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黃鶴樓的詩句五言 1.關於黃鶴樓的詩句
黃鶴樓詩詞首推唐崔顥的《黃鶴樓》
昔 人 已 乘 黃 鶴 去,
此 地 空 余 黃 鶴 樓。
黃 鶴 壹 去 不 復 返,
白 雲 千 載 空 悠 悠。
晴 川 歷 歷 漢 陽 樹,
芳 草 萋 萋 鸚 鵡 洲。
日 暮 鄉 關 何 處 是,
煙 波 江 上 使 人 愁。
據說李白登臨此樓,也是詩興盎然,當他發現崔顥的這首詩後,連稱“絕妙”,於是寫了四名打油詩:
壹 拳 捶 碎 黃 鶴 樓,
壹 腳 踢 翻 鸚 鵡 洲,
眼 前 有 景 道 不 得,
崔 顥 題 詩 在 上 頭。
便擱筆不寫 ,後有好事之人據此在黃鶴樓東側修建壹座李白“擱筆亭”。 現在黃鶴樓公園內有崔顥的題詩壁,對面即是李白擱筆亭。
李白寫下的詩詞與黃鶴樓有關的不下五首,其中有壹首《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壹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從此,“江城”便成為武漢的美稱。
唐代文學家閻伯理在其《黃鶴樓記》中描述“聳構巍峨,上依河漢,下臨江流。。”可謂:“ 危乎,高哉!”無怪李白以“黃鶴西樓月,長江萬裏情。春風三十度,空憶武昌城。送爾難為別,銜杯惜未傾。湖連張樂地,山逐泛舟行。諾謂楚人重,詩傳謝眺清。滄浪吾有曲,寄語棹歌聲。”抒發自己心頭的感慨。
黃鶴樓主樓壁畫上有壹首《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 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也成為詠誦黃鶴樓的絕句。
賈島《黃鶴樓》
高檻危檐勢若飛, 孤雲野水***依依。 青山萬古長如舊, 黃鶴何年去不歸? 岸映西州城半出, 煙生南浦樹將微。 定知羽客無因見, 空使含情對落暉!
宋之問
漢廣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黃鶴弄晴煙。
嶽飛
何日請纓提銳旅,壹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跨黃鶴。
陸遊
蒼龍闕角歸何晚,黃鶴樓中醉不知。漢江交流波渺渺,晉唐遺跡草離離。
範成大
誰家笛裏弄中秋,黃鶴歸來識舊遊。漢樹有情橫北鬥,蜀江無語抱南樓。
白居易
楚思渺茫雲水冷,商聲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濺頭陀寺,紅葉林籠鸚鵡洲。
劉禹錫
夢覺疑連榻,舟行忽千裏。不見黃鶴樓,寒沙雪相似。
王維
城下滄浪水,江邊黃鶴樓。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
2.關於黃鶴樓的詩句(5個)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射。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李白 壹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醉後答丁十八以詩譏余槌碎黃鶴樓》 李白 黃鶴高樓已槌碎,黃鶴仙人無所依。
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 神明太守再雕飾,新圖粉壁還芳菲。
壹州笑我為狂客,少年往往來相譏。 君平簾下誰家子,雲是遼東丁令威。
作詩調我驚逸興,白雲繞筆窗前飛。 待取明朝酒醒罷,與君爛漫尋春暉。
《江夏送友人》 李白 雪點翠雲裘,送君黃鶴樓。 黃鶴振玉羽,西飛帝王州。
鳳無瑯□實,何以贈遠遊。□處:王幹 徘徊相顧影,淚下漢江流。
《菩薩蠻·黃鶴樓》 毛澤東 莽莽九派流中國, 沈沈壹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 龜蛇鎖大江。
黃河知何去? 剩有遊人處。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黃鶴樓》 賈島 高檻危檐勢若飛, 孤雲野水***依依。 青山萬古長如舊, 黃鶴何年去不歸? 岸映西州城半出, 煙生南浦樹將微。
