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老師讓寫香港歷史的詩,咋寫啊t_t

老師讓寫香港歷史的詩,咋寫啊t_t

當我看到媽媽和兒子相依相親,

我想到大愛無言,如蒼天無垠;

當我體會遊子與母親連骨連筋,

我想到真愛哺育,似厚土生春。

香港回歸祖國十年,十年風雨,

十年前出生者,已成鶯飛鹿奔;

祖國牽手香港十年,盡力盡心,

十年後看香港,魅力更加迷人。

寫詩吧,我真想再次揮動詩筆,

可詩韻,已在十年前全部寫盡。

十年前七壹,壹個難忘的淩晨,

世界無眠,都註視這歷史壹瞬:

這壹瞬的畫面,這壹瞬的聲音,

這壹瞬的心跳,這壹瞬的淚痕。

無數家電視臺,在作采訪轉播,

這情景在我詩裏跳蕩腦海生根。

米字旗那麽不情願地緩緩垂落,

五星紅旗閃亮了全世界的眼神。

就是為了記載這個特殊的時刻,

畫龍點睛,我寫成《’97詩韻》。

而今回首,我很自豪,很歡欣,

當年,我曾觸摸到真正的詩魂。

詩歌的光榮,是能為祖國而歌,

詩人的幸福,是承擔歷史證人。

啊,傾註我全部的感情和儲存,

都化作母子團圓時的淚雨傾盆。

這是我的身在燃燒,心在歌吟,

這是我的筆在揮舞,詩在湧噴。

我願做大時代塑造的嘹亮喉嚨,

每個音符都奉獻給祖國和人民!

我寫了鴉片的毒害,禍國殃民,

我寫了禁毒的先聲,煙銷虎門;

我寫了英軍的囂張,悍然入侵,

我寫了中國的抵抗,血染流雲。

戰艦撞來時,才知道國門不門,

戰爭打起來,才發現炮臺虛陳。

早知道朝廷太黑暗,道光無光,

更證明大清已不清,百病纏身。

我哭林則徐的遺憾,伊犁孤魂,

我歌聞壹多的詩心,七子之音!

筆像春蠶喲,春蠶吐絲絲不盡,

心似壺口啊,壺口浪噴噴晨昏。

十年了,日出日落,月明月暈,

十年了,人增閱歷,樹增年輪。

我註視著香港發展,赤心未泯,

胸中有情,情思悠悠向妳延伸;

我關註著香港前途,震蕩浮沈,

心頭有夢,渴望妳將夢想成真。

香港十年成就展,在青島開幕,

壹根火柴,又點燃我詩的引信!

此刻,連天的潮湧,湧進我心,

回歸十周年的時辰,越來越近。

我有個想法,請不要嫌我過分,

讀新作前,請重溫《’97詩韻》。

雖然時過境遷,仍是香港心曲,

中國雪百年恥辱,開萬代晴氛。

七千五百余行,豪情依然未減,

詩潮,詩浪,會席卷妳的身心。

中國,因香港歸來,何其振奮;

歷史,因創傷撫平,多麽歡欣!

最難忘,我以熱血寫香港回歸,

我找到長詩結構:漢語十八韻。

何等的奇妙啊,每個字都振奮,

十八韻部齊抖擻,都依次上陣。

“壹麻二波三歌四皆五支六兒”,

抒寫中國,江河湖海大地森林。

十八韻如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

演繹家國榮辱,震蕩回歸之音。

此刻,我不避諱王婆賣瓜之嫌,

因為我愛詩愛香港,豪邁自信!

中國愛,中國情,寫中國詩韻,

啊,調動古今漢語,如火如焚。

甲骨文、鐘鼎文、大篆、小篆,

行、草、隸、篆、楷,齊上陣。

情搖曳每壹棵樹木,每壹葉草,

力繃緊每壹塊肌肉,每壹根筋。

詩韻,97年出版,第二年重印,

還專門為它出版了《詩韻評論》。

寫的是歷史,是國殤,是民憤,

人稱為“壹部長詩,半本詩韻”。

哦,我曾把長詩分送香港詩人,

***同的情感在詩意裏久久沈浸。

年年相約華文詩會,磋商新作,

我看出,詩友眼裏的風雨晴陰。

第壹年,金融風暴就驟然降臨,

第二年,隱性的危機雪欺霜侵;

第三年,破產和失業魔影翩躚,

年復年,平民和特首***同打拼。

詩的思慮之花,留下蹣跚腳印,

請時間來過目,讓歷史去儲存。

十年了,經過無數坎坷和艱辛,

紫荊旗上,滑落多少動搖眼神。

曾有過,懷疑派者的海外移民,

曾有過,悲觀論者的釜底抽薪。

金融危機肆虐,亞洲哀鴻遍野,

周期性不景氣,造成萎靡不振。

非典造成的大驚恐,記憶猶新,

禽流感又偷襲來,如劫後之瘟。

特區政府,特誠特效特勤特懇,

大樹遮蔭,傾情傾意傾力傾心!

