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關於溪的詩句大全(帶有溪的美好詩句)

關於溪的詩句大全(帶有溪的美好詩句)

1.帶有溪的美好詩句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唐)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李白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洲.《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壹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早梅》張謂(唐)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雲天.《詠懷古跡 五首之壹》杜甫(唐)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絕句漫興九首》杜甫溪花與禪意,相對亦難忘.《尋南溪常道士》劉長卿(唐)言入黃花川,每逐清溪水.《青溪》王維(唐)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桃花溪》張旭(唐)清溪深不測,隱處惟孤雲.《宿王昌齡隱居》常建(唐)林中觀易罷,溪上對鷗閑.《答李浣》韋應物(唐)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溪居》柳宗元(唐)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壹色秋.《秋月》朱熹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三衢道中》曾幾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春泛若耶溪》綦毋潛(唐)桃花溪 作者:張旭 年代:唐 體裁:七絕 類別:未知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註解: 1、飛橋:高橋。

2、石磯: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3、洞:指《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找到的洞口。

韻譯: 隱隱看見壹座長橋,被野煙隔斷; 在石嶼的西畔,借問打漁的小船。 桃花隨著流水,終日地漂流不盡; 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段哪邊?。

2.《浣溪沙》的所有詩句

《浣溪沙》是詞牌名,有關的詩句有: 1.《浣溪沙·壹曲新詞酒壹杯》 宋代 晏殊 壹曲新詞酒壹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2.《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清代 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沈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3.《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宋代 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4.《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宋代 蘇軾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瀟瀟 壹作:蕭蕭)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5.《浣溪沙·閨情》 宋代 李清照 繡面芙蓉壹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

眼波才動被人猜。 壹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

月移花影約重來。 。

3.古詩《浣溪沙》全文

原文 浣溪沙 晏殊 壹曲新詞酒壹杯, 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作者簡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 臨川(今屬江西)人。七歲能文,十四歲以神童召試,賜同進士出身。

慶歷中官至集賢殿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淑密使。範仲淹、韓琦、歐陽修等名臣皆出其門下。

卒謚元獻。他壹生富貴優遊,所作多吟成於舞榭歌臺、花前月下,而筆調閑婉,理致深蘊,音律諧適,詞語雅麗,為當時詞壇耆宿。

《浣溪沙》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歸來”二句,傳誦頗廣。原有集,已散佚,僅存《珠玉詞》及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

又編有類書《類要》,今存殘本。 註釋 [1]“去年”句:語本唐人鄧谷《和知己秋日傷懷》詩“流水歌聲***不回,去年天氣舊池臺”。

[2]香徑:花園裏的小路。 譯文 聽壹曲以新詞譜成的歌,飲壹杯酒。

去年這時節的天氣、舊亭臺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陽西下了,不知何時會再回來。

無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雕落。而去年似曾見過的燕子,如今又飛回到舊巢來了。

(自己不禁)在小花園中落花遍地的小徑上惆悵地徘徊起來。 詞牌由來 《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名,後用為詞調。

沙,壹作“紗”。有雜言、齊言二體。

唐、五代人詞中,見於敦煌曲子詞者,均為雜言;見於《花間》、《尊前》兩集,多為齊言,亦有雜言。至北宋,雜言稱為《攤破浣溪沙》(破七字為十字,成為七言、三言兩句);齊言仍稱為《浣溪沙》(或《減字浣溪沙》)。

浣溪沙簡介 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紗於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紗》或《浣沙溪》。上下片三個七字句。

四十二字。分平仄兩體。

平韻體流傳至今。最早的是唐人韓偓詞,是正體。

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

仄韻體始於南唐李煜。另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韻位不變。

此調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於上口。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

又有《小庭花》、《減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種異名。 浣溪沙(四十二字,沙或作紗,或作浣紗溪)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後闋頭兩句往往用對仗。)

詞牌格式 浣溪沙 雙調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韻,後段三句兩平韻 韓 偓 宿醉離愁慢髻鬟(韻) 可仄平平可仄韻 六銖衣薄惹輕寒(韻) 可平平仄仄平韻 慵紅悶翠掩青鸞(韻) 平平可仄仄平韻 羅襪況兼金菡萏(句) 可仄可平平仄仄 雪肌仍是玉瑯玕(韻) 可平平仄仄平韻 骨香腰細更沈檀(韻) 可平平仄仄平韻 名家作品。

4.浣溪沙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作者:蘇軾 (宋)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譯文:

山腳下剛生長出來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壹塵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鳥的叫聲從松林中傳出。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門前的溪水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擴展資料:

其他的以浣溪沙為詞牌名的詞:

1、浣溪沙·壹曲新詞酒壹杯

作者:晏殊 (宋)

壹曲新詞酒壹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2、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作者:秦觀(宋)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3、浣溪沙·常山道中

作者:辛棄疾(宋)

