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流淚} 樓上說的那麽全,我還能說什麽啊!!!
不過應該是“自古忠孝不能兩全”啊!
對父母孝,對國君忠 但有首歌唱得好 有國才有家 忠更重要 當國家需要妳效忠時 妳就沒法在父母前盡孝了 所以叫忠孝不能兩全
自古忠孝難兩全, 精忠報國效嶽飛。 胸襟坦蕩豪氣壯, 獻身報國忠國家。 嶽母刺字表忠心, 千古流傳贊赤子。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珍惜身邊的每壹份親情,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壹則以喜,壹則以懼”,是的,我們在為父母的長壽而慶幸的同時,不得不為她們即將離開人世而感到擔憂。很多時候忠孝兩難全,不知道當妳的父母讓妳愛壹個妳不愛的人的時候妳該如何是好?服從?為了父母的微笑而委屈自己,為了他們的虛榮心而使自己強顏歡笑?也許這個問題很幼稚,但是卻很現實,在顯示面前,人們就很容易迷失了方向,進退兩難。對於男孩子來說,依從父母就意味著將壹段刻骨銘心的愛情融化成壹份長存於心的遺憾;對於女孩子而言,依從了父母,以為著失去了自己的終身幸福,難道愛上壹個自己不愛的人不是很痛苦嗎?朝朝暮暮反而成了度日如年。用這些痛楚換取父母的回眸壹笑,值得嗎?但願我們每個人,都不會有面臨這種災難的壹天。更希望每個父母都能理解子女的心思,犧牲自己的虛榮,換取兒女的幸福,相信“積善之家,必有余慶”。這樣做能換來子女的尊敬和更多的孝心,不至於因為壹己之力而使子女抱憾終身。人生不過是壹條通往墳墓的路.來時勿勿不肯歇歇腳,走時想回頭看看已是來不及.在天空自由飛翔的小鳥才是最幸福的,雖然沒有牢籠中的衣食無憂,但是它們有最寶貴的。。。。自由。。。。。。
2. 表示“忠孝不能兩全”的古詩有哪些1、《夏日絕句》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2、《精衛·萬事有不平》清·顧炎武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 長將壹寸身,銜木到終古? 我願平東海,身沈心不改; 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嗚呼!君不見, 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 3、《胡無人行》唐·聶夷中 男兒徇大義,立節不沽名。
腰間懸陸離,大歌胡無行。 不讀戰國書,不覽黃石經。
醉臥鹹陽樓,夢入受降城。 更願生羽翼,飛身入青冥。
請攜天子劍,斫下旄頭星。 自然胡無人,雖有無戰爭。
悠哉典屬國,驅羊老壹生。 4、《三韻三篇》唐·杜甫 高馬勿唾面,長魚無損鱗。
辱馬馬毛焦,困魚魚有神。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蕩蕩萬斛船,影若揚白虹。起檣必椎牛,掛席集眾功。
自非風動天,莫置大水中。 烈士惡多門,小人自同調。
名利茍可取,殺身傍權要。 何當官曹清,爾輩堪壹笑。
5、《伐柯》先秦·佚名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則不遠。我覯之子,籩豆有踐。
3. 忠孝兩全的事例嶽飛
嶽飛出生於北宋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縣)的壹戶佃農家裏。據傳,母親在他的背上刺了四個字“盡忠報國”,讓他銘記國仇家恨。曾經拜周侗為師學習武藝。且喜歡看《左氏春秋》、《孫子兵法》。他親眼目睹北宋滅亡前後的慘痛史實,和當時中原淪陷區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堅決抗擊女真貴族民族壓迫,收復故土,統壹祖國的強烈願望和要求青年時代,正遇上金女真貴族對宋發動大規模掠奪戰爭,深受民族壓迫的漢族、契丹族、渤海、奚等各族人民,“仇怨金國,深入骨髓”,紛紛自動組織起來反抗。從十二世紀二十年代起,黃河南北、兩淮之間,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金民族戰爭。嶽飛和抗金名將宗澤、韓世忠等壹道,站在抗金鬥爭的最前線。 北宋宣和四年,真定宣撫劉韐募勇聚士,嶽飛應募,但不久即因父親嶽和病故,回到家鄉湯陰縣。 1126年冬,嶽飛在相州城第三次投軍,歸劉浩軍中。劉浩命嶽飛招安吉倩,嶽飛不負眾望,招降吉倩及其部屬三百八十人。嶽飛因此補承信郎壹職。 母病,“嘗藥進餌”,親自侍奉;母亡,赤腳扶棺近千裏。嶽飛認為:“若內不能克事親之道,外豈復有愛主之忠?”(在家裏尚且不能孝順父母,又豈能忠君報國?) 嶽飛雖然被殺害了,但他的精忠報國的業績是不可磨滅的。正是他,表達了被壓迫民族的要求,堅持崇高的民族氣節,在處境危難的條件下,堅持了抗金的正義鬥爭,並知道愛護人民的抗金力量,聯合抗金軍民壹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國人民免遭金統治者的蹂躪,從而保住了高度發展的中國封建經濟和文化,並使之得以繼續向前發展。嶽飛不愧是我國歷史上壹位傑出的民族英雄。[2]
花木蘭
北魏經過孝文帝的改革,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人民生活較為安定。但是,當時北方遊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壹名男子上前線。木蘭的父親年紀大了,沒辦法上戰場,家裏的弟弟年紀又小,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多年的軍隊生活。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人來說都是艱苦的事情,更不要說木蘭又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壹起殺敵。但是花木蘭最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12年後凱旋回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認為她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壹官半職,不過,花木蘭拒絕了,她只要求皇帝能讓自己回家,好好地去孝敬父母。[3]
文天祥
