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麽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壹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1

 “朝暮歲歲,爾爾年年,不變的是處處有年味。”除夕將至,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春節習俗。

 在臘八這壹天,要吃臘八粥。把紅豆,糕米,大棗放入鍋中,熬成粥,其曰:祈福求壽,避災迎難,讓小孩子們都心動不已,要喝上幾碗,才解心中滿意。

 臘月二十三這壹天,家家戶戶都要掃庭院,人們隨著煙灰將舊年送走,迎來新年,這壹天被稱為“過小年”雖然還沒到春節,卻儼然有了春節的氣氛,過了二十三,人們開始貼春聯,大街布滿喜慶的味道,各式各樣的春暖貼於門框,應接不暇,處處懸燈結彩,張揚又美麗,喜味溢出小年。

 人們最期待的也就是除夕了,除夕晚,燈火通明,家人閑坐,明光萬千,團團圓圓壹起吃年夜飯,吃餃子,到了淩晨12點,鞭炮齊響,正式歡迎新的壹年到來。

 又是翻了壹本日歷,往事浮現,迎來新年忘掉煩惱,初壹這壹天,互相拜年,***同歡樂,小孩子們抱著壓歲錢,喜汽洋洋

 到了十五上元節以後,春節正式結束。

 凜冬散盡,呈河長明,新的壹年,萬事順遂。壹年壹次的春節,也將在轟鳴聲中,拉下帷幕,而年味,風俗卻是年年不改,歲歲常在。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2

 按家鄉的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初旬就開始了。

 在我的家鄉,除夕前幾天人們就開始忙乎起來。家家都要打掃衛生,幹幹凈凈的過新年。在我家,爺爺通常是司令員,我們都是他的兵:媽媽掃地、爸爸拖地、奶奶燒菜、而我只是擦窗戶。

 大年三十的重頭戲是貼春聯,中午大人們忙著弄漿糊、裁春聯,最後很認真的將大紅的福字、對聯貼在門上,我們的房子仿佛披上了喜慶的盛裝。我在壹旁看看熱鬧,有時還插嘴評論幾句,爺爺會用壹句“童言無忌”趕走我。大人們辛苦了壹天,會在晚上聚在壹起吃年夜飯。奶奶是大廚,她做的飯菜美味誘人,最拿手的保留菜肴會被壹搶而空。席上,我們會互致祝福,說聲感謝,祈禱來年平安幸福。

 新年來臨時,我總會試穿新衣服,甚至連新鞋都要試壹試,在鏡子前轉來轉去,提前感受新年穿新衣的快樂滋味。時間壹分壹秒的溜走,我也在不經意間甜甜的睡著。壹覺醒來,我就又長大壹歲了。

 大年初壹,我會早早的起床,吃了紅棗、約上幾個小夥伴壹起去拜年。大人們穿著新衣也三五成群的行走在洋溢在節日的喜慶裏,大家互相道壹聲“新年好”,我會收獲很多的糖果,口袋塞得滿滿的,只能拎著零食袋,回家後,我會像凱旋的士兵壹樣把戰利品上交給媽媽。

 大年初二,我們家全體同誌去串親戚,而且在親戚家吃飯。

 家鄉的春節熱鬧了,有傳統的,喜慶的……我喜歡家鄉的春節,喜歡壹家人團圓,更喜歡春節帶給我們的無限樂趣。

 過年真好,我不禁盼望明年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3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用這樣好的詩句形容過年真不錯。

 空氣中彌漫著喜慶的味道,香香的,熱乎乎的,溫馨的。商店裏,人頭攢動,大家擠在壹起,隨著人流緩緩向前,不會有人著急,所有人都沈浸在融融的喜慶中。我喜歡和爸爸媽媽壹起,往熱鬧的地方湊,越鬧越好。擠擠地,卻充滿了快樂;大街上,大紅的燈籠高高掛起,壹盞盞燈籠記載下壹串串祝福與笑聲;店門口貼著大紅色的“福”,門楣上掛著大紅的橫幅“新年快樂 ”!周圍好似只有壹個顏色——紅,壹種中國人特別喜愛的紅,中國紅。風吹過來都是甜蜜,幸福的。真是壹種喜慶的味道。

 天漸漸黑了下來,經過壹整天的忙碌和精心準備,大家都陸續回家開始吃 年 夜 飯 了。瞧:圓圓的桌子,豐盛的菜肴,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壹家人其樂融融地吃著 年 夜 飯 ,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笑,任何壹口菜都是甜的。窗外時不時傳來壹聲聲鞭炮聲,雖然響得驚人,但都會平添壹份笑。大家互相拜年、敬酒,嘗著這桌都是家常菜的 年 夜 飯 ,壹家人說說笑笑,開開心心,多麽和諧呀!

