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蘇州寫水的詩句 1. 蘇州水的詩詞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詠梅》 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嘲王歷陽不肯飲酒》李白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
浪撫壹張琴,虛栽五株柳。
空負頭上巾,吾於爾何有。
《苦寒吟》劉駕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竹竿有甘苦,我愛抱苦節。鳥聲有悲歡,我愛口流血。
潘生若解吟,更早生白發。
《賣炭翁》 白居易
序 苦宮市也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壹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壹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綃壹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2. 關於蘇州水文化的詩和詞
蘇州是江南典型的水鄉,號稱“東方威尼斯”。蘇州的水系以太湖為中心,支流主要有胥江、越來溪、橫塘、山塘、葑溪;起到蓄水作用的較大湖泊有石湖、金雞湖、陽澄湖、澱山湖等。城內外河道縱橫,綠水縈繞,與那疊翠聳青的山色交融在壹起,構成了美麗的水天堂。
$ ~' |+ r7 Z9 t( h. B華人煙鬥客社區,含詳盡的煙鬥煙絲雪茄知識、圖片及使用技巧;搜羅北京上海深圳臺灣等地煙鬥店;精彩煙鬥網站點評;社區論壇博客等內容“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這是唐·白居易《正月三日閑行》,《送人遊吳》的詩句。可以想見,這位詩人對蘇州水的傾倒眷戀。是的,歷代詩人對蘇州的水都情有獨鐘,寫下了大量的詩作,撫今追昔的、借題詠懷的、更多的是贊美和歌頌。各抒已見,五彩繽紛,匯成了題材廣闊,文化內涵豐富的詩的海洋。4 N& D" i3 m* x, Z& \3 ]
“數間茅屋水邊村,楊柳依依綠映門。渡口喚船人獨立,壹蓑煙雨濕黃昏。”(宋·孫覿《吳門道中》)。讀來使人如置身圖畫中。[ 煙鬥村·眾議所 ] — 全球華人鬥客的精神家園7 L7 P. w1 `* I
元代畫家倪瓚《吳中》詩雲:“望中煙草古長洲,不見當時麋鹿遊。滿目越來溪上水,流將春夢過杭州。”這同電視劇《三國演義》片頭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幾句壹樣,是意味著“四大皆空”虛無主義的頹廢情調。
) l& b" R+ r( {; d* q3 r7 Q《論語》:“知者樂水”但也不絕對。水,有時並不能給人帶來快樂而是相反。明初詩人汪廣洋,官居右丞相。洪武三年,因與左丞相楊憲有隙,遭其誣陷,被貶海南。壹路上舟車跋涉,途經蘇州,住宿橫塘。在欣賞江南水鄉風光的同時,寫了壹首《登胥江驛亭》的詩。詩雲:“小閣開簾望遠岑,暖風日晴囀幽鶯。胥江流水清無底,較比春愁壹樣深。”他見到胥江水的清流激揚,透明度高,不禁觸景生情,百感叢生。水深、春深,旅愁更深。
& F9 s' P: M) a7 }清代僑居中國的朝鮮詩人金滄江有壹首《姑蘇懷古》:“吳王日日奈歡何,越女如花唱艷歌。未洗千年亡國恨,姑蘇城外水空多。”壹個外國人,研究中國歷史,他同情吳國的滅亡,從另壹角度著筆,對“美哉!泱泱乎”蘇州的水抱有諷嘲偏見。
3. 關於蘇州小橋流水的詩句
《送人遊吳》
唐代: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譯文:
妳到姑蘇時將會看到,那兒的人家房屋都臨河建造。姑蘇城中屋宇相連,沒有什麽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滿了小橋。
夜市上充斥著賣菱藕的聲音,河中的船上,滿載著精美的絲織品。遙想遠方的妳,當月夜未眠之時,聽到江上的漁歌聲,定會觸動妳的思鄉之情。
擴展資料: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蘇州的最大特色是水。自從伍子胥在蘇州建城以來,城裏水道縱橫,漁船星數,水上的生活便壹直是當地人們最主要的生活。詩歌的頷聯承接“人家盡枕河”而來,點明的就是這樣的當地特色。
“古宮閑地少”這五個字是杜荀鶴用漫筆寫出的蘇州歷史。春秋時期蘇州是吳國的首都,在漫長的時光變遷裏,蘇州已經由壹個政治要地轉變為經濟重地了。
在唐朝,全國的經濟重心開始逐步南移,雖然沒有宋朝那麽明顯,但帶來的直接影響還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才會有“古宮閑地少”的情況出現。
“水港小橋多”則是詩人用寫實般的白描手法營造出來的水鄉美景。對於國家政治文化重心所在的北方來說,壹座水城如若不是親眼所見,總是會覺得不可思議的,所以簡單的意象組合就能為沒來過水鄉的人們營造出壹個夢般的圖畫:
彎彎的河道,較之於整齊寬敞的官路,多的是潺潺流動的靈性。遍布的小橋,連接著生活的此岸和彼岸,蹲在橋上的時光以及人們佇立橋頭眺望遠方的守候,也不是北方那掙紮在朔風之下堅韌得近乎麻木的漢子們所能輕易理解的。
小橋、流水構建的生活,有著令人心折的精致和讓人輕易陷入的漫不經心。這樣的美,別處尋無可尋。生活是流動的。生活中所有的美麗都是從流動中彰顯出來。“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杜荀鶴很喜歡“夜市”和“春船”的組合。
在另壹首《送友遊吳越》裏,“夜市橋邊火,春風寺外船”便和這句異曲同工。像這樣繁榮、熱鬧的詩句,讀來是非常喜人的。在中國古代,只有經濟發達的城市才會有夜市,蓮藕則更是當地最具特色的水產。綾羅綢緞又是生活富足的象征。
仔細吟誦詩句,仿佛真的可以看見操著蘇州話的人們正趁著夜市的燈火談論生計。那些遠方微明的燈火,壹晃壹晃,仿佛黑夜中閃爍溫暖的星星。水鄉所有的生活,就像沒有受到任何打攪的世外桃源,在微醺的醉意裏,融化了。