定知羽客無因見, 空使含情對落暉。
3.關於黃鶴樓的古詩
1、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
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出自宋代劉過的《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譯文:蘆葦的枯葉落滿沙洲,淺淺的寒水在沙灘上無聲無息地流過。二十年光陰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這舊地南樓。柳樹下的小舟尚未系穩,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為過不了幾日就是中秋。
早已破爛不堪的黃鶴磯頭,我的老朋友有沒有來過?我眼前滿目是蒼涼的舊江山,又平添了無盡的綿綿新愁。想要買上桂花,帶著美酒壹同去水上泛舟逍遙壹番。但卻沒有了少年時那種豪邁的意氣。
2、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黃鶴樓》崔顥 朝代唐
譯文: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這裏只留下壹座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壹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雲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有壹片碧綠的芳草覆蓋。
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在哪兒呢?眼前只見壹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
3、壹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唐代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 題北榭碑》
譯文:被貶謫的人要遠去長沙,日日西望長安方向也看不見家。黃鶴樓上傳來了壹聲聲《梅花落》的笛聲,在這五月的江城好似見到紛落的梅花。
4、雪點翠雲裘,送君黃鶴樓。黃鶴振玉羽,西飛帝王州。鳳無瑯玕實,何以贈遠遊?徘徊相顧影,淚下漢江流。——唐李白《江夏送友人》
白話譯文:雪花點綴著翠雲裘衣,正當冬季,我在黃鶴樓攜酒送妳。妳馬上就要像黃鶴壹樣振奮玉羽,西飛到長安城——帝王州去。
我雖然是鳳,卻無瑯玕來充饑,我用什麽來贈送妳遠遊呢?只好徘徊顧影,淚滿漢江,留戀難別。
5、茫茫九派流中國,沈沈壹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現代毛澤東《菩薩蠻·黃鶴樓》
譯文:多少大河流貫中國, 而潛隱之壹條鐵路連接南北。 煙雲細雨舒卷著迷茫,龜山與蛇山緊鎖著長江。
昔日的黃鶴已飛去了何方? 如今這兒只有些遊客過往, 我將借酒澆江以表慷慨, 我的心之潮汐勝似滾滾長江的浪濤。
4.有關黃鶴樓的古詩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詩人簡介 崔顥,唐朝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開元11年(公元723年)進士。
他才思敏捷,擅於寫詩,系盛唐詩人,《舊唐書·文苑傳》把他和王昌齡、高適、孟浩然並提,但他宦海浮沈,終不得誌。歷史上對他的記述不多,故裏汴州也很少有關他的傳說和故事流傳下來,舊《唐書·崔顥傳》裏非常簡略,連他文學上的成就也未提及,這些都是為了什麽?很值得人們思考。
作品激昂豪放、氣勢宏偉。 譯文 傳說中的仙人早乘黃鶴飛去,只留下了這空蕩的黃鶴樓。
飛去的黃鶴再也沒有歸來了,唯有悠悠白雲仍然千載依舊。 晴天從黃鶴樓遙望江對岸,漢陽的樹木看得清清楚楚,鸚鵡洲上,草長得極為茂盛。