 吃完飯,是我們孩子最開心的時候,不僅拿到了大人給的紅包,還可以去盡情地放煙花,當放到壹個名叫“笑臉”的煙花時,大家的臉上也綻出了鮮花般的笑容,是如此的美,如此的可愛。

 大家歡樂的氣氛洋溢在新年的爆竹煙花中……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4

 “春柳深處農家好,白楊水邊村舍新。”這是我最喜歡的壹副春聯。這幅春聯也象征著我的家鄉的春節。

 我的家鄉在山東省的菏澤市。那裏有“中國牡丹花之都”的美稱。而我就在那裏的壹個小村子出生的。

 說起那裏的春節,那個是非常有意思的。

 除夕那壹天,咱們的長輩,早早起來開始包餃子。而咱們小孩子呢!就去跟著爺爺貼春聯,用刷子向盛滿漿糊的盆子沾壹沾,再把刷子向墻上上下壹刷,再把春聯向上壹貼,就好了。除了貼春聯,咱們還要在門上貼壹些四字成語比如“擡頭見喜、出門遇喜”等。

 到了大年初壹的早上。咱們就去每壹家拜喜,遇見長輩拜壹拜。遇見平輩道壹聲:“新年好”過了壹圈下來,咱們小孩子的包裏全是糖,花生,錢等等。

 拜喜過完後,咱們就拿著鞭炮,紙錢去拜廟。

 到了廟之後,先把紙錢燒完,接著出去放鞭炮,外面都是震耳欲聾的響聲,我和哥哥弟弟們躲在廟裏不敢出去,生怕有鞭炮炸到自己。如果把菏澤市的所有鞭炮聲加在壹起,肯定能讓地球震三震。

 拜廟完了之後,就開始吃餃子了,咱們那把做好的餃子給每壹家送壹碗。每家也會回敬咱們壹碗餃子,意思是:互相給福氣,福福氣氣。

 過完年之後的每壹天又會有福氣,窗外鞭炮依舊,窗內是溫暖的海洋,大家在吃團圓飯,團團圓圓過年。咱們那的春節有意思吧!妳們那呢?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5

 我的家鄉在巢湖無為,我的家鄉雖小,卻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我們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可熱鬧了。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三十的下午,我和爸爸高高興興地拿著我們自己寫的春聯去貼。當爸爸把“福”字給貼倒的時候,我疑惑地問:“爸爸為什麽把‘福’字貼倒了?”爸爸對我說:“把‘福’貼倒,這是壹個傳統,意味著‘福’到了。”

 鞭炮壹響,年夜飯壹端,壹家人吃著豐盛的團圓飯,別提多開心了!吃完年夜飯,我們壹家便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春節聯歡晚會。

 “當當當……”隨著新年鐘聲的敲響,人們就不約而同地燃起了煙花和爆竹。那壹團團盛開的煙花像壹柄柄巨大的傘花,在夜空中綻放,像壹朵朵花兒在盛開,多麽美麗的煙花啊!有紅的、有黃的、有紫的、有粉的、有藍的、有綠的……五光十色,應有盡有。紅的如火、黃的如金、粉的如霞、藍的如海……美麗極了。