“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此聯是詩人所設想的別全詩於後情景。此處才道出了送別之意,足見詩人謀篇布局之匠心獨具,顯得余味悠長,耐人尋味。
此詩以想象出之,格調清新活潑,篇末喟然壹嘆,可謂動人情思,引人遐想。詩人筆下的江南水鄉,在其精心描繪下更是活脫而出,令人讀來如臨其境,恍如人在畫中遊。
搜狗百科-送人遊吳
4. 蘇州水的描寫
蘇州的資料 自然環境 蘇州地處溫帶,屬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
全市地勢低平,平原占總面積的55%,水網密布,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主要種植水稻、麥子、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
蘇州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素有“人間天堂”之美譽。 蘇州地區河網密布,市區是江南水網的中心和全國河流最密集的地區,周圍是全國著名的水稻高產區,農業發達,有“水鄉澤國”、“天下糧倉”、“魚米之鄉”之稱。
這裏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因其從古至今繁榮發達、長盛不衰的文化和經濟,被譽為“人間天堂”,素有“絲綢之都(絲綢之府)”、“園林之城”的美譽。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而有“東方威尼斯”、“東方水都(東方水城)”之稱。
現今的蘇州已經成為“城中有園”、“園中有城”,山、水、城、林、園、鎮為壹體,古典與現代完美結合、古韻今風、和諧發展的國際化大都市。2004年曾經成功舉辦世界遺產大會。
2006年又舉辦了第三屆全國體育大會。 三、交通情況 蘇州自古有京杭迀河貫穿而過。
現有京滬鐵路以及312,204等多條國道經過蘇州。蘇州周邊有上海虹橋機場,浦東機場,無錫碩放機場。
2007年蘇州正在建設輕軌 。預計2012年左右投入使用。
其高速公路密度達到德國水平,是交通部授予的公路交通樞紐城市。 [編輯本段]四、歷史文化 蘇州建城於公元前514年,吳王夫差的父親闔閭命楚國叛將伍子胥建闔閭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
春秋時期,這裏是吳國的都城,至今還保留著許多有關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跡。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稱蘇州,沿用至今。
蘇州城建城早,規模大,水陸並行,河街相鄰,古城區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為國內外所罕見。 蘇州園林甲天下,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中國四大名園中,蘇州就占有拙政園、留園兩席;“吳中第壹名勝”虎丘深厚的文化積澱,使其成為遊客來蘇州的必遊之地;而唐朝詩人張繼的壹首《楓橋夜泊》,令古今遊客爭相來訪楓橋,聞聽寒山寺的鐘聲。
姑蘇城外自然風光秀麗,靈巖、天平、天池和洞庭諸山,點綴於太湖之濱,形成了富有江南風情的湖光山色。 蘇州既有園林之美,又有山水之勝,自然、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加之文人墨客題詠吟唱,使蘇州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天堂”。
蘇州園林是文化意蘊深厚的“文人寫意山水園”。古代的造園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養,能詩善畫,造園時多以畫為本,以詩為題,通過鑿池堆山、栽花種樹,創造出具有詩情畫意的景觀,被稱為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
在園林中遊賞,猶如在品詩,又如在賞畫。為了表達園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園林建築與景觀又有匾額、楹聯之類的詩文題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園“遠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潔(拙政園“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蕩怡然自得的(怡園“畫舫齋”),還有表現園主企慕恬淡的四園生活的(網師園“真意”、留園“小桃源”)等等,不壹而足。
這些充滿著書卷氣的詩文題刻與園內的建築、山水、花木自然和諧地揉和在壹起,使園林的壹山壹水、壹草壹木均能產生出深遠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靈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其中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拙政園和留園更躋身“中國四大名園”之列,網師園也頗負盛名。
威尼斯的資料 意大利東北部城市,亞得裏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重要港口。人口34.3萬。
主建於離岸4公裏的海邊淺水灘上,平均水深1.5米。由鐵路、公路橋與陸地相連。
由118個小島組成,並以 177條水道、401座橋梁聯成壹體,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之稱。公元452年興建。
八世紀為亞得裏亞海貿易中心。十世紀曾建立城市***和國,中世紀為地中海最繁榮的貿易中心之壹。
新航路開通後,因歐洲商業中心漸移至大西洋沿岸而衰落。1866年並入意大利王國。
工商業發達,有煉鋁、化學、煉焦、化肥、煉油、鋼鐵等工業。以生產珠寶玉石工藝品、玻璃器皿、花皮革制品、花邊、刺繡等著稱。