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才是我家鄉?面對煙波渺渺,大江令人發愁! 賞析 原詩雲“昔人已乘白雲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首七律約略的可分成前後兩層,前四句講仙人已去的寂寥,後四句說俗人眼下的惆悵。至於詩中的神話傳說和地理物事等解釋,我就不贅言了,他人的好多解釋都是精細得很,比我的瞎說要好得多,讀者不妨自行去看。
我只是說因這首詩傳下來的神道道的故事。唐人以後盛傳此詩,認為它是七律的最優範式。
其實這詩照七律的戒律來比對,它的拗句和重字都是大忌。無奈這個崔顥造境、造意上乃是大家能手,那付仙人乘鶴悠然不返的寂寥引起的失意和失落讓妳有道不清的感懷和情懷,妳還能顧得上什麽拗不拗啊?接下來的就是眼前晴川歷歷在目、芳草萋萋可見,更增添了仙人何在的悠思。
於是,接踵而來的便是思仙引發的思鄉之情,真真的煙波江上愁不斷了。撇開後來李白評價的因素,妳說這詩讀了是不是要叫好?真正的好,好就好在它的意境之妙上。
後來有了李白評價的傳說,更使本是上品之優的詩篇優而優之了。照《唐才子傳》的說法,崔顥詩成且提之於黃鶴樓上後,某次李白亦赴彼遊,“及李白來,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無作而去,為哲匠斂手雲。”崔顥的這首詩竟然把個詩仙給羞走了,並且日後人人到此罷手,可見是詩之魅力!後人考證,認為這件事好象是想象杜撰而來。
我們也就相信這個“考證”,姑且算為想象杜撰而來的吧。但有兩點是真實的:其壹,李白真的是遊過黃鶴樓,有詩為證:“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並且另有壹首《望黃鶴樓》的五言十韻長律亦可為佐證。
其二,李白真的是羨慕崔顥的此詩,因為李白的詩作中至少有兩首七律是仿效《黃鶴樓》的。壹首是《鸚鵡洲》,詩雲“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
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
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另壹首是《登金陵鳳凰臺》,詩雲“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想壹下,李白為什麽要仿崔顥的模式來這麽兩首呢?壹定是他真的是羨慕已極,定要找個題材試試身手,於是就選中了“鸚鵡洲和鳳凰臺”這兩個所在作詩題比劃這麽壹把。
結果如何呢?我想,這應該是兩種評價,壹個是李白自己,他壹定認為,象崔顥那樣寫出來不成問題,更不成難題,崔的成功意境而已。我若有他種境界,會強於他的。
所以李白的詩在其後的時光中總是以意領先而必勝。外人的評價呢,覺得這李白之仿作實在是不如崔顥的好,應警告後代們,仿寫為壹大禁忌。
但也總覺得這崔顥除此詩外它詩已真的不是絕佳了,哪能比之於李白呢?後來的不如李白,是崔顥傲了呢,還是靈感不常在了?其實,崔顥之壹詩僅是瞬間壹感的“偶悟”,李白之壹生則是通達坦蕩的“徹悟”,二人的區別不過如此。所以,我就想起僧道界常有的壹種稱之為“慧根”的說法,認為慧根是先天所賦,但經後天的修煉方可得到激發而生成慧智---這是我說的。
我就琢磨這個慧智的生成條件:初生的孩子們彼此相差不多,應該說是都有著不錯的慧根,余下來的問題就是以怎樣的激發方式來出現慧智。宗教界的方法有二,壹是專註式修煉,二是氣功式修煉。
前者在於靜思凝思後的感悟生慧,後者在於沈思靜守後的智慧升華。可能友人問,如此煩難,怎能修持,難道還要出家不成?非也!不知妳留心過書、畫家們的入態情形沒有,那種專註與氣功的靜守是相差不多的,所以,他們在為書作畫時就有靈感相伴,於是,不但是生靈感,且長壽。
我們所說的來於慧根的慧智就是這種靈感,只不過氣功下生發的慧智是個相對持續的過程,而專註於某事件生發的靈感是個短暫閃現的過程,區別僅此而已。到此大概算是說得清楚了,作任壹種學問、寫任壹種東西,是要有慧智或靈感相伴的,有了這種東西才能出凡入聖,在為詩上才有可能。
5.關於黃鶴樓的詩句有什麽
