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場春雨過後,竹林吮吸著滋潤的甘露,孕育了好多“胖娃娃”,它們探出了黃花花的小腦袋,向大地展示著自己旺盛的生命力.
春姑娘悄悄地來了,和煦的陽光從竹林的葉片枝桿中灑下了千絲萬縷的金線,為竹林增添了生機.
山上長滿了竹子,每逢春天,竹子發了芽,微風吹過,發出“沙沙”的響聲,遠遠望去,好像起伏著的大海的波濤.
壹株株翠竹高聳挺拔,頂天立地,無論是嚴寒,還是酷暑,它四季常青,象征著山區人民正直、質樸的品格和積極向上、艱苦奮鬥的精神.
遠看,那竹林綠得像壹塊無瑕的翡翠;近看,竹林又像壹道綠色的屏障.
翠竹,妳是那樣的綠,綠得仿佛要流動;妳是那樣的茂盛,濃密的枝葉透不進壹絲風;妳是那樣的挺拔,棵棵直指雲霄.
太陽出來了,竹林綠色的縫隙中透進壹道道金光,微風吹來,竹葉輕輕地擺動著,發出沙沙的響聲,像是在向我點頭微笑.
2. 關於竹林的詩句《好事近·行到竹林頭》
年代: 宋 作者: 葛長庚
行到竹林頭,探得梅花消息。冷蕊疏英如許,更無人知得。
冰枯雪老歲年徂,俯仰自嗟惜。醉臥梅花影裏,有何人相識。
《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劉辰翁
暮暮相望夕甫諧。針樓巧巧似身材。
下頭無數老人媒。昨夜竹林那得見,
朝來幹鵲是空回。人間五日後能來。
《長相思·吳山深》
年代: 宋 作者: 汪元量
吳山深。越山深。空谷佳人金玉音。有誰知此心。
夜沈沈。漏沈沈。閑卻梅花壹曲琴。月高松竹林。
《沁園春·老子當年》
年代: 元 作者: 許有壬
老子當年,壯誌淩雲,巍科起家。被塵囂沸耳,鏖成重聽,簿書瞇眼、攻作昏花。天上歸來,山中絕倒,部曲黃牛鼓吹蛙。閑宮好,判園丁牧豎,壹日三衙。平生幾度天涯。恰艤住飄飄泛海槎。向竹林苔徑,時來教鶴,山泉石鼎,自為烹茶。庭下花開,樓頭雨霽,盡著春風笑鬢華。功名事,問西山爽氣,多少煙霞。
3. 描寫“竹林”的詩句都有哪些1、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唐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2、佳氣氤氳,飛雲縹緲。竹林更著清江繞-----宋 徐俯《踏莎行·素景將闌》
3、昨夜竹林那得見,朝來幹鵲是空回-----宋劉辰翁《浣溪沙》
4、三十六策醉特奇,竹林諸公端可師-----宋 陸遊《醉歌》
5、壹聲婆餅焦,啼在竹林裏-----宋釋如凈《偈頌十八首》
6、向竹林苔徑,時來教鶴,山泉石鼎,自為烹茶-----元許有壬《沁園春·老子當年》
7、竹林千戶封,甘橘萬頭奴-----南北朝庾信《擬詠懷詩 十六》
8、柴扉晝掩竹林幽,坐使炎天變素秋-----宋陸遊。
9、暗淡青楓樹,蕭疏斑竹林-----元李齊賢《巫山壹段雲 瀟湘夜雨》
10、我羨竹林得阮,中夜沸歡聲-----宋無名氏《水調歌頭·燕分炳箕宿》
4. 描述竹林的詩句題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詩中帶有竹字的詩就非常多了,列幾首有名的: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夜涼,開軒臥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竹裏館
王維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兗
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5. 描寫春天竹林的句子有哪些1. 竹的色彩是綠色的,但卻不顯單調,給人以生機。清代詩人鄭燮的《竹石》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寫的正是竹子堅貞不屈的精神。
2. 時間飛逝,轉眼夏天到了。此時,那翠綠的“小娃娃們”已長大了,它們成為了壹個集體,成為了有無數棵亭亭玉立的竹子圍成的壹片竹林。他們為人類遮擋了這炎熱的太陽,人們感覺就像走進了壹個“涼爽的世界”。陣陣‘叮咚’的溪水聲伴隨著風吹竹葉‘沙沙’的聲音,奏出了壹曲美妙而動聽的歌曲,它使妳從來沒有如此鮮明的感受到大自然的存在。
3. 竹,秀逸有神韻,纖細柔美,長青不敗,高風亮節,高尚不俗,生機盎然,蓬勃向上。它有許許多多的優點,然而,我最欣賞它的堅貞不屈。它那“孤生崖谷間,有此淩雲氣”的美好品質。它偃而猶起、柔中有剛的高尚品德時時刻刻激勵著我!