陸上的馬爾蓋拉港是重要油港和客運港。馳名的旅遊中心,年有3百萬遊客。
古老的聖馬可廣場是城市活動中心,廣場周圍聳立著大教堂、鐘樓等拜占庭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物。離岸2公裏處的線狀沙洲-利多是歐洲最著名的海濱浴場。
威尼斯是壹個美麗的水上城市,它建築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她就好像壹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詩情畫意久久揮之不去。這個城市,有壹度曾握有全歐最強大的人力、物力和權勢。
威尼斯的歷史相傳開始於公元453年;當時威尼斯地方的農民和漁民為逃避酷嗜刀兵的遊牧民族,轉而避往亞德裏亞海中的這個小島。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積不到7.8平方公裏,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壹樣密布其間,這些小島和運河由大。
5. 描寫蘇州的詩句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 塔從林外出,山向寺中藏(虎丘) 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老板愛吃南邊菜,都到蘇州城裏來 蘇州好,葑水種雞頭,瑩潤每疑珠十斛,柔香偏乳盈甌,細剝小庭幽 東西南北橋相望,畫橋三百映江城 春城三百七十橋,兩岸朱樓夾柳條 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夜讀蘇州詩,襟懷盡冰雪。
飄飄關塞雲,微微河漢月。 秋蘭南窗前,清香靜中發。
懷我千載心,歲晚更幽絕。 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 蘇軾的“孤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夜泛西湖五絕》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底。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裏白沙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楊萬裏《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壹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壹半勾留是此湖。 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 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題臨安邸》(作者,宋.林升) 明代王瀛《蘇公堤》中“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的詩句。
詩句集中描寫了蘇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風景六條橋,壹株楊柳壹株桃。”
每到陽春三月,柳絲輕揚,翠浪翻空,碧桃吐艷,紅霞滿地,十裏長堤,彌漫著綠煙彩霧,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張寧《蘇堤春曉》詩道:“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
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詩雲:“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陸遊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6. 關於蘇州的詩句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
塔從林外出,山向寺中藏(虎丘)
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老板愛吃南邊菜,都到蘇州城裏來
蘇州好,葑水種雞頭,瑩潤每疑珠十斛,柔香偏乳盈甌,細剝小庭幽
東西南北橋相望,畫橋三百映江城
春城三百七十橋,兩岸朱樓夾柳條
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夜讀蘇州詩,襟懷盡冰雪。
飄飄關塞雲,微微河漢月。
秋蘭南窗前,清香靜中發。
懷我千載心,歲晚更幽絕。
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7. 關於蘇州詩句
1、《橫塘》(宋)範成大
南浦春來綠壹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2、《楓橋夜泊》(唐)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3、《題破山寺後禪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
4、《懷吳中馮秀才》(唐)杜牧
長洲苑外草蕭蕭,卻算遊程歲月遙。
唯有別時今不忘,暮煙秋雨過楓橋。
5、《正月三日閑行》(唐) 白居易
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
鴛鴦蕩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借問春風來早晚,只從前日到今朝。
6、《烏棲曲》(唐) 李白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裏醉西施。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東方漸高奈樂何!