北隴田高踏水頻。西溪禾早已嘗新。隔墻沽酒煮纖鱗。

忽有微涼何處雨,更無留影霎時雲。賣瓜聲過竹邊村。

5.關梅的詩句古詩

古梅 宋·蕭德藻 湘妃危立凍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

醜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瓶梅 宋·張道洽 寒水壹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雲淡月知。紅梅 蘇東坡 年年芳信負紅梅, 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 直和根撥送春來。早 梅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裏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新栽梅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 今年好為使君開。墨梅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 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 夏馥從來琢玉人。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壹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裏春。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梅花 元·王冕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壹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立春日賞紅梅之作 元·元淮 昨夜東風轉鬥杓,陌頭楊柳雪才消。

曉來壹樹如繁杏,開向孤村隔小橋。 應是化工嫌粉瘦,故將顏色助花嬌。

青枝綠葉何須辨,萬卉叢中奪錦標。憶梅 元·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膚,昔年伴我向西湖。

別來幾度春風換,標格而今似舊無。西湖梅 元·馮子振 蘇老堤邊玉壹林,六橋風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鴛鴦梅 元·馮子振 並蒂連技朵朵雙,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畫角驚吹散,片影分飛最可傷。題畫墨梅 元·陶宗儀 明月孤山處士家,湖光寒浸玉橫斜。

似將篆籀縱橫筆,鐵線圈成個個花。陽山道中 元·釋善住 雨余春澗水爭分,野雉雙飛過古墳。

眼見人家住深塢,梅花繞屋不開門。春晚雜興 元·方回 芳草茸茸沒屨深,清和天氣潤園林。

霏微小雨初晴處,暗數青梅立樹陰。冬詞 元·郭鈺 疏林晴旭散啼鴉,高閣朱簾 地遮。

為問王孫歸也未?玉梅開到北枝花。寄跡武塘賦之 明·夏完淳 逢花卻憶故園梅,雪掩寒山徑不開。

明月愁心兩相似,壹枝素影待人來。題畫梅 明·徐渭 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

不信試看千萬樹,東風吹著便成春。王元章倒枝畫梅 明·徐渭 皓態孤芳壓俗姿,不堪復寫拂雲枝。

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著地垂。明·唐寅 題畫 雪壓江村陣作寒,園林俱是玉英攢。

急須沽酒澆清凍,亦有疏梅喚客看。早春 明·陳繼儒 春風無力柳條斜,新草微分壹抹沙。

欲向主人借鋤插,掃開殘雪種梅花。宋徽宗畫半開梅 明·趙友同 上皇朝罷酒初酣,寫出梅花蕊半含。

惆悵汴宮春去後,壹枝流落到江南。畫梅 明·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籬邊遙見兩三枝。

清香傳得天心在,未話尋常草木知。畫梅 明·陳道復 竹籬巴外野梅香,帶雪分來入醉鄉。

紙張獨眠春自在,漫勞車馬笑人忙。畫梅 明·陳道復 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後追尋笑我忙。

折取壹技懸竹杖,歸來隨路有清香。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雙梅樹,庭前昨夜風。

不知何處笛,並起壹聲中。早梅 明·通潤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

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丁卯新正三日寫梅 明·李日華 檀口粉肋含笑語,春風拂拂為開懷。

酒人得此添狂興,詩句從天潑下來。題畫詩冊頁 清·普荷 無事不尋梅,得梅歸去來。

雪深春尚淺,壹半到家開。山中雪後 清·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睛雲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壹種清孤不等閑。畫梅 清·金農 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樓若有人。

清到十分寒滿把,如知明月是前身。題唐解元小景 清·惲壽平 雪後輕橈入翠微,花溪寒氣上春衣。

過橋南岸尋春去,踏遍梅花帶月歸。題梅花 清·汪士慎 小院栽梅壹兩行,畫空疏影滿衣裳。

冰華化雪月添白,壹日東風壹日香。寫梅的詩句大全_百度文庫 /link?url=KyVrGkpmC4Tyg0N9AlVvp__XGMH_qFVZw6qyCzDC_n66y9uCQHtTyzllp-sVD3xxk5RJ4Du01y。

6.淥水的相關詩詞

1、唐朝詩人李白的《長相思 其壹》中有“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的詩句。在這首詩中,淥水意指清水。全詩如下:

長相思

長相思,在長安。絡緯秋啼金井闌,

微霜淒淒簟色寒。孤燈不明思欲絕,

卷帷望月空長嘆。美人如花隔雲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2、唐朝詩人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中有”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之句。全詩如下: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壹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3、明朝詩人丁淑《賦淥國》詩:“淥國周遭水作城,畫橋人在半天行。鐘聲問寺春無跡,谷響逢梅句有情。暖翠暗藏鶯語滑,軟紅香逐馬蹄生。不因鷗渚塵緣薄,應在湘雲最上層。”

4、明朝詩人李堂《香水渡飛雲圖》:“客中何事最思家,雲滿湘川感物華。目極湘山飛不斷,心依親舍白無涯。齊眉堂上開晴畫,五色光分絢早霞。展卷已知賢孝意,願為霖雨沃塵沙。”

5、清朝詩人胡士璇《舟經馬腦潭》:“馬道峙何年,巖巖望儼然。不嘶沙漠地,獨立楚江天。淥水閑輿衛,青山擁旆旃。我來頻撫眺,還似負圖眠。”

6、清朝佚名《淥水吟》:“淥江綠水綠悠悠,三刀石下狀元洲。馬腦潭前龍顯爪,姜灣文筆點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