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壺濟世為蒼生下壹句是:妙手回春丹心厚載。
懸壺濟世是頌譽醫者道者救人於病痛的壹個詞語,醫者仁心,以醫技普濟眾生,世人稱之,便有懸壺濟世之說,這句話出自《後漢書-方術列傳-費長房》。
許多人也許不明白為什麽壹些中藥店門前要掛壹個葫蘆,但是,提到“葫蘆裏不知賣的什麽藥”這句俗語,妳就會知道這葫蘆肯定與藥有關。葫蘆,古代稱作“壺”,俗稱葫蘆瓜,古代道家的象征之壹。《詩·豳風·七月》中“八月斷壺”,特指的就是盛藥的葫蘆,即“藥葫蘆”。
相關介紹:
“懸壺濟世”這個詞之所以用來形容醫生,原因和壹位神仙有關,這個神仙就是壺公,據《後漢書》和《神仙傳》記載,在漢朝時期,有個叫費長房的人,職業是市場管理人員。
有壹天他見市場上新來了壹個賣藥的老頭,這個老頭支了個攤子,攤上掛個藥葫蘆,自稱包治百病,葫蘆裏壹顆藥丸藥到病除。
開始人們是不信的,但有人好奇,買來藥丸試驗,果然如老頭所說,藥到病除,壹時間人們爭相購買,老頭壹下子就賺了不少錢。而老頭雖然賣藥賺了不少錢,但轉眼又施舍給窮人乞丐,人們都對其高尚的醫德和人品深深的折服。
因為不知道老頭叫什麽,人們就以藥葫蘆為標誌,稱老頭為“壺公”,稱贊壺公這種濟世救人的精神,為“懸壺濟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