4. 春雨剛過,竹筍破土而出。竹子生命是很堅強的,無論是在什麽情況什麽環境下都能生長出來,就算是石頭壓住,也能鉆出來。竹筍在貪婪地吸吮著春天的甘露,不斷的生長。
5. 春天到了,地上長出了壹個個小竹筍。這些竹筍壹天天長大。到了夏天,竹子越長越高,越長越密,最後便長得密密麻麻的。遠遠望去,像壹片綠色的海洋;走近看,仿佛是壹個個小刀片掛在枝條上。秋天到了,雖然有壹些葉子已經變得枯黃,但大部分都是碧綠色的。冬天到了,雖然天很冷,但是竹子依然很挺拔、碧綠;不像其它普通的樹,早就變得彎曲了,而且葉子也已經落光了。
6. 竹枝桿修長,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四季青翠,淩霜傲雨,倍受人們喜愛。清麗俊逸,又不失頑強拼搏,敢於面對挫折的品質。風雨中,花兒草兒被風刮倒了,被雨點濺倒了,然而,竹子卻勇敢地屹立於暴風雨之中,無壹絲畏懼的神色,那樣瀟灑,那樣自然。雨過天晴,風中透著壹股泥土的清新,再看那壹棵棵竹子,仍然立在那片屬於它的土地上,如壹位位窈窕的少女,依舊是挺拔的,亭亭玉立的,給人壹種堅強的、無所畏懼的美。
7. 竹,在別人眼中,是壹株清翠,但永遠都無法蓬蓽生輝的“朽木”,獨自在變化萬千的塵世中搖曳著自己那翠生生的光景,獨舞在天光血日之下,挺著油綠的身板俯首眺望。
8. 我已不大清楚,我是什麽時候認識並喜愛上竹子的了。但是,我知道,在集郵本裏不知有多少張竹子的郵票,也不知有多少張墨竹的畫作。我喜歡墨竹畫,普普通通,簡簡單單,便能把竹的風采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宣紙上。這,是壹種樸素的美。
9. 竹子就是這樣,清高又純樸的氣質,清麗又脫俗的風韻,清幽又雅致的意境,清新又自在的悠閑,我愛竹,更愛竹那不畏世俗的顛覆,不為塵世所打擾,自凈自清,自善自美的精神,學習它節節高的品質和獨立清高的氣勢。試問天下文人墨客、達理書生,妳們贊竹,可妳們有沒有真正地愛竹,敬竹?
10. 竹子的品種也很多,有龜背竹、紫竹、斑竹、楠竹……有的生長在土裏;有的還可以在清水中生長。我家有壹盤開運竹,就“栽”在清水中。
11. 竹子除了帶給我們心曠神怡的作用,在觀賞之余,我們還要學習竹子那些精神。作為壹名僑鄉人也應該具備像竹子壹樣的精神。像許多贊美的詩句:風來笑有聲。雨過凈如洗,有時明月來,弄影高窗裏。有著許許多多的贊美竹子的詩都有很多含義像主寫竹子美的、贊美竹子精神的。
12. 竹子長得很高,是普通樹的幾倍。它的桿子是壹節壹節的,像壹個什麽似的。桿子上長著許多細長的枝條,要是把它折斷來打人,那是很痛的。細長的枝條上長著許多刀片壹樣的葉子,它還是壹個巧奪天工的樂器呢!只要妳把葉子放在嘴唇上壹吹,就會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
13. 竹子,四君子之壹,是君子之花,有著超凡不俗的品格。“歲寒三友”,竹子又在其中。每當秋風拂去,寒冬將至時,竹子,依然青翠不驚寒。這,是壹種樸素的美。
14. 竹子的生命力很強。山巖上、亂石旁,都有它的身影。即使在凜冽的寒冬,竹子都生機勃勃、翠色欲滴。所以,它和松樹、臘梅被人們稱為歲寒三友。
15. 漸漸地,竹筍長大了變成了蒼勁挺拔的竹子。竹子壹節壹節的,仿佛是壹根根藕連接起來的。竹子的葉子小小的宛如小雨滴,綠綠的又像壹片片晶營剔透的綠色翡翠片。在陽光的照耀下,忽閃忽閃的,十分美麗。
16. 竹子的葉子和莖都是翠綠色的,像壹片綠色的海洋,形狀像小船,那清新的空氣,令人神往。美麗的竹林,它既是壹幅綠色的畫,也是壹首抒情的詩。
6. 征描寫:竹林的詩句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 —— 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 卓文君《白頭吟》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 鄭燮《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 李嶠《風》
林斷山明竹隱墻。 —— 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 —— 鄭燮《新竹》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 白居易《夜雪》
夜深風竹敲秋韻。 —— 歐陽修《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 柳宗元《漁翁》
7. 10句關於春雨的古詩5句關於草蟲的詩環山勝景 王良谷
三青高嶺峙東西,嶺上風光壹望齊。
千頃綠疇平似掌,蒙蒙春雨動春犁。
臨安春雨初霽 陸遊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寒食臥病 白居易
病逢佳節長嘆息,春雨蒙蒙榆柳色。
羸坐全非舊日容,扶行半是他人力。
喧喧裏巷踏青歸,笑閉柴門度寒食。
西江寄越弟 王昌齡
南浦逢君嶺外還,沅溪更遠洞庭山。
堯時恩澤如春雨,夢裏相逢同入關。
棠梨花和李太尉 薛濤
吳鈞蕙圃移嘉木,正及東溪春雨時。
日晚鶯啼何所為,淺深紅膩壓繁枝。
風雨晚泊 白居易
苦竹林邊蘆葦叢,停舟壹望思無窮。
青苔撲地連春雨,白浪掀天盡日風。
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萬事坐成空。
此生飄蕩何時定?壹縷鴻毛天地中。
利仁北街作 白居易
草色斑斑春雨晴,利仁坊北面西行。
踟躕立馬緣何事,認得張家歌吹聲。
王錄事許修草堂資不到聊小詰 杜甫
為嗔王錄事,不寄草堂貲。
昨屬愁春雨,能忘欲漏時。
念昔遊 杜牧
十載飄然繩檢外,樽前自獻自為酬。
秋山春雨閑吟處,倚遍江南寺寺樓。
遊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無題 陳嘉謀
施氏山前舊有人,吳王宮殿幾重新。
年來綠樹村邊月,夜半清溪夢裏身。
衰草盡隨眉黛落,飛花長逐杜鵑聲。
西家女俠今何在?白苧輕蘿謝四鄰。
送別 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送十五舅 王昌齡 詳細內容 到百度裏查
深林秋水近日空,歸棹演漾清陰中。
夕浦離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鳴蟲。
送文暢上人東遊 白居易
得道即無著,隨緣西復東。
貌依年臘老,心到夜禪空。
山宿馴溪虎,江行濾水蟲。
悠悠塵客思,春滿碧雲中。
冬夜聞蟲 白居易
蟲聲冬思苦於秋,不解愁人聞亦愁。
我是老翁聽不畏,少年莫聽白君頭。
8. 10句關於春雨的古詩5句關於草蟲的詩1、繪花 ①不帶“花”字的詩句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宋·李清照《如夢令》 濃綠萬枝紅壹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寒菊》 前村深雪裏,昨夜壹枝開。