7、《題破山寺後禪院》(唐)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聲。
8、《憶江南》(唐) 白居易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壹杯春竹葉,
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擴展資料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的中心城市之壹、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江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蘇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 蘇州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種植水稻、小麥、油菜,出產棉花、蠶桑、林果,特產有碧螺春茶葉、長江刀魚、太湖銀魚、陽澄湖大閘蟹等。
蘇州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有“東方水都”之稱。
蘇州古城遺存的古跡密度排名第三,蘇州古城14.2平方公裏。蘇州古城和蘇州園林為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雙遺產"集於壹身,而昆曲、陽澄湖大閘蟹、周莊是三張國際級、重量級的品牌。
蘇州園林甲天下,為中國十大名勝古跡之壹,其中九座園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截止2009年有六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為世界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吳中第壹名勝”虎丘深厚的文化積澱,使其成為遊客來蘇州的必遊之地。
蘇州現有2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常熟)、12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昆山周莊、吳江同裏、吳江震澤、吳江黎裏、吳中甪直、吳中木瀆、太倉沙溪、昆山千燈、昆山錦溪、常熟沙家浜、吳中東山、張家港鳳凰)。
保存較好的古鎮(如吳江的黎裏、盛澤、平望,太倉瀏河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吳中陸巷古村、明月灣),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二的平江路、山塘街。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蘇州
8. 與蘇州有關的詩句
1、《烏棲曲》
唐——李白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裏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
東方漸高奈樂何!
白話譯文:
姑蘇臺上的烏鴉剛剛歸窩之時,吳王宮裏西施醉舞的宴飲就開始了。
飲宴上的吳歌楚舞壹曲未畢,太陽就已經落山了。
金壺中的漏水滴了壹夜,吳王宮山的歡宴還沒有結束,吳王起身看了看將要墜入江波的秋月。
天色將明,仍覺余興未盡,就是天亮了,又可奈何我樂興未艾哉!
2、唐·皇甫冉《送魏十六還蘇州》
原文選段:
秋夜深深北送君,陰蟲切切不堪聞。
歸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蘇是白雲。
釋義:
秋天沈沈的夜色下送君歸去,蟋蟀鳴聲切切不堪入耳。明日妳將乘船回毗陵,到那時,回首姑蘇,所見將唯有壹片白雲。
3、宋·蘇舜欽《過蘇州》
原文選段:
東出盤門刮眼明,蕭蕭疏雨更陰晴。
綠楊白鷺俱自得,近水遠山皆有情。
萬物盛衰天意在,壹身羈苦俗人輕。
無窮好景無緣住,旅棹區區暮亦行。
釋義:
