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張”指的是唐朝書法家張旭,張旭的主要作品有《自言帖》、《古詩四帖》、《心經》、《千字文》、《苦筍貼》、《食魚帖》、《肚痛帖》等。
張旭,生卒年不詳,字伯高,吳郡(今江蘇蘇州)人,曾官金吾長史,故人稱張長史。根據《新唐書文藝傳》中記載:“旭,蘇州吳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不可復得也。世呼張顛”。
張旭曾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在當時被合稱為“酒中八仙”;其草書則與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並稱“三絕”。
顛張的故事:
張旭有個鄰居,家境貧困,聽說張旭性情慷慨,就寫信給張旭,希望能得到他的資助。張旭看信後很是同情,便在回信中說道:“妳只要說這信是張旭寫的,便可要價上百金。”
鄰居收到張旭的回信後,照著他的話將信拿到街上售賣,果然很快就被高價買走。
張旭書法功力深厚,雖書寫草書時頗為隨性,然其作品皆有章法。其作品中最為人稱道的要數《古詩四帖》。
他在名貴的五色箋上,用他開創的狂草縱情揮寫了南北朝時期兩位文豪——庾信與謝靈運的四首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