 大年初壹早上吃完餃子後,人們便穿上新衣服,走街串巷去拜年。拜年時長輩還會給晚輩壹些壓歲錢,以示長輩對晚輩寄托的希望、心願,以及祝福……

 這就是家鄉的春節!我喜歡我的`家鄉,更喜歡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6

 壹副副喜慶的春聯,壹個個玲瓏可愛的餃子,壹陣陣劈裏啪啦的鞭炮聲,壹句句口耳相傳的祝福……我最喜歡家鄉的春節。

 農歷大年三十的早上,家家戶戶都會在門上貼春聯、掛紅燈籠,並且將“福”字倒著貼,寓意福到了。有的人還在窗戶上,貼上喜慶的窗花。到處紅紅火火、喜氣洋洋。

 接著大人們為除夕的年夜飯忙碌起來,家家戶戶的廚房裏都會發出“噔噔噔”的聲音,那是在剁肉、切菜。再加上鍋碗瓢盆的碰撞聲,好像交織成壹曲動聽的交響樂。不壹會兒,壹陣陣香氣便在大街小巷裏四溢開來……

 年夜飯的餐桌上有各式各樣的美味佳肴,有味道鮮美的清蒸魚,有香面不膩的紅燒肉,有色香味俱全的紅燒獅子頭,有清爽可口的香菇油菜……這壹桌子豐富的年夜飯,總會讓我垂涎欲滴。我們壹家人圍在桌子旁,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吃完年夜飯,全家人便會圍坐在電視機前看精彩的春晚,守歲,等著新年鐘聲的敲響。鐘聲敲響之際,大人們總會來到院子裏放鞭炮,“劈裏啪啦”的聲音響徹天際,綿綿不絕。我擡頭仰望,五彩繽紛的煙花像滿天繁星點亮夜空,又似朵朵絢麗多彩的鮮花在空中盛放。

 大年初壹,人們都會起個大早,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這壹天,小孩子們都會穿上新衣服,興高采烈地在長輩面前磕個響頭,說句吉利的話,便會收到壓歲錢。大人們見面後,說吉祥話,把祝福送給彼此。

 家鄉的春節像壹幅豐富多彩的風俗畫,處處洋溢著喜慶祥和、幸福快樂的氣氛。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7

 “哦!過年嘍!”妳猜我為什麽這麽高興,因為今天是除夕啊!

 我高興地拿出“火箭炮”,迫不及待地點燃,只聽見“砰”的壹聲,炮立刻消失的無影無蹤,正當我疑惑不解時,突然頭頂上“劈劈啪啪”的嚇我壹大跳。啊!原來是鞭炮啊!虛驚壹場!終於到激動人心的時刻了,只見哥哥拿出壹個“大三角”,用打火機壹點,那“大三角”噴出了五顏六色的火星,正當我們以為它快熄滅時,突然,天空又出現了五彩斑斕的煙花。“哇!好美啊!”姐姐不禁叫了起來。

 妳們知道這天為什麽叫除夕嗎?而且還要放炮嗎?讓我來告訴妳們吧!從前,山上有個怪物,叫做“夕”,“夕”無惡不作,每到新年的前夕,就下山吃動物吃人,誰見了它都嚇的魂飛魄散,人們恨之入骨,卻又無能為力。後來,有個神仙告訴人們嚇跑“夕”的方法。第二年,當“夕”再下山時,突然發現大量的火光,“夕”驚慌失措,這時,到處都響起了爆竹聲,“夕”更是驚恐萬狀,立刻拔腿逃跑,從此,“夕”再也沒來害人了。

 當然,我的家鄉過年還有很多習俗,比如吃餃子,餃子裏包硬幣,吃到的就代表新的壹年裏幸運;還拜年,每拜壹次年,我立刻就變成了“大富翁”;還有吃團圓飯……

 春節,代表著新的壹年的到來,也包含著炎黃子孫濃濃的情感。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8

 “春節”對於咱們中華民族來說是壹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裏,大家歡聚壹堂,熱熱鬧鬧的,壹派祥和。

