著船外那蕭蕭的夜雨盡情的吹奏,時而聽見橋上驛亭邊人語,操著那久違的鄉音,訴說著難忘的故事。

正所。

4.形容笛子的詩句

1.

常居物外度清時,

牛上橫將竹笛吹.

壹曲自幽山自綠,

此情不與白雲知.

2.

數萼初含雪,

孤清畫本難.

有香終是別,

雖瘦亦勝寒.

橫笛和愁聽,

斜枝倚病看.

朔風如解意,

容易莫吹殘.

3.

牛得自由騎,

春風細雨飛.

青山青草裏,

壹笛壹蓑衣.

日出唱歌去,

月明撫掌歸.

何人得似而,

無是亦無非.

5.贊美笛子的詩句有哪些

1. 《與史中郎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壹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 《春夜聞笛》

年代: 唐 作者: 李益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洞庭壹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3. 《吹笛》

年代: 宋 作者: 陸遊

吳江楚澤閑遊遍,未豁平生萬裏心。

醉裏獨攜蒼玉筍,嶽陽樓上作龍吟。

4. 《月下笛·萬裏孤雲》

年代: 宋 作者: 張炎

萬裏孤雲,清遊漸遠,故人何處。寒窗夢裏,猶記經行舊時路。連昌約略無多柳,第壹是、難聽夜雨。謾驚回淒悄,相看燭影,擁衾誰語。

張緒。歸何暮。半零落,依依斷橋鷗鷺。天涯倦旅。此時心事良苦。只愁重灑西州淚,問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猶倚梅花那樹。

5. 《春夜洛城聞笛》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6. 《聞笛》

年代: 宋 作者: 董嗣杲

淒淒吹笛裂寒雲,羈客難禁醒坐聞。

聲逐逝波流不斷,月明吹老戌回軍。

6.關於竹笛的詩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賞析

開元二十三年(735),李白客東都(洛陽)。《春夜洛城聞笛》壹詩,當即這次客東都有感而作。

這首詩寫鄉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因聞笛聲而感發。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及具體時間。起句即從笛聲落筆。已經是深夜,詩人難於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的笛聲。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詩人不說聞笛,而說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暗”字為壹句關鍵。註家多忽略這個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說:“……‘誰家’、‘暗飛聲’,寫出‘聞’時的精神狀態,先聽到飛聲,蹤跡它的來處,卻不知何人所吹,從何而來,所以說是暗中飛出。”(《唐人七絕詩淺釋》)可為壹種理解。因為不知笛聲來自何處,更不見吹笛者為何人,下此“暗”字,自是十分確當。這裏“暗”字有多重意蘊。主要是說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全句表現出壹種難於為懷的心緒,所謂以主觀寫客觀。此外,“暗”也有斷續、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壹致的。“誰家”,意即不知誰家,“誰”與“暗”照應。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觀感覺的極度誇張。“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勻、遍布。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即為“滿洛城”的“滿”字預設地步;“滿”字從“散”字引繹而出,二者密合無間。

為什麽聞笛聲詩人會觸動鄉思呢?第三句點出《折柳》曲。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來歸也折柳。據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雲其地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晉太康末,京洛流行《折楊柳》歌,有“兵革苦辛”之詞。北朝《折楊柳歌》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蹀坐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大約都是據曲意填的歌詞。所以,詩人聽到這《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思。壹般說,久居他鄉的人,白天還沒有什麽,可是壹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在春秋季節,人們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為全詩點睛,亦即“聞笛”的題義所在。三,四兩句寫詩人自己情懷,卻從他人反說。強調“此夜”,是面對所有客居洛陽城的人講話,為結句“何人不起故園情”作勢。這是主觀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鄉思之切。

短短的壹首七言絕句,倒頗能顯現李太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表現上的主觀傾向。

註釋

[1]春風:壹本作“東風”。

[2] 《折柳》:即《折楊柳》,曲名。相傳西漢張騫入西域得《摩訶兜勒》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聲二十八解,其中有《折楊柳》。梁鼓角橫吹曲也有《折楊柳》。清商曲有《攀楊枝》、《月節折楊柳》、《小折楊柳》諸曲。

7.帶笛子聲詩句

詠笛詩詞曲三十首: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推薦]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題北謝碑 李白 [推薦] 壹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從軍行 李白 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鼓聲鳴海上,兵氣擁雲間。