1.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3626537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2.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崔顥《登黃鶴樓》3.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4.茫茫九派流中國,沈沈壹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毛澤東《菩薩蠻·黃鶴樓》5.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6.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李白《望黃鶴樓》7.曾將黃鶴樓上吹,壹聲占盡秋江月。——劉禹錫《武昌老人說笛歌》8.泛泛青翰舟,亭亭黃鶴樓。
——賀鑄《送左禹赴江夏尉》9.黃鶴樓前鸚鵡洲,夕陽西去水東流。——釋梵思《頌古九首·黃鶴樓前鸚鵡洲》10.黃鶴樓前秋水長,江天北望遠蒼蒼。
——羅洪先《旅懷·其三·望黃鶴樓》11.遙想黃鶴樓高,蘭階絲管沸,傳觴如織。——李彌遜《念奴嬌·楚天木落》12.城下滄江水,江邊黃鶴樓。
朱闌將粉堞,江水映悠悠。——王維《送康太守》13.君行黃鶴樓,我乃桃花源。
——趙蕃《代書寄吳仲權》14.會得此去漢陽不遠,不然黃鶴樓前鸚鵡洲。——釋智愚《偈頌二十壹首·四達皇皇》15.黃鶴樓中玉笛,看花吹徹春聲。
——管訥《題墨梅送友人》16.黃鶴西樓月,長江萬裏情。——李白《送儲邕之武昌》17.黃鶴樓空餘鐵笛,青牛人遠剩瑤編。
——鐘仕傑《超真觀·其二》18.黃鶴樓前木葉黃,白雲飛盡雁茫茫。——陳孚《鄂渚晚眺》19.黃鶴樓前日欲低,漢陽城樹亂烏啼。
——李夢陽《夏口夜泊別友人》20.落日青山亭,浮雲黃鶴樓。——田錫《讀翰林集》21.我且為君槌碎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
——李白《江夏贈韋南陵冰》22.不見黃鶴樓,寒沙雪相似。——劉禹錫《出鄂州界懷表臣二首》23.千峰笑指來時路,黃鶴樓前月是君。
——陳錄《偕壹之世卿詣楚雲臺偶作呈世卿》24.送君遠作羊荊州,送君西上黃鶴樓。——戴雨耕《送趙侯之任》25.有客欲登黃鶴樓,掛帆十月辭楊州。
——文彭《楚江秋泛為吳子賦》26.張子別我黃鶴樓,飄然騎鶴歸揚州。——皇甫汸《送張子還廣陵》27.期君異時明月夜,把酒嶽陽黃鶴樓。
——黃庭堅《和世弼中秋月詠懷》28.黃鶴不復來,雲深離別處。——陳陶《懷仙吟二首》29.黃鶴樓高倚半天,樓中黃鶴去千年。
——江萬裏《題黃鶴樓》30.百千諸佛在何居,黃鶴樓詩錦不如。——釋法薰《頌古十首·百千諸佛在何居》31.黃鶴樓頭玉笛吹,無緣得見藍橋嫗。
——張鳳翔《紅梅》32.扶醉曾登黃鶴樓,漢陽城對鸚鵡洲。——方孝孺《江山萬裏圖》33.黃鶴樓東賣酒家,王孫清曉駐遊車。
——乃賢《京城春日二首·其二》34.要知覿體難藏處,黃鶴樓前鸚鵡洲。——釋慧方《諸佛居何國土》35.此地宜有詞仙,擁素雲黃鶴,與君遊戲。
——姜夔《翠樓吟·淳熙丙午冬》36.壹忝青雲客,三登黃鶴樓。——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37.黃鶴樓中月白,鸚鵡洲前水流。
——章甫《太湖秋晚·黃鶴樓中月白》38.黃鶴樓頭仙不回,青鸞鏡裏人難老。——徐庸《送徐以慱遊武昌次陳孟英先生韻》39.碧雞關外先秋約,黃鶴樓前今雨情。
——黃衷《送江侍禦》40.漢陽樹遠江煙起,黃鶴樓空燕子歸。——曹勛《題俞{扌堇}畫八景·上下天光壹碧時》41.青山黃鶴樓,白水黑龍潭,野猿啼碎膽。
——喬吉《中呂·紅繡鞋·竹衫兒並刀》42.安得先生與之遊?買酒***上黃鶴樓。——王冕《孫元實春遊圖》43.仙人黃鶴樓,待子洗壺觴。
——徐禎卿《江上逢許員外》44.雪點翠雲裘,送君黃鶴樓。——李白《江夏送友人》45.翠華昔駐鸚鵡洲,承恩召對黃鶴樓。
——曾魯《贈黃道士還九宮山》46.黃鶴樓前秋月寒,樓前江闊煙漫漫。——饒廷直《夜遊黃鶴樓遇道人》47.黃鶴樓前帝子宮,古來形勝控江東。
——周霆震《至正十二年壬辰正月武昌失守》48.大悲閣前是鼎州,黃鶴樓前鸚鵡洲。——釋慧暉《偈頌四十壹首·金氣黃楓半葉紅》49.黃鶴久不來,子安在蒼茫。
——李白《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遊因有此贈》50.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51.大悲閣前是鼎州,黃鶴樓前鸚鵡洲。