東出盤門景物看得格外分明,落壹陣蕭蕭細雨改換了陰晴。綠楊依依白鷺點點,全都各自怡樂歡欣,近處的水遠處的山,壹處處隱含著深情。世間萬物有盛有衰,憑仗上天旨意施行,嘆息我嘗盡羈旅愁苦,卻被凡夫俗子們看輕。這無窮美景可惜無緣留住,客船黃昏時竟還匆匆遠行。
4、唐·杜荀鶴 《送人遊吳》
原文選段: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釋義:
妳到姑蘇時將會看到,那兒的人家房屋都臨河建造。姑蘇城中屋宇相連,沒有什麽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滿了小橋。夜市上充斥著賣菱藕的聲音,河中的船上,滿載著精美的絲織品。遙想遠方的妳,當月夜未眠之時,聽到江上的漁歌聲,定會觸動妳的思鄉之情。
5、宋·姜夔 《姑蘇懷古》
原文選段:
夜暗歸雲繞柁牙,江涵星影鷺眠沙。
行人悵望蘇臺柳,曾與吳王掃落花。
釋義:
在朦朧的夜色中,壹片片雲兒,急遽地掠過船旁。清澈的江水,靜靜地流淌;天上的星辰,在水波中蕩漾,閃耀著光芒。沙灘上的白鷺,早已睡熟,沒壹點聲響。
我默默地望著姑蘇臺,帶著幾分惆悵:那迷濛的柳樹,經歷了多少年的風霜?是它,曾用低垂的細條,為吳王掃拂著滿地飄墜的花瓣。
6、唐·張繼 《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
原文選段: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釋義: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裏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擴展資料:
《烏棲曲》詩的開頭兩句,以洗煉而富於含蘊的筆法勾勒出日落烏棲時分,姑蘇臺上吳宮的輪廓和宮中美人西施醉態朦朧的剪影使人們隱約感受到籠罩著吳宮的幽暗氣氛 ,聯想到吳國日暮黃昏的沒落趨勢。
而這種環境氣氛,又正與“吳王宮裏醉西施”的縱情享樂情景形成鮮明對照,暗含樂極悲生之意。這層象外之意,貫串全篇,含蓄隱微。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漢族,祖籍隴西成紀,出生於碎葉城(當時屬唐朝領土,今屬吉爾吉斯斯坦),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
百度百科——《烏棲曲》
9. 關於蘇州小橋流水和小巷的詩句
過吳門二十四韻 唐 李紳
煙水吳都郭,閶門架碧流。綠楊深淺巷,青翰往來舟。
朱戶千家室,丹楹百處樓。水光搖極浦,草色辨長洲。
憶作麻衣翠,曾為旅棹遊。放歌隨楚老,清宴奉諸侯。
花寺聽鶯入,春湖看雁留。裏吟傳綺唱,鄉語認歈謳。
橋轉攢虹飲,波通鬥鹢浮。竹扉梅圃靜,水巷橘園幽。
縫堵荒麋苑,穿巖破虎丘。舊風猶越鼓,余俗尚吳鉤。
故館曾閑訪,遺基亦遍搜。吹臺山木盡,香徑佛宮秋。
帳殿菇蒲掩,雲房露霧收。苧蘿妖覆滅,荊棘鬼包羞。
風月俄黃綬,經過半白頭。重來冠蓋客,非復別離愁。
候火分通陌,前旌駐外郵。水風搖彩旆,堤柳引鳴騶。
問吏兒孫隔,呼名禮敬修。顧瞻殊宿昔,語默過悲憂。
義感心空在,容衰日易偷。還持滄海詔,從此布皇猷。
這裏面的
"綠楊深淺巷,青翰往來舟。
朱戶千家室,丹楹百處樓。"
就是寫小巷的!
10. 關於蘇州小橋流水和小巷的詩句(特別是小巷的)
過吳門二十四韻 唐 李紳 煙水吳都郭,閶門架碧流.綠楊深淺巷,青翰往來舟.朱戶千家室,丹楹百處樓.水光搖極浦,草色辨長洲.憶作麻衣翠,曾為旅棹遊.放歌隨楚老,清宴奉諸侯.花寺聽鶯入,春湖看雁留.裏吟傳綺唱,鄉語認歈謳.橋轉攢虹飲,波通鬥鹢浮.竹扉梅圃靜,水巷橘園幽.縫堵荒麋苑,穿巖破虎丘.舊風猶越鼓,余俗尚吳鉤.故館曾閑訪,遺基亦遍搜.吹臺山木盡,香徑佛宮秋.帳殿菇蒲掩,雲房露霧收.苧蘿妖覆滅,荊棘鬼包羞.風月俄黃綬,經過半白頭.重來冠蓋客,非復別離愁.候火分通陌,前旌駐外郵.水風搖彩旆,堤柳引鳴騶.問吏兒孫隔,呼名禮敬修.顧瞻殊宿昔,語默過悲憂.義感心空在,容衰日易偷.還持滄海詔,從此布皇猷.這裏面的"綠楊深淺巷,青翰往來舟.朱戶千家室,丹楹百處樓."就是寫小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