願斬單於首,長驅靜鐵關。 聽胡人吹笛 李白 胡人吹玉笛,壹半是秦聲。

十月吳山曉,梅花落敬亭。愁聞出塞曲,淚滿逐臣纓。

吹笛 杜甫 吹笛秋山風月清,誰家巧作斷腸聲。風飄律呂相和切,月傍關山幾處明。

胡騎中宵堪北走,武陵壹曲想南征。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

晚攜酒泛江 杜甫 清江白日落欲盡,復攜美人登采舟。笛聲憤怨哀中流,妙舞逶迤夜未休。

燈前往往大魚出,聽曲低昂如有求。三更風起寒浪湧,取樂喧呼覺船重。

出塞 王之渙 [推薦]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姜(原字不會用五筆打)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塞上聞吹笛 高適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姜(原字不會用五筆打)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壹夜滿關山。

宴邊將 張喬 壹曲梁州金石清,邊風蕭颯動江城。座中有老沙場客,橫笛休吹塞上聲。

聽笛歌 劉長卿 舊遊憐我長沙謫,載酒沙頭送遷客。天涯望月自沾衣,江上何人復吹笛。

橫笛能令孤客愁,綠波淡淡如不流。商聲寥亮羽聲苦,江上寂歷江楓愁。

靜聽關山聞壹叫,三湘月色悲猿嘯。又吹楊柳激繁音,千裏春色傷人心。

隨風飄向何處落,唯見曲盡平湖深。明發與君離別後,馬上壹聲堪白首。

吹笛兒 李中 隴頭休聽月明中,妙竹嘉音際會逢。見爾樽前吹壹曲,令人重憶許雲封。

詠笛 宋之問 姜(原字不會用五筆打)笛寫龍聲,長吟入夜清。關山孤月下,來向隴頭鳴。

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驚。行觀向子賦,坐憶舊鄰情。

連昌宮詞 元稹 飛上九天歌壹聲,二十五郎吹管逐。逡巡大遍涼州徹,色色龜茲轟錄續。

李謨壓笛傍宮墻,偷得新翻數般曲。 華清宮 張祜 天闕沈沈夜未央,碧動雲仙曲舞霓裳。

壹聲玉笛向空盡,月滿驪山宮漏長。 塞上聞笛 張祜 壹夜梅花笛裏飛,冷沙晴檻月光輝。

北風吹盡向何處,高入塞雲燕雁稀。 李謨笛 張祜 平時東幸洛陽城,天樂宮中夜徹明。

無奈李謨偷曲譜,酒樓吹笛是新聲。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入夜思歸切,笛聲清更哀。

愁人不願聽,自到枕前來。風起塞雲斷,夜深關月開。

平明獨惆悵,飛盡壹庭梅。 夜宴觀石將軍舞 李益 微月東南上戍樓,琵琶起舞錦纏頭。

更聞橫笛關山遠,白草胡沙西寒秋。 春夜聞笛 李益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洞庭壹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村笛 韋莊 簫韶九奏韻淒鏘,曲度雖高調不傷。

卻見孤村明月夜,壹聲牛笛斷人腸。 華清宮和杜舍人 薛能 月鎖千門靜,天吹壹笛涼。

細音搖羽佩,輕步宛霓裳。 聞笛清 趙暇 [推薦] 誰家吹笛畫樓中,斷續聲隨斷續風。

響遏行雲橫碧落,請和冷月到簾櫳。興來三弄有桓子,賦就壹篇懷馬融。

曲罷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飄空。 暗香 姜夔 [推薦]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

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奇與路遙,夜雪初積。

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玉樓春 王武子 紅樓十二春寒惻,樓角何人吹玉笛。天津橋上舊曾聽,三十六宮秋草碧。

昭華人去無消息,江上青山空晚色。壹聲落盡短亭花,無數行人歸未得。

好事近 汪元量 獨倚浙江樓,滿耳怨笳哀笛。猶有梨園聲在,念那人天北。

海棠憔悴怯春寒,風雨怎禁得。回首華清池畔,渺露蕪煙荻。

舟上吹笛 楊萬裏 船上兒郎不耐煩,醉拈橫笛吹支煙。壹聲清長響徹無,山猿啼落澗落泉。

鷓鴣天 黃庭堅 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幹。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裏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情歡。黃花白發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望江南 皇甫松 [推薦]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雙調.水仙子 喬吉 冬前冬後幾村莊,溪北溪南西履霜。樹頭樹底孤山上,冷風來,何處香?忽相逢,縞袂綃裳。

酒醒寒驚夢,笛淒春斷腸,淡月昏黃。 中呂.朝天子 馬致遠 梵宮、晚鐘、落日蟬聲送。

半規涼月半簾風,騷客情尤重。何處樓臺,笛聲悲慟?二毛斑,秋夜永,楚峰幾重。

遮不斷,相思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