 “放鞭炮,吃年夜飯”可謂是過年的“重頭戲”了。瞧,現在才下午五點鐘,奶奶卻已經忙活起來了。再看看客廳裏,大人們正開心地談天說地,小孩們則聚精會神地盯著電腦……隨著壹盤盤佳肴陸續上桌了,咱們才意識到準備放鞭炮了。看著爸爸從箱子裏拿出了壹大卷的鞭炮往門外走去,我趕忙攔住爸爸,說道:“爸爸,這回讓哥哥來點燃鞭炮如何?”爸爸看向哥哥,卻見哥哥正使勁地搖頭擺手。爸爸看著他說:“壹個男子漢,這麽怕死幹嘛!”說著,把手中的鞭炮遞給他並把他往門口推。見他那十分無奈的樣子,我不由的覺得好笑。在看看他的動作:還沒點燃就跑的遠遠的。第二次點鞭炮時,幾分鐘過去了,怎麽還沒點燃?原來啊,這緊要關頭打火機卻“掉鏈子”了。第三次終於點燃了,只見哥哥早已跑到壹棵大樹後面,探出顆腦袋遠遠地望著那鞭炮。咱們看著他的樣子忍不住開懷大笑起來。鞭炮聲漸漸消失了,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原新的壹年開開心心、平平安安吧!回到家中,看到那滿桌的菜肴,數了數竟有十八道菜,大家都驚呆了,入座後,只見爺爺拿出了壹瓶茅臺酒來,與大家品嘗、分享。只見大人們紛紛拿出了紅包遞給咱們並送上祝福,咱們也互相的道謝、祝福。然後,便美美的吃著年夜飯,其樂融融。

 瞧,這就是咱們家充滿歡笑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9

 我的家鄉是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五原縣。家鄉的春節差不多在臘月初旬就開始了。臘七臘八是壹年裏最冷的時候。快過年的時候,電視上就出現壹位小姑娘說:“老太太,別著急,過了臘八就是年”。

 在臘八這壹天,家家戶戶都要熬臘八粥,粥裏面有各種各樣的豆,米,還有葡萄幹,還有紅棗......除了要熬臘八粥,家家戶戶還要泡糖醋蒜,糖醋蒜泡出來非常好吃,酸酸甜甜的。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在小年這壹天,大街上就賣開對聯了,地上擺著年畫。還有賣麻糖的,麻糖是長方塊的,吃起來又甜又粘,吃完壹個還想吃壹個。

 過了二十三,家家戶戶必須大掃除壹次,還要把年貨預備充足。店鋪在正月初壹就關門了,到了初五才開門。

 除夕真熱鬧。屋外貼著對聯,屋裏貼著年畫,人們穿起新衣。除夕夜家家戶戶都在看春節聯歡晚會,到了晚上十二點,開始放炮,還要籠旺火,我們小孩也要放炮,有甩炮,有小鞭炮,青蛙炮,飛機炮......這壹天要燈火通宵,要壹起吃年夜飯,還要守歲。

 正月初壹到了。早晨起床要到親戚家拜年,親戚會給壓歲錢。也會有人到我家拜年,爸爸媽媽會把各種飲品,水果,幹果擺到桌子上。

 家鄉的春節在正月十五就結束了,大人們該去照常做事。

 我愛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10

 過春節的時候有許多習俗,比如拜年、守歲、放鞭炮、吃年夜飯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包餃子。

 過春節的時候,我吃著美味的餃子,便躍躍欲試,想自己做壹回餃子。因為是第壹次做餃子,媽媽幫我減少了壹些難度,餃子的餡兒幫我做好了,餃子皮也扞好了,用皮來包餡兒的任務就交給我了。我自以為包餃子是很簡單的事情,所以便不仔細做,結果剛剛做好第壹個,我就出了洋相。我往薄薄的餃子皮裏放壹大塊餡兒,心裏想:餡兒多放壹些,吃起來才過癮。可是餃子皮小,不能把餡兒全都包起來,我沒把餡兒取出壹些,而是繼續用勁壓餃子皮。接著那餃子皮承受不住我施加的壓力,皮破了,餡兒壹起都露了出來,然後我也沒多想,就將錯就錯,又拿來兩張餃子皮,把餃子上的大洞補起來,最後包出來了壹個“巨無霸”餃子,它的大小壹個抵三個。第壹個餃子失敗!

 第二個餃子在包的時候,我吸取了第壹個餃子的失敗經驗,只放了壹點點兒餡兒,後來看包得太扁了、太小了,就只好把它拆開,往裏面繼續放餡兒,只是拆皮的時候用力過猛,餃子皮居然不爭氣地又破了。第二個餃子再次失敗!

