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的詩句有:富春山裏春多少,富春富山水。 結構是:富(上下結構)春(上下結構)。 註音是:ㄈㄨ_ㄔㄨㄣ。 拼音是:fù chūn。
富春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1.指富春山或富春江。泛指古富春地區。2.古縣名。秦置,漢因之,治所在今浙江富陽。晉太元中避鄭太後諱,改名富陽。五代吳越時復名富春,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又改富陽。三國吳曾為安東郡治所。
二、引證解釋
⒈指富春山或富春江。泛指古富春地區。參見“富春江”。引唐韓_《送王少府歸杭州》詩:“歸舟壹路轉青蘋,更欲隨潮向富春。”唐王維《送李判官赴江東》詩:“樹色分揚子,潮聲滿富春。”元張憲《投贈周元帥十韻》:“恩波城外柳,長拂富春潮。”清孔尚任《桃花扇·餘韻》:“年年垂釣_如銀,愛此江山勝富春;歌舞叢中征戰_,漁翁都是過來人。”⒉古縣名。秦置,漢因之,治所在今浙江富陽。晉太元中避鄭太後諱,改名富陽。五代吳越時復名富春,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又改富陽。三國吳曾為安東郡治所。引晉陸機《吳趨行》詩:“大皇自富春,矯首頓世羅。”南朝宋謝靈運《富春渚》詩:“宵濟漁浦潭,旦及富春郭。”郁達夫《西歸雜詠》之八:“風月三年別富春,東南車馬苦沙塵。”
三、網絡解釋
富春富春(富春縣),古縣名,縣治在今浙江杭州市富陽區富春街道。原縣域幅員遼闊,含桐廬、建德等地,沿富春江壹帶。秦前為陽城,秦時設富春,東晉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為避簡文帝生母宣太後鄭阿春諱,更名富陽。
關於富春的詩詞
《張平國·朱顏綠鬢富春秋》《恩波橋·富春勝趣景壹幅》《呈寧次翁·王廉不事富春侯》
關於富春的成語
發家致富窮富極貴民富國強安富恤窮富於春秋嫌貧愛富多文為富
關於富春的詞語
富貴不淫窮富極貴浮雲富貴壹枝春民富國強富於春秋嫌貧愛富富國裕民安富恤窮富貴逼人
關於富春的造句
1、本文以工程為例,介紹富春江大橋工程地質勘察條件、方法及橋基處理試驗。
2、富春茶社的面點師在制作揚州三丁包。
3、那時,在法國勤工儉學的學生,能維持自己的生計就很不容易了,而李富春勤工的收入比壹般同伴們都多,還能幫助學友們。
4、壹條臥躺在美麗的富春江畔,沈睡了二已七千萬年,極其神秘的地下巖暗河今天與世人見面了。
5、畫作以平坡叢樹作近景,以隔岸群山相呼應,其間崗陵逶迤,草木蒙茸,蹊徑屈曲,村舍隱隱,富春江緩緩流向遠方。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富春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