——釋慧暉《偈頌四十壹首·金氣黃楓半葉紅》52.君至石頭驛,寄書黃鶴樓。——李白《答裴侍禦先行至石頭驛以書見招期月滿泛洞庭》53.黃鶴久不來,子安在蒼茫。
——李白《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水兼期同遊因有此贈》54.黃鶴樓前壹首詩,把將掃箒畫娥眉。——釋崇嶽《惠康伯宣教請{阩堂舉張拙秀才問長沙百千諸》55.三月鶯花黃鶴樓,騷人無復舊風流。
——老舍《賀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立》56.黃鶴樓前鸚鵡洲,夢中渾似昔時遊。——揭傒斯《夢武昌》57.當年才氣鸚鵡洲,撫掌笑殺黃鶴樓。
——劉因《送徐生還鄂》58.呼童沽酒下船去,明日再登黃鶴樓。——史謹《登嶽陽樓》59.漢陽樹遠江煙起,黃鶴樓空燕子歸。
——曹勛《題俞{扌堇}畫八景·上下天光壹碧時》60.疑含白龍堆外怨,恨不黃鶴樓中聽。——汪炎昶《聞笛》61.平生落魄嬴得虛名留,也曾椎碎黃鶴樓,也曾踢翻鸚鵡洲。
——解縉《采石吊李太。
6.有哪些關於黃鶴樓的詩句
關於黃鶴樓的詩句有好多,下面摘錄幾首供君參考:
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黃鶴樓 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3.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宋代:嶽飛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裏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壹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4.望黃鶴樓 唐代:李白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雲,中峰倚紅日。
巖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於此學飛術。
壹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
金竈生煙埃,玉潭秘清謐。
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
蹇予羨攀躋,因欲保閑逸。
觀奇遍諸嶽,茲嶺不可匹。
結心寄青松,永悟客情畢。
5.題黃鶴樓石照 唐代:呂巖
黃鶴樓前吹笛時,白蘋紅蓼滿江湄。
衷情欲訴誰能會,惟有清風明月知。
6.菩薩蠻·黃鶴樓 現代:毛澤東
茫茫九派流中國,
沈沈壹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
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
剩有遊人處。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7.黃鶴樓 宋代:陸遊
手把仙人綠玉枝,吾行忽及早秋期。
蒼龍闕角歸何晚,黃鶴樓中醉不知。
江漢交流波渺渺,晉唐遺跡草離離。
平生最喜聽長笛,裂石穿雲何處吹?
8.黃鶴樓 宋代:賀鑄
登真者誰子,昔有費公禕。
白日玉書下,青天駕鶴飛。
此地少留憩,神標悵依依。
振裾謝塵濁,與爾方遠違。
層樓寵陳跡,江山長四圍。
登臨美商素,雨氣薄西暉。
水落州觜嫩,風豪帆背肥。
飄然起遐想,琳館閟巖扉。
明月識悠闊,白雲疑是非。
金桃未遽熟,薤露虞先曦。
高樹兩華表,長招羽駕歸。
靈瓢五色劑,定與遺民揮。
自顧乏仙質,延生猶可希。
刀圭儻不吝,如飽首陽饑。
9.題黃鶴樓 宋代:江萬裏
黃鶴樓高倚半天,樓中黃鶴去千年。
檐楹自是留真境,幾席何妨得老仙。
雲護山光秋駐馬,日籠江影書停船。
良工改寫歸圖畫,俯仰令人壹慨然。
10.崇恩演福禪增偈 宋代:賈似道
靈山壹別幾經春,今日重來喜見君。
佛法壹肩擔荷卻,黃鶴樓前第壹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