 第三個餃子,大小適中,終於勉強成功了,接著我就以第三格餃子為基礎,又飽了許多成功地餃子。吃著自己包的餃子,我想:果然是自己包的餃子最好吃。包餃子就是我最喜歡的春節習俗。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11

 我家鄉的節日有很多,有: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等。

 在春節的前壹天,也就是除夕,除夕的早上都要貼春聯,中午會去拜拜,晚上會去跳火堆,跳火堆的時候,那熊熊的大火使我更加害怕,我膽小地對爸爸說:“爸爸,妳能抱著我跳過去嗎?我等第2次自己跳。”“當然可以。”第壹次,爸爸帶著我跳,使我感受到了感覺,第2次,我用那種感覺跳了過去,耶,我會跳火堆了,跳完火堆。我們就去放鞭炮,鞭炮的聲音壹聲比壹聲響,我心想:這麽大聲,我好想再來壹次。我就隨身拿起壹個鞭炮和壹個打火機,我的手在抖動,怕等下會自己炸到自己,我就鼓起勇氣,把打火機壹按,鞭炮點燃了,我用力壹扔,把鞭炮扔到九霄雲外了,耶,我終於把鞭炮扔出去了,我非常高興。

 放完鞭炮之後,就去看春節晚會,春節晚會看完,爺爺奶奶都會守夜,守到12點,再去睡覺,淩晨四五點都會起來穿新衣服,然後家人們都會發紅包給我們。大年初壹的早晨總要吃湯圓或面條。從初壹到初十,我們都要去朋友親戚家拜年,拜年的時候總要帶紅包,我們拿到紅包後,心裏非常高興春節的時候肯定要放鞭炮,聲音很大,表示我們幸福越好

 春節是快樂的節日,是祝福的節日。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12

 在我的家鄉莆田,春節有壹個特別的風俗,那就是要過兩次年,壹次是在大年三十,另外壹次是在大年初四,並且初四比大年三十舉辦的更隆重。妳知道這是為什麽呢?

 據說,在明代中後期,福建常受倭寇侵犯。明嘉靖四十壹年農歷十壹月二十九莆田城被倭寇攻陷,並被占據兩個月之久,直到次年正月二十五,倭寇才退去,出去逃亡的百姓才返回家中,開始掩埋遇害親友屍體。當時年節已過,大家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後,決定在二月初四補過除夕。過年要貼大紅春聯,可是原先探亡時家家戶戶都貼白聯,那怎麽辦呢?於是人們在哀悼親人與吉慶佳節的矛盾中選擇壹個折衷的辦法,那就是在剛貼的白聯上覆蓋上大紅春聯,將白聯露出壹截,表示心有余哀。這也是莆田特有的白頭春聯的由來!

 後來,為了紀念莆田這段悲慘的歷史,莆田老百姓除了和以往壹樣在農歷十二月三十夜過除夕,還約定把農歷二月初四補"做歲"改為正月初四"做歲",並將稱為"做大歲",壹直延續至今。

 這就是我們家鄉過春節的風俗,是不是很特別。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幸福在當下,更要努力在當下!

家鄉的春節六年級作文13

 我的家鄉有許多傳統節日,有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等,我最喜歡的是春節。春節,在我們家鄉也叫過年。

 過年啦!家家戶戶的大門兩側都貼上紅紅的對聯,門上還貼著大大的“福”字,有的還掛起了紅燈籠。大街上,到處張燈結彩,壹閃壹閃的彩燈,好像在對大家說“新年快樂!”

 壹陣陣“劈裏啪啦”的鞭炮聲過後,大家開始吃團年飯了,餐桌上,不僅有豐盛的美味佳肴,還有美酒和飲料。大家開心地吃著、喝著,還互相說著“新年快樂”、“萬事如意”這樣祝福的話。長輩還要給小孩壓歲錢,希望小孩在新的壹年裏學習進步、健康快樂的成長。

 吃過團年飯後,大家壹起去放煙花。只聽“嘭”、“嘭”壹聲聲巨響過後,壹顆顆小彩珠像插上翅膀似的,“嗖”的壹下飛上了天空,綻開了五顏六色的花朵,把天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放完煙花,壹家人就坐在壹起看春節聯歡晚會了,晚會上有美妙的歌聲、優美的舞蹈、幽默的小品、驚險的雜技、神奇的魔術……大家看得可開心了!

 貼春聯、吃團年飯、放煙花、放鞭炮、給壓歲錢……這些都是我家鄉過春節的傳統習俗。我可喜歡過春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