搖搖晃晃的,有股市,有樓市,

斷斷續續的,有寒氣,有煙塵。

自由港地位,必須要自由發展,

重心向內轉,天高地厚同耕耘。

開放旅遊,大陸旅客豪氣購物,

增援資金,國際炒家香江斷魂。

從2003至今,終於站穩腳跟,

香港發展速度,超過美國日本。

風暴過後,更感受到母親之愛,

第壹條深刻體驗:國家是後盾!

如今,許多人和事已成為歷史,

歷史,並不壹定沾有歲月之塵。

米字旗幟壹落,就落進了歷史,

末代港督壹走,就走進了煙雲。

十年前,有人疑慮“壹國兩制”,

而今已經眼見為實,誠服首肯。

奔跑謀生的香港人,奔日奔月,

多思多夢的香港人,所欲隨心;

知書達理的香港人,鑒舊知新,

巨富豪門的香港人,樂善濟貧。

而今,已往艱難困厄都成笑談,

憶往昔,卻有壹種特別的溫馨。

西方對妳的悲觀預言基本破產,

妳和祖國,壹榮俱榮壹損俱損。

回歸十年,成為壹個熱門話題,

風雲人物,忍不住憶當年風雲。

撒切爾夫人說,有遺憾有悔恨,

彭定康不言,在大風雨中傷魂。

紫荊旗、特區特首、駐港部隊,

都已變成古老漢語的最新成分。

放眼理工大學,老校煥發青春,

拭目科技大學,新校突起異軍,

特區政府面向全世界特聘人才,

天時地利,吸引多少睿智學人。

也許,每個人都難比愛因斯坦,

可他們,凝聚成高精尖的集群。

也許,他們壹個人還不是牛頓,

可合力壹起,同以天下為己任。

更有世界眼光,更勤奮,他們,

將是物理楊振寧,數學陳省身!

今天我才悟出,關於香港的詩,

我不過是才開頭,寫了個小引。

香港中國榮辱相連,***著命運,

未來空間,還有巨大詩意延伸。

香港成為壹個窗口,壹種象征,

生產時尚引領潮流,深入人心。

妳的經濟妳的法律,妳的民本,

香港,激烈競爭的媒體和新聞。

妳的生存妳的發展,妳的後勁,

香港,廉政成功的實踐和理論!

甜美明凈的流水,滋潤著港人,

自由往來的春風,拂煦著港人;

充滿活力的經濟,吸引著港人,

詩意美好的未來,召喚著港人。

不是海上神山,不須青鳥探問,

不是蓬萊仙閣,閑送往來白雲。

國際都市的神經,淺水通四海,

東方之珠的風采,平山高萬仞。

住在妳身邊,慶幸是妳的居民,

遠遠望著妳,心和妳連得緊緊!

啊,莫再說十八韻,已經寫盡,

詩韻寫盡了,正好換筆寫其神。

寫香港神韻,我曾深深地思忖,

高於壹切格律的還是詩的精神。

象外之象,說壹國,壹是根本,

境外之境,行兩制,兩是信心。

韻外之韻,對祖國認同感加深,

詩外之詩,身披霞光目映星辰。

哦,香港,妳是壹首磅礴的詩,

同寫這首詩的,是七百萬港民!

青馬大橋、淺水灣在詩裏鋪陳,

太平山、尖沙咀是詩裏的真金。

詩寫成十周年郵票,詩飛世界,

詩寫成十周年訪談,詩入內心。

詩眼在哪裏,香港為什麽平穩?

穿上早霞新裝,抖落舊夢衣襟。

我想壹個老人,是他定音詩魂:

香港必須回歸,主權不容討論。

香港神韻,是區旗國旗的律動,

從金紫荊廣場,直舞到天安門