——唐·齊己《早梅》 不要人誇好顏色,要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勉《墨梅》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
——宋·盧梅坡《雪梅》 ②帶“花”字的詩句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唐·李白《月下獨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宋·張誌和《漁歌子》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唐·杜甫《登樓》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
——宋·蘇軾《浣溪沙》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宋·李清照《如夢令》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閑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唐·韓翃《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唐·李白《贈孟浩然》 天人寧許巧,剪水作飛花。
——唐·陸暢《驚雪》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杜秋娘《金縷衣》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唐·李白《清白調》 春宵壹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宋·蘇軾《春霄》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
——唐·張謂《早梅》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唐·王維《鳥鳴澗》 不是壹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唐·裴休《宛陵錄上堂開示頌》 桃花壹樹魚三尺,不醉月明船不歸。
——明陳繼儒《春日雨霽泛舟》 桃花流水突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唐李白 《山中答問》 2、繪鳥 ①不帶“鳥”字的詩句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唐杜甫《獨步江畔尋芳》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宋·徐俯《春遊湖》 獨憐幽草岸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唐·韋應物《滁州西澗》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宋·徐元傑《湖上》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宋·王令《送春》 飄飄何所似?天地壹沙鷗。——唐·杜甫《旅夜書懷》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宋·晏殊《浣溪沙》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宋·辛棄疾《西江月》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唐·杜甫《絕句四首》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唐·王維《觀獵》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宋·張誌和《漁歌子》 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唐·杜甫《羌村三首(之壹)》 吊影分為千裏雁,辭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元·馬致遠《秋思》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唐·劉長卿《送上人》 獨立衡門春雨細,白雞飛上樹枝啼。——宋·葉紹翁《西溪》 ②帶“鳥”字的詩句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唐·柳宗元《江雪》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唐·賈島《題李凝幽居》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古詩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唐·王籍《入若耶溪》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唐·杜甫《春望》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唐·韋莊《臺城》 芳草無人花自落,春山壹路鳥空啼。——李華《春行即興》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唐·杜甫《望嶽》 白發悲花落,青雲羨鳥飛。
——唐·岑參《寄左省杜拾遺》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鶴《春宮怨》 3、繪蟲 壹路稻花誰是主?紅蜻蛉伴綠螳螂。
——宋·樂雷發《秋日行村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裏《小池》 馬寅識路真疲路,蟬到吞聲尚有聲。
——清·黃景仁《雜感》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唐·劉方平《月夜》 無意帶將花數朵,竟挑蝴蝶下山來。
——清·朱景素《樵夫詞》 未悉前頭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驅。——宋·楊萬裏《寒食相將諸子遊翟園》 南窗壹枕睡初覺,蝴蝶滿園如雪飛。
——明·華幼武《睡起》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唐·杜甫《曲江對酒》 銀燭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