文天祥十九歲時獲廬陵鄉校考第壹名,翌年(寶佑四年)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鷺洲書院讀書,同年中選吉州貢士,並隨父前往南宋首都臨安應試。在殿試中,他作「禦試策」切中時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負,宋理宗親拔為第壹,也成為權相賈似道門生,考官王應麟奏曰:「是卷古誼若龜鑒,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人賀」。但四天後父親不幸病故,文天祥歸家守喪三年。開慶初年(1259年)蒙古軍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請理宗遷都以避敵鋒,文天祥上書請斬董宋臣,以振人心,並獻禦敵之計,未被采納。後歷任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廳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書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贛州職等。 著作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樂府》,名篇有《正氣歌》、《過零丁洋》等。宋理宗寶佑四年(1256年)進士第壹名(狀元),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他晚年的詩詞,風格慷慨激昂,蒼涼悲壯,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反映了他堅貞的民族氣節和頑強的戰鬥精神。1283年1月9日(農歷十二月九日)在北京菜市口慷慨就義,年僅四十七歲。文天祥在獄中寫作大量詩詞,《過零丁洋》、《正氣歌》等作品已成為千古絕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
4. 古人雲:忠孝兩難全,認為要以德為先,忠孝兩全妳想表達的意思怎麽這麽表達不清?自古是忠孝難兩全,要不然怎會有“魚翅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之說?忠是指對國家(指統治者)、對百姓、對家人要有忠心;孝是指對對國家(指統治者)、對百姓、對家人要有孝心,若在二者產生矛盾沖突時,要以忠君報國、精忠愛國為己任,即首選。
舉個例子說明:大家都知道南宋的抗金英雄嶽飛吧?他之所以會成為威震金人的大英雄、成為當時朝廷最會打戰的大將軍,是因為他小時侯的壹段成長經歷,他有壹位好母親,在這位好母親的影響下,他立下了他的宏圖大誌——精忠報國,他的母親為了讓他永遠記住這點還在他的脊背上留下了這四個大字,為他將來指明了出路。所以雖說當時的人們是重孝道的,即十分重視尊老愛幼這壹美好品德、十分註重傳統禮節、十分看重傳統文化的,但若認為國家比家人更需要他們時,卻偏偏會選擇以國家的利益為重的這壹方向,即“舍小家保大家”,加上受“雀巢之下焉有完卵”“國破家亡”“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等影響,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們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後者,所以才會有這句“自古是忠孝難兩全”這話。
至於妳講的以德為先,那是指統治者的作風及本事問題,而不是和忠孝兩難全是同壹個問題。再有妳說的也不全對,統治者是應以德才兼備的、能擔此重任的能者居之的,而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當擔的位置。
要不然為啥皇位就只有壹個,而沒有很多,就是說明這個位置不是那麽好當的,只有人上人才有這資格當這職。明白嗎?。
5. 帶"忠"字的成語 諺語 歇後語 格言 或是詩句成語 解釋
盡忠報國 為國家竭盡忠貞,不惜犧牲壹切報效國家
精忠報國 精心忠誠,報效祖國
赤膽忠心 赤:比喻真純。形容十分忠誠。
進思盡忠,退思補過 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報效君主;辭官隱退時,就反省自己,以彌補過失。
忠心耿耿 耿耿:忠誠的樣子。形容非常忠誠。
忠孝節義 泛指封建統治者所提倡的道德準則。
忠肝義膽 忠心耿耿,仗義行事。
忠心赤膽 形容十分忠誠。
忠貞不渝 貞:意誌或操守堅定不移;渝:改變,違背。忠誠堅定,永不改變。
忠言逆耳 逆耳:不順耳。正直的勸告聽起來不順耳,但有利於改正缺點錯誤。
公忠體國 謂盡忠為國。
竭智盡忠 竭:盡。用盡智力,竭盡忠誠。
盡忠竭力 竭:盡。用盡氣力,竭盡忠誠。
求忠出孝 謂尋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語本《後漢書·韋彪傳》:“夫國以簡賢為務,賢以孝行為首。孔子曰:‘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矢忠不二 立誓忠心到底決不改變。
效死輸忠 指竭盡忠誠。
孝悌忠信 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忠於君主,取信於朋友。此指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標準。
宅心忠厚 宅心:居心。忠心而純厚。亦作“宅心仁厚”。
忠不避危 忠:忠於。避:回避。忠於職守,不回避危險,
忠貫白日 貫:貫通。忠誠之心可以貫通白日。形容忠誠無比。亦作“忠心貫日”。
忠驅義感 謂為忠心所驅使,為正義所感召。
忠孝兩全 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雙全”。
竭忠盡智 〖解釋〗毫無保留地獻出壹片忠誠和所有才智。
移孝為忠 〖解釋〗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
移孝作忠 〖解釋〗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為效忠君主。同“移孝為忠”。
義膽忠肝 〖解釋〗指為人正直忠貞。
忠貫日月 〖解釋〗忠誠之心可以貫通日月。形容忠誠至極。
忠心貫日 〖解釋〗貫:貫通。忠誠之心可以貫通日月。形容忠誠至